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父母對孩子命運的“決定性”有多大?成長35年養娃5年我終於明白

父母,尤其是媽媽,跟孩子之間的能量是相通的,當一個媽媽能量匱乏,無力滋養自己的時候,她就會不自覺地去吸收孩子的能量;只有這個媽媽本身能量是充盈的,她才能滋養自己,然後更好地去滋養孩子……

——題記

父母對孩子命運的“決定性”有多大?成長35年養娃5年我終於明白

在我三十多年的人生裡,我總有一種感覺,我的人生就像是海上的浮萍、風中的樹葉,隨風飄搖,無依無靠;有時候覺得自己像一座“孤島”,無論身處何地,無論做些什麼,無論身邊有誰,那種“孤獨”的感覺總是若有若無地圍繞;總之,就是用三十多年把自己活成了一個“問題”

我不是孤兒,有完整的家,有爸爸媽媽,還有一個哥哥。他們都比較愛我,從不曾虐待過我。家裡幼時很窮,經常為生計發愁,但總算還是供我上了學,受到了高等教育。但即便如此,我總有一種“無根”的感覺。

我一直搞不清楚,為什麼自己會有這樣的感覺。

我模模糊糊意識到,好像是因為缺乏一種叫做“安全感”的東西,但這個安全感到底是什麼,我始終沒搞明白。

直到多年以後,當我瞭解了很多心理學知識,我才恍然明白,我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感覺,是因為我的“依戀關係”出了問題。

父母對孩子命運的“決定性”有多大?成長35年養娃5年我終於明白

“依戀關係”怎樣影響一個人的心態,乃至命運?

心理學上講,在你六歲之前,你和你最初的養育者之間形成的關係,是其他一切關係的基礎

打個比方的話,孩子和最初的養育者形成的關係就像是一個人關係的“初始模板”,後來建立的其他關係都是這段關係的“復刻”和“投射”——最初關係質量好,你才能在其他各種關係中游刃有餘;最初關係質量不好,其他關係一般情況下也好不到哪兒去~

這麼說有點抽象不好理解?那我舉個例子。

假如一個小孩兒,在他很小的時候,爸爸媽媽總是積極地回應他,餓了就喂他食物和奶,哭了就會抱起來哄他,會經常跟他玩,陪他說話,只要他一發出訊號就立馬回應他。那麼他就會覺得整個世界都是這麼熱情和友善的。當他長大了,有能力了,他也會這麼對待別人,大多數情況下,別人也會這麼回應他。這樣就開啟了一個非常好的“良性迴圈”。

但假如,一個小孩兒,在他很小的時候,爸爸媽媽總是忽略他,餓了不及時喂他,哭了不及時哄他,那麼他就會覺得整個世界就是這樣執行的,人與人之間都是非常冷漠的。他不敢奢望別人對他好,即便別人對他好,他也不敢相信,反而感到不自在。他對待別人的時候,也會以這麼冷淡的方式來對待,別人通常也會以冷淡的方式來回應他。這樣,就開啟了一個“惡性迴圈”,這個孩子會越來越孤獨,而且他還以為,整個世界本來就是這樣子的呢。

這就是最初的關係模式對一個人一生的影響。

在所有人生最初的關係模式中,有一個東西至關重要,那就是——是否和父母形成“依戀”

依戀就是一個孩子對養育者形成的一種深深的信賴和眷戀的情感。

形成依戀的孩子,就像是漂在海上但手裡抓著救生圈,就像是走在一望無際的沙漠裡,身邊卻有一個可信任的嚮導,他始終有依靠,有安全感,能夠篤定地生活

而沒有形成依戀的孩子,就像是漂在海上,但沒有可以抓住的東西,就像是走在沙漠裡,卻沒有可以信賴的嚮導,他就會迷茫、困惑、不安,會心裡空落落地,不能也不敢信賴和依靠任何人,總能很輕易就體會到孤獨和無助。

父母對孩子命運的“決定性”有多大?成長35年養娃5年我終於明白

我是怎麼發現自己沒有形成正常的“依戀”呢?

那是我在聽武志紅的心理學課時,當我聽到關於依戀關係的幾個追問時,我內心的震驚,就像是一個年幼時埋藏下的心靈疑惑,終於在這一刻得到了回答。

課裡面問:

當彷徨無助的時候,誰為你解惑,是你的頭腦還是你的媽媽?

當你被欺負的時候,是誰幫你面對,你的頭腦還是你的媽媽?

當你感覺受傷難過的時候,是誰安撫了你,是你的頭腦還是你的媽媽?

最後一個終極問題:是誰養育了你,是你真實的父母,還是你的頭腦?

我的答案全都是——“頭腦”。

沒錯,我是有真實的媽媽,可是這麼多年,陪伴我的卻不是她,而是我自己的“頭腦”啊!這真是一個讓人淚流滿面的答案。

為什麼會這樣呢?媽媽她不愛我,沒有照顧我嗎?

不!她非常愛我,她非常努力地照顧我,甚至,為了我和我哥,她做了很多的犧牲,長年辛苦勞動,落下了一身的傷病。

可為什麼這麼愛我、照顧我的媽媽,卻讓我的“頭腦”養育了我三十多年呢?

這是因為我的媽媽,她是一個脆弱、敏感和虛弱的媽媽。

這些年,我親眼目睹著她陷在各種負面情緒的深潭裡,像個困獸一樣無法自拔。她因為自身能量的匱乏,根本無力開解生活中源源不斷的負能量,沒有信賴的朋友,和老爸關係也一般,只能緊緊抓住她生命中唯一能抓住的“救命稻草”,就是我,她的女兒,不斷地傾訴、尋求安慰~

我記憶中,自我一懂事起,我就一直在傾聽媽媽的“訴說”,她會聲淚俱下地哭訴自己的委屈、不甘,以及遭受的種種歧視、不公,就像胸中澎湃著激烈的情緒洪水,一定要找個渠道傾倒出來,而我就成了那個“渠道”。

我一開始,還常常試圖安慰她,但作為一個自己都無法排解情緒的年幼孩子,我逐漸發現,我拙劣的安慰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只能換來更加猛烈的傾倒。於是,我慢慢關閉了自己的情感,讓自己變得遲鈍和麻木,只為在她向我傾倒的時候,能夠保持心中不起任何波瀾,因為沒有共情,也就沒有痛苦,不安慰,也不反抗,只是隨口回應著“嗯”和“哦”。

而我的媽媽,在看到她最貼心的女兒,居然都不能對她的痛苦感同身受的時候,她的心中,升騰起了更加強烈的悲苦,開始了更加猛烈的傾訴~

我和我的媽媽,就這樣,形成了一個奇怪的“閉環”,維持著一種古怪的“平衡”:一邊是一個始終沒有得到安慰,但還在不斷傾倒情緒垃圾的傾訴者;一邊是一個不斷接受情緒垃圾,但努力避免感受痛苦,遲鈍麻木、感情冷漠的“人形垃圾桶”。

虛弱的媽媽,無意識地吸收孩子的能量,孩子也跟著變得虛弱,我和媽媽之間就是這樣的狀態。

父母對孩子命運的“決定性”有多大?成長35年養娃5年我終於明白

至於我自己有沒有情緒,情緒怎麼處理呢?

我有情緒,我情緒太多了——生活中些許的不盡人意、別人的輕視、我自己的失敗,只要一點微小的刺激,都會讓我心中泛起無邊的浪花

但這麼多年,我也學會了一招,就是把心中所有澎湃的情緒,全都摁進自己的頭腦裡,讓頭腦來消化它,為自己開闢出一條繼續活下去的道路。

我開發了一套套屬於自己的“生活哲學”:

受了欺辱,我不敢反抗,但我會在頭腦中為自己開解:“總有一天,這些人會遭到報應的”;

面對打擊,我經常心灰意懶,但我的頭腦也會給我安慰:“沒事的,時間還長著呢,以後說不定會好呢?”

孤獨無聊,沒有陪伴的時候,我就會放飛自己的想象:“如果我是小燕子或是紫薇,我會怎麼樣怎麼樣……”

我學會了自己處理自己的情緒,可是我再也不敢,也不會去依賴別人了

我患上了“只能靠自己”綜合徵,哪怕自己做不到,也不敢向別人求助……

我不太會愛別人,也不太敢奢望別人會一如既往地愛我……

我總覺得這個世界本就是孤獨的,每個人都是“孤島”,我們根本無法相互理解,更不能一直相互扶持……

並且,我還落下了一個奇怪的“病根”——明明自己的生活一塌糊塗,可我卻總不自覺地想要照顧別人的情緒,滿足別人的需求,彷彿周身圍繞的都是虛弱的“媽媽”……

你問我對自己的媽媽有怨言嗎?會怪她嗎?

要說一點點怨言都沒有,那是不可能的,畢竟,這麼多年,這一路走來,心路歷程也挺艱難的。不過,我也理解她,尤其是自己當了媽媽以後,我更深深地明白:她不是故意的,她和頭幾年當媽媽的我一樣,都只不過是個被命運所操控的“提線木偶”而已

媽媽有個悲苦的身世,三四歲的時候,得了小兒麻痺症,腿部留下了殘疾,成了一位“瘸子”,從小受盡別人的冷眼、嘲諷。因為這個殘疾,再加上家裡貧困,以及姥姥姥爺性格軟弱,造成了她極度要強又極度自卑的性格。後來遇上性格溫吞、不善言辭的我老爸,兩個“失意”的人走到一起,不是相濡以沫,而是相互厭棄……再後來有了我哥和我,兩個孩子成了他們生命中唯一的亮色,寄予無限的期望,但被各種不確定性所折磨……

在意識到我內心深處對我媽媽的怨氣之後,我其實變得更平和了,這在心理學上,就是把壓抑的想法釋放出來。我後來對我爸媽,我自認為還算孝順的,一直努力地盡我所能給她們更好的生活,只是無法達到完全地親近,但也會努力維持聯絡……

父母對孩子命運的“決定性”有多大?成長35年養娃5年我終於明白

我後來怎樣了?人生可有改善?

我和媽媽一直維持著“傾訴”與“被傾訴”的關係,在我剛剛參加工作那幾年,情況尤甚,她可能會在任何時刻突然給我打來電話,不管我是在工作,還是在吃飯,然後帶著哭腔給我訴說她的不幸遭遇,遭受的委屈和苦惱,而我每次一接到她的電話,總是心頭“突”地 一緊。

這樣的狀況一直持續到前幾年才有所改善,原因是我和哥哥都組建了自己的小家庭,我媽媽也逐漸意識到,她的那些無處安放的情緒,她的兒子和女兒無法完全共鳴,於是學會了尋求其他途徑。

而我自己的人生,在我初為人母的頭三年裡,曾經歷過一個慘烈的“低谷”,原因是有一天,我突然絕望地發現:我變成了我媽!

生完孩子的頭幾年,各種養孩子的雞零狗碎、婆媳矛盾、老公偶爾的不理解、事業的停滯,都讓我陷入一種巨大的焦慮和無助之中。我無力處理自己的情緒,面對著嬌弱哭鬧的孩子,竟然崩潰地哭泣起來。就是那一刻,我發現:我變成了我媽?

我感到絕望,是因為我發現,我用盡力氣,去考學,去努力工作,可最後還是像我媽媽一樣無力……那段時間,真是人生的一個低谷。

什麼時候發生了轉折呢?

是我用了好幾年時間調整自己的心態,在我努力學習了很多心理學知識以後,在我努力對自己好,讓自己開心起來以後,在我明確自己要好好從事育兒工作,併為此不懈努力以後,在我想要好好地經營我的家庭關係以後,我發現自己改變了。

我的生活變得很充實,我每天有各種新奇的想法,我的心裡有很多的能量,我學會了處理自己的情緒,我能承接住孩子的壞脾氣、負能量,我的孩子因為我的包容,而變得日益活潑靈動。

總之,我努力給自己補充能量,我前半生沒有得到的“依戀”,我努力讓我孩子得到了那一刻,我得到了治癒。那一刻,也是我和我的媽媽“和解”的開始……

我明白了:當媽媽最重要的不是先愛孩子,而是先愛自己,要在自己心裡注滿能量,要用充足的能量先滋養自己,然後再去滋養孩子,孩子才能真正在“充盈”中成長~

其實,我比我媽媽要幸運,因為她始終受限於自我心靈和環境的雙重製約,而我儘管也受到一定的制約,卻在她的託舉之下,有機會找到一個能更好發展的環境,有機會意識到自己的問題,有機會改變自己……從這一點來說,我又如何不該感謝她呢?

現在,我也並沒有完全變成一個活潑開朗能力超強的“超人媽媽”,也時常陷於自我懷疑和各種失落,但是,我心中似乎也有了一些支撐,不那麼容易“全線崩潰”了,那個支撐,就是我為我的孩子構築起的依戀,以及我正在努力從其他人身上獲得的“依戀”……

分類: 親子
時間: 2021-06-24

相關文章

被嫌棄,將是父母一生的命運

被嫌棄,將是父母一生的命運
開車到機場門口,跟往常不一樣,我特地從車上下來,從安全座椅上抱下兒子. 他爸爸在後邊提行李箱,他們準備出發,開始一次為期半個月的回鄉旅行. 親完小孩,我下意識地跟他說了一句:"想我的話,就給 ...

怎樣交朋友?父母和孩子這樣說

怎樣交朋友?父母和孩子這樣說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孩子們的朋友交往活動是個家庭問題,也是一個社會問題.父母應該如何理性對待孩子交友?請聽父母和孩子是怎樣看待這個問題的. 給空間,不過多幹涉 ■存兵 上海公務員 兒子小時候 ...

父母和孩子需有界限,家長不做越舉的行為,更有利孩子健康成長

父母和孩子需有界限,家長不做越舉的行為,更有利孩子健康成長
文丨Tina育兒 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 本文共1699字,閱讀需要2分鐘. 父愛和母愛與生俱來,但是孝敬卻需要後天的培養. 曾仕強教授曾經說過:中國有孝經,但是沒有慈經,因為慈祥疼愛孩子這件事兒只要 ...

固執的父母,孩子多半沒有出息

固執的父母,孩子多半沒有出息
文/霓裳 新時代父母的兩大頭痛問題是:孩子不學習,玩遊戲. 先說學習. 很多家長對孩子的學習有執念,是因為學習的確是孩子重要的人生任務之一,更是孩子的成長需求. 學習的範圍很廣,既包括文化知識學習,又 ...

父母對孩子的否定式教育,會毀了孩子的自信,不得不防

父母對孩子的否定式教育,會毀了孩子的自信,不得不防
知乎上有個提問:從小一直被父母否定的孩子,長大以後會怎麼樣? 其中有一個高贊回答:做任何事都有種無力感,半途而廢的事情數不勝數. 其實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總有一個觀念:我就說他兩句,又沒有打他,能 ...

父母給孩子最好的教育,從灌輸正確的三觀開始

父母給孩子最好的教育,從灌輸正確的三觀開始
我家孩子經常吐槽我"媽媽,你的眼裡已經沒有綿羊了".意思是說在成年人的眼裡,已經沒有童真,只有成年人的庸俗. 這也是他讀完<小王子>後吐槽我的話,正是因為孩子的吐糟,覺 ...

父母和孩子,從來都是彼此心裡的大人物

父母和孩子,從來都是彼此心裡的大人物
#打卡美好生活# 妻子生日. 一大早,女兒的快遞就到了,一盒月餅中,一條女兒精心挑選的項鍊. 生日很正常,禮物也很正常,就是禮物上帶的一張小卡片上的一句話,讓我和妻子感動. 這句話說:我們都是這個社會 ...

有人認為“養兒防老”,父母和孩子確實不應該住一起,不然矛盾多

有人認為“養兒防老”,父母和孩子確實不應該住一起,不然矛盾多
有人認為"養兒防老",父母和孩子確實不應該住一起,不然矛盾多兩代人生活習慣不一樣,在一起矛盾多.父母孩子,儘量不要住一起,各有各的生活. 看看網友怎麼說: 以後我兒媳不喊我媽我一分 ...

限制之下,自主之上:父母和孩子的雙向奔赴

限制之下,自主之上:父母和孩子的雙向奔赴
文|成桂 編輯|胡胡安 週六傍晚,時鐘緩緩指向7時40分.這個平靜而普通的時間,因為一個規定被賦予了獨特意味. 小光趴在書桌前,盯著眼前的作業發呆.他抬頭看了眼表,又跑去喝了口水,低頭玩了一會手指,又 ...

孩子,愛和守護是你成長的底氣——未成年人保護系列(三)丨天府小妹微普法欄目第116期

孩子,愛和守護是你成長的底氣——未成年人保護系列(三)丨天府小妹微普法欄目第116期
學法守法,構建和諧家庭 這裡是四川省婦聯聯合 省委全面依法治省辦,省司法廳,省婦兒工委辦 打造的『天府小妹微普法』欄目 第116期 本期講師 趙珂 四川省婦聯法律顧問處副處長 四川省家庭教育研究會會長 ...

孩子為啥總喜歡蹬被子?看完這個科學解釋,或許你就明白了

孩子為啥總喜歡蹬被子?看完這個科學解釋,或許你就明白了
一直以來,我都覺得孩子是一種非常神奇的生物,他們具有很多大人沒有的特殊"能力".比如晚上睡覺,秋冬季節,晚上氣溫較低,大人必須蓋被子,否則很容易受涼生病:可是孩子卻不一樣,他們總喜 ...

秋天瓜果香,這7種水果多給孩子吃,應季水分大還潤燥,減少生病

秋天瓜果香,這7種水果多給孩子吃,應季水分大還潤燥,減少生病
文丨京媽說,原創內容. 過了中秋,秋意越來越濃了,早晚都能感覺到絲絲涼意了,暑氣退去,溫度剛好,讓人感覺舒服了不少. 不過,秋高氣爽的季節,氣溫是降下來了,但雨水少了,氣候也變得乾燥起來.對於孩子來說 ...

“父母扭蛋論”,推特上罵父母,孩子該窮養or富養?

“父母扭蛋論”,推特上罵父母,孩子該窮養or富養?
最近,在日本有一個熱詞:"父母扭蛋". 千萬別以為是在說父母有趣,而是年輕人吐槽命運完全由父母來決定,簡單說就是得投個好胎. 扭蛋類似於盲盒,小玩偶小玩具放進半透明的球殼裡,投幣旋 ...

父母課堂---孩子愛攀比怎麼辦

父母課堂---孩子愛攀比怎麼辦
孩子攀比現象的出現是正常的.其實,孩子也有自尊心,希望自己可以比別人好,這種心理是普遍存在的.事實上,孩子提出每一個"我也要--"都是經過縝密思考的,這時父母就要注意正確引導.利用 ...

父母對孩子教育的一致性
父母對子女的教育要有一致性,對於一個老師,最不喜歡的就是教育不一致出來的孩子,也最不好管理.比較典型的就是父母兩個人一個寵,一個管.以前的教過一個學生,媽媽管,但性格太溫柔管不了,爸爸寵,放任不管.所 ...

孩子“小催小動、大催大動、不催不動”父母要正確對待

孩子“小催小動、大催大動、不催不動”父母要正確對待
你是不是一個喜歡催促孩子的父母呢?早上起床,催著孩子穿衣服.洗漱.吃早餐:要出門了,催著孩子換鞋子.拿書包:晚飯後,催著孩子去寫作業:睡覺前,催著孩子整理書包.上床睡覺-- "快一點,快一點 ...

父母是孩子的榜樣
父母的行為舉止會直接影響到孩子的習慣,有樣學樣. 前段時間在朋友圈裡看到一個影片,一個父親跟三歲兒子的吵架,父親很大聲地罵兒子,兒子同樣很大聲的罵回去,有個動作,是父親拿手指指著兒子的額頭罵,兒子也跟 ...

父母是孩子的同路人
昨晚雷電交加,孩子被雷炸醒了,驚叫爸爸.我趕緊去安慰他,陪著他睡.在孩子眼裡,父母就是他的天,就是他最後的防線,只要父母不慌,鎮定,就會給孩子力量. 想起小時候,我爸在我面前嘆氣,感嘆社會難,工作難, ...

父母對待孩子時都應該理智、明智
被醉酒父親砸壞所有模型後男孩哭泣的影片,引起百萬網友共鳴. 無論是作為監護人,還是父母,對待孩子時都應該理智.明智. 這一地雞毛,給這孩子造成了幾乎無法忘懷和痊癒的心理創傷. 相信,這必然會給父子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