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住不炒的理念提出來以後,整個房地產行業開始步入寒冬。炒房客慢慢把資金從這個板塊撤出,剛需戶也放慢了購房的節奏。
作為國民經濟支柱的第二產業,其興衰無不牽動著整個社會的神經細胞。開發商拿地的熱情開始消退,建房的規模漸漸縮小;包工頭比以前清閒了,手機的鈴聲也少了。工地的農民工也很少加班加點了,離過年還有一個半月多一點,部分農民工就想著回家了。建材供貨商也感覺生意蕭條了,日進斗金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
改革開放以來,建築業(包括基礎設施建設)一直是領跑其它行業,直接或間接貢獻的產值佔據整個國民經濟的半壁江山。幾十年的獨領風騷,一下子讓它沉寂下去顯然有點殘酷。一個行業的衰落勢必有一個行業崛起,否則經濟會退化。當其他行業還不足以替代這個二當家,讓二當家早早退伍顯然不符合社會發展的趨勢。明顯的影響,當建築業賴以生存的房地產明顯不景氣從而影響上下游諸多行業的連鎖反應,其中,最能說明問題的就是人們消費水平下降,購買意願減退。
購買力是經濟發展的風向標,一旦這方面出現頹勢,國家就要動用經濟槓桿加以干預。前日,中國人民銀行下調準備金利率,一下子釋放1.2萬億資金就是個例子。手段歸手段,暫時用用有一定的作用,但治標不治本。我們最終遵循經濟的發展規律。當傳統行業發展過剩,勢頭消退以後,必須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如果新的經濟增長點不堪大任時,固有的經濟模式也需適度發展。不然過剩的勞動力又該如何消化?
當然,國家早已預料到社會發展的趨勢,政策方面,穩房價、穩就業,另一方面注重經濟發展的高質量,提倡科技創新。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發展多種新興行業替代傳統產業有利於國家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不可否認,新舊交替肯定伴著陣痛,這個陣痛不亞於九十年代國企改革出現的下崗潮。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社會就是在這種趨勢下不斷進步,我們不必故步自封,不必首鼠兩端。要有改革的魄力和勇氣,變不利為有利,相信陣痛是暫時的,鳳凰逆磐。我們的明天一定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