春種一粒粟 · 秋收萬顆子
詩中的“粟”指的是穀子,今年開春播種的穀子,收成如何?有沒有亮眼的品種出現?今天小農就來跟大家聊一聊穀子。
穀子,古稱稷、粟,亦稱粱,一年生草本,穀穗成熟後多為金黃色,卵圓形籽實,粒小,去皮後俗稱小米。
粟的稃殼有白、紅、黃、黑、橙、紫各種顏色,俗稱“粟有五彩”。廣泛栽培於歐亞大陸的溫帶和熱帶,中國黃河中上游為主要栽培區,其他地區也有少量栽種。
在歷史上,關於穀子的記載有很多,人們為了區分所食用的不同型別的穀子,還給它們賦予了不一樣的稱呼,並把它們統稱為“五穀”。
“五穀”一詞的出現,最早可以追溯到《論語》中的一個故事:在大約2400多年以前,孔子帶著學生出門遠行,子路掉隊在後面,遇見一位用杖挑著竹筐的老農。子路問他:“你看見夫子嗎?”老農說:“四肢不勞動,五穀分不清,誰是夫子?”而這也是“四肢不勤,五穀不分”的出處。
穀子產自哪裡?
穀子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栽培農作物之一,起源於中國北方黃河流域,是中國古代的主要糧食作物。
在1976年,考古人員在河北省武安市磁山一個遺址裡面發現了上百個糧食窖穴,其中80個裡面還儲存有糧食。雖然都已經都成為皮殼了,但把這些窖穴裡面儲藏的糧食換算成新鮮的小米,有大約十幾萬斤。
除了河北磁山,西安半坡村、河南裴李崗等地出土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中也曾有粟粒的身影,距今已有六七千年。
小米究竟有多重要?
憶昔開元全盛日,
小邑尤藏萬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
公私倉廩俱豐實。
九州道路無豺虎,
遠行不勞吉日出。
齊紈魯縞車班班,
男耕女織不相失。
——《憶昔》杜甫
在杜甫心目中,
太平盛世的標誌之一,
就是府庫中堆滿了以粟為代表的糧食,
這大概也是杜甫一生追求的景象。
粟文化
在舉世聞名的甲骨文中,就已經有“粟”這個字出現了。
《論語·雍也》曾曰:“子華使於齊,冉子為其母請粟。”意思是公西華被派到齊國去作使者,冉有為他的母親向孔子請求補貼些穀子。
《孟子·梁惠王上》曰:“河內兇,則移其民於河東,移其粟於河內。”意思是,河內地區發生了饑荒,梁惠王就將遭災的百姓遷到河東地區來幫助他們活下去,又把河東的一部分糧食運到河內以賑濟災民。
孔子與小米的故事
孔子31歲開始周遊列國,他的經費從何而來?答案也是小米。
衛靈公曾問孔子在魯國做官的俸祿是多少,孔子回答:“俸粟六萬。”於是衛靈公依照這個標準,也給孔子“俸粟六萬”。
當時,中原地帶主要的糧食作物不是大米,也不是小麥,而是穀子。官方發薪水,以及計算人們的口糧,一般都用穀子也就是小米做標準。
六萬小米,究竟是六萬斤,還是六萬升、六萬鬥、六萬石呢?
唐朝人張守節給《史記》做注,說是六萬鬥。這鬥,是周朝的鬥,一斗相當於唐朝三分之一斗,六萬鬥放到唐朝,在兩千石左右。唐朝一石,有60升,能裝小米45公斤。
衛靈公每年發給孔子兩千石小米,重達90噸。
而其他人資助孔子,也是送給孔子小米。魯國大夫季孫氏,曾經一次性送給孔子師徒小米1000鍾,1000鍾小米有90噸。
粟多則國富
《管子·治國》中記載“田墾則粟多,粟多則國富,奸巧不生則民治。富而治,此王之道也。不生粟之國亡,粟生而死者霸,粟生而不死者王。粟也者,民之所歸也;粟也者,財之所歸也;粟也者,地之所歸也。粟多則天下之物盡至矣。……粟者,王之本事也,人主之大務,有人之塗,治國之道也。”
這就將粟提高到了國家戰略安全的高度,認為粟是統治者得以鞏固統治的根本之一。“貴粟“思想強調粟的經濟、政治功能。
“中谷989”創河南省穀子高產記錄
日前,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特色農作物優異種質資源發掘與創新利用創新團隊選育的優質、高產、廣適、抗除草劑穀子新品種“中谷989”在穀子主產區河南省伊川縣進行實地測產,“中谷989”畝均穗數41,667穗,平均穗重14.94克,實測畝產達到622.39公斤,創下了河南省穀子畝產高產紀錄。
專家組按照5點取樣法,實打驗收、現場稱重、除去雜質,並按國家糧食入庫安全含水量13%計算實際畝產。專家一致認為,在前期嚴重乾旱、中後期雨水偏多等不利條件下,伊川穀子生產創造高產紀錄,主要得益於穀子新品種的優良特性和良種良法配套的栽培技術。
據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刁現民研究員介紹,“中谷989”小米粒型整齊,米色鮮黃,商品性好,非常適合產業開發;同時該品種食味品質優良,易蒸煮,乾飯和米粥均適宜,米粥粘稠適口,米飯鬆軟香甜。該品種在北京、山東、新疆等地均表現出良好的豐產、穩產和廣適性,適合機械化輕簡栽培,目前是多家知名小米企業的主開發品種。
此次測產為區域內科學選擇品種、壯大谷子產業、提高綜合效益提供了科學依據。
四海無閒田,田中黍粟肥。
在農業史上,
穀子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有著其特殊的歷史地位,
如今在專家的精心培育下,
越來越豐產。
“粟多則國富”
小農在這裡給專家們點贊。
關注小農邊吃邊追溯果蔬的人文歷史,探尋植物文化,從植物界中尋求啟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