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法西斯滅亡、歐戰結束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進入最後階段。
在亞洲、太平洋戰場,盟軍已佔領琉球島和沖繩島,並在亞洲大陸各戰場發起了反攻,對日本法西斯的作戰即將取得最後勝利。
此時,在主要同盟國蘇聯與美、英之間,美、英、法三國之間,原已存在的矛盾日益表面化,而且出現了一系列新的矛盾。
而如何分享戰爭的勝利果實,如何使世界和平的安排對自己有利等問題,成了美國、英國和蘇聯幾個大國特別關注的問題,迫切需要主要同盟國首腦再次聚會協商,予以適當調整和解決。
為此,蘇、美、英三國政府首腦斯大林、杜魯門和丘吉爾以及三國的外長、參謀長和顧問等,於1945年7月17日至8月2日,在德國柏林西南的波茨坦舉行會議,就一些共同關心和麵臨的大問題進行協商。
這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以來的第三次三國首腦會議,即波茨坦會議,又稱“柏林會議”。
羅斯福已於4月12日因腦出血逝世,杜魯門第一次代表美國參加會議。
會議進行期間正值英國大選,因此,丘吉爾於7月25日返回英國等候大選結果。由於英國保守黨在大選中失敗,丘吉爾下臺,新任英國工黨首相艾德禮偕新外長貝文於7月28日參加了最後幾天的會議。
會議通過了兩個主要檔案,一是《波茨坦會議公報》;二是《波茨坦會議議定書》。
兩個檔案都由斯大林、杜魯門和艾德禮分別代表蘇、美、英三國政府簽署。
當時只發表了包括14項內容的公報。議定書則有21項,內容比公報多。
此外,會議期間還發表了《美中英三國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
三國政府首腦就成立蘇、美、英、中、法五國外長會議進行締結和約的準備工作、在盟國管制期關於處置德國的政治及經濟原則、德國的賠償、德國艦隊和商船的處置;對待義大利和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匈牙利、芬蘭的政策;波蘭西部疆界,控制黑海海峽,柯尼斯堡地區的歸屬問題,以及對我敗國某些領土的“委任統治權”等,都載明在三國政府首腦的《波茨坦會議議定書》裡。
8月1日簽署的這個議定書是蘇、美、英三國在波茨坦會議期間達成協議的最後結果,為戰後處置德國和歐洲問題打下了初步基礎。
波茨坦會議還著重討論了結束對日作戰的條件和有關對日本的戰後處置方針問題。
在日本投降條件問題上,美國政府存在兩種不同意見。一派主張對日採取強硬態度,要求總統以原子彈作為對日本軍事行動的基礎;一派主張放棄無條件投降要求。
本來,美方估計徹底打敗日軍要犧牲100萬人,美軍要到1945年11月在九州登陸;如果失利,要到1946年春才能在本州登陸;美軍仍至少犧牲30萬人,而且基點是蘇軍在美軍進入日本本土前參戰,以牽制關東軍;如果關東軍能撤回日本,美軍傷亡將會增加更多。因此,杜魯門直言不諱: 我去波茨坦有很多原因。但是,在我的思想裡,最迫切的是得到斯大林個人重申參加對日作戰的決心,這是我們的軍事領袖最急於要得到的。
德國法西斯投降後,太平洋戰局對盟國越來越有利,力主對日本放棄無條件投降要求的美國副國務卿格魯,於1945年5月下旬向杜魯門總統及陸軍多謀長馬歇爾、陸軍部長史汀生和海軍部長福雷斯特爾,遞交了一份備忘錄。其意是在蘇聯對日作戰前,向日本政府提出一項和平解決辦法。
具體而言,就是讓日本人得到某種暗示,在日本投降之後,日本國將被允許自己治理自己。
6月13日,杜魯門政府在白宮舉行會議,再次討論對日戰略,確定以不明顯的方式修改日本無條件投降的原則,企圖用這一“妥協”誘使日本早日投降。
最後,杜魯門採納了國務卿貝爾納斯等人的主張,決定在發表的《波茨坦公告》中不涉及日本天皇制問題,這就暗示美國政府有保留日本天皇制的意向。
《波茨坦公告》的文字是美國國務院起草的,在講到戰後日本政體時,原文曾寫有“可以包括現今皇統之下的立憲君主制”,但在《波茨坦公告》發表時被刪去了。
1945年7月26日,美、英、中三國正式發表了《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法西斯立即投降。
8月8日,蘇聯對日宣戰,也正式加入公告。
《波茨坦公告》表達了反法西斯各國政府和人民團結協力、徹底打敗日本帝國主義者、奪取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最後勝利的堅定信心,對日暮途窮的日本法西斯是一個沉重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