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結束周前會,一位熟識的朋友的電話就打了過來:
“告訴你一個不幸的訊息,y走了!”
“走了?什麼時候,訊息確切嗎?”我腦子裡嗡地一聲,感覺身體忽悠一下,驀地往下一沉,說不出來的一種感覺:半信半疑中夾雜著痛惜與絲絲的恐懼。
“他單位的領導剛剛給我打了電話,今天早上8:00。遺體告別儀式明天上午舉行,到時候咱一塊過去吧。”
因為思維有些亂,所以沒再多說話,就結束通話了手機。
這樣的事情是不可能開玩笑的,事實是確鑿無疑的。只是心理上實在無法接受。
Y是多年的同事,後來雖然因工作調動不在一起了,但同住一個小縣城,也遠不了哪裡去。更關鍵的是,時不時就約到一起吃個飯,交流交流感情。
還有一點不能不提,論起來,我們還是遠房親戚。剛畢業那陣子(他比我晚參加工作兩年),在單位的宿舍樓上住。因為年輕,工作也相對輕鬆,8小時之外,湊在一起的次數實在不少。不管是家長請客(那時候沒有現在這些條條框框,家長和老師的關係比較純粹,也真誠),還是一起到朋友、親戚家裡去喝酒,其樂融融的感覺如在心頭,如在眼前。
Y家庭出身比較好,父親是某醫院的院長,還有一個兄弟。待人都非常熱情,有一次外出遊玩,晚上就住在了他家,受到一家人的熱情款待。
後來,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Y和前妻離婚了,又找了現在的物件。溫柔賢惠,善於持家,小日子過得非常不錯。
Y為人直率,願意結交朋友。缺點嘛,就是喜歡喝酒,血壓又高。所以,有了女兒後,他父母和妻子就管事得比較嚴。記得有好幾次,他帶著女兒一塊赴宴。喝第一杯白酒還可以,倒上第二杯,女兒就不允許了。別人即使想方設法把她哄出去,一回來,端起酒杯一聞,如果還是酒,不由分說就給倒掉。
當時,我們一方面調侃“這顯然是老婆教導的結果”,另一方面也為他有這麼聰明懂事的女兒而倍感羨慕……
曾幾何時,雖然不在一個單位了,但Y工作上起色頗多,還入了黨。
可是,就在今年的年初,很長時間不見他的。聽人說,是住院了。打過電話去,說話也有氣無力的樣子。隱隱約約知道是腸子方面出了問題,但手術挺成功的。
新學期一開學,沒有來上班,說是請了半年的假,在家休養。
近兩個月來,上邊檢查多,工作頭緒也繁雜。日程表上一直記著要去探望,始終沒有成行。
所以,當朋友打過電話,告訴我他“今天早上去世”的訊息時,我既驚愕,又懊悔,最終,成為一輩子的遺憾了。
一些事情,如果總是往後拖,很可能就沒有什麼機會了。因為:今天和意外,我們不知道哪一個會先來。凡事要趁早。
昨天晚上,上大學的兒子打過電話來,說他們學校一位大三的學生跳樓了,沒有搶救過來,具體原因不明。
今年9月份,一位資產過億的初中同學,因為尿毒症沒有按時透析、及時換腎,去世了。
去年10月份,一位同樣混得不錯的同學,在和別人吵架之後,因心梗突然走了。
……
這樣的訊息,真的越少越好!
疫情以來,每天都從新聞中聽到”確診病例“多少多少,”死亡病例“多少多少,因為不認識,所以這一切都是一個個抽象的數字,沒有太多的觸動。
可是,當身邊的親戚、朋友、同學、同事、鄰居……突然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那種震撼實在是太大了。無論是因車禍、生病、自殺,還是其他什麼原因,都會引發人久久的感嘆與唏噓。
白居易寫過一首的《悲歌》:
白頭新洗鏡新磨,老逼身來不奈何。
耳裡頻聞故人死,眼前唯覺少年多。
塞鴻遇暖猶回翅,江水因潮亦反波。
獨有衰顏留不得,醉來無計但悲歌。
大多數人熟悉的是頷聯的兩句:耳裡頻聞故人死,眼前唯覺少年多。耳邊逐漸傳來故人離世的訊息,眼前多了很多不認識的年輕人。這是作者感嘆自己越來越老了。
作為一個四十多歲的中年人,雖然離”老“還有一段距離,可是越來越感覺到這樣的一個真理:
與健康與生命比起來,一切都得讓步。所謂的成熟,就是:原先覺得很重要的,現在不重要了;原生感覺不重要的,現在很重要了。
希望你我都善待自己,凡事不要過於強求,給別人一點空間,給自己一點餘地。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