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今天來講一個在二戰中並不算聲名顯赫,卻足夠悲劇的人物。
熟悉歷史的朋友應該知道這樣一個小插曲:據說列昂尼德·尼基季奇·赫魯曉夫在墜機後並沒有犧牲,他的飛機摔在了德軍佔領區中,求生欲讓他向德軍投降了。另有說法稱,列昂尼德在德軍戰俘營中說了一些不該說的話,總而言之,按照最高統帥部定的規矩,他應當被算作“叛徒”了。為防止德國人榨取交換價值,斯大林特意派人把列昂尼德搶了回來。隨後,後者被推上了軍事法庭並被判處極刑。
處刑前,赫魯曉夫曾單獨找到斯大林替自己兒子求情,當最高領導人辦公室的門關上後,赫魯曉夫撲通一下就雙膝跪倒在地,幾乎是爬行著挪到了斯大林腿邊。眼看對方不鬆口,赫魯曉夫哭了起來,甚至不顧尊嚴地抱住了斯大林的腿。然而這並沒有改變任何結果,這讓人們不禁讚歎斯大林的大公無私——別說列昂尼德了,當德軍試圖用雅科夫換回一名德國元帥時,斯大林都毫不猶豫地拒絕了,要知道,那可是他的親兒子。
這段歷史佳話看得人由衷地佩服,尤其是斯、赫二人的兒子一比較,更是讓人感嘆鋼鐵同志果然更勝一籌。但令人玩味的是,學者們在探查這段歷史時,發現它背後怕是藏著驚人的轉折。
列昂尼德究竟會當叛徒嗎?
首先,列昂尼德·赫魯曉夫是個頗具性格的歷史角色,主流觀點認為,青年時期的他離經叛道,非常牴觸父親替他做的人生規劃,總是做一些荒唐的事。在當時的蘇聯,赫魯曉夫家的大公子可是出了名的狠人,《赫魯曉夫全傳》裡記載了這一段故事。
1942年,列昂尼德在後方養傷期間,曾跟別人吵了一架。對方是一名蘇聯海軍軍官,當時雙方都喝了酒,喝過酒的戰鬥民族是啥樣大夥兒估計也清楚,那軍官竟然把一個酒瓶子放到了自己腦門上,慫恿列昂尼德當靶子打它。眼看對方的語氣充滿挑釁,列昂尼德也不慫,當即舉槍就射並正中酒瓶,四周爆發出震耳的歡呼聲。軍官覺得很沒面子,耍賴稱酒瓶沒有完全被打碎,不算數,要列昂尼德再射。結果這一次,不知道後者是不是故意想給對方一點教訓,槍響過後,軍官腦袋上多了個窟窿。
這事兒在當時的蘇聯引起了不小的轟動,按理說,列昂尼德小命基本交代了。然而,身為高階官員的赫魯曉夫卻利用職權之便把兒子又推上了戰場,希望他“戴罪立功”。斯大林也沒做聲,賣了個順水人情。要知道,衛國戰爭爆發伊始,列昂尼德便自告奮勇奔赴前線,在短短一個半月時間裡,在沒有掩護的情況下執行了至少27次行動。勇敢的作戰為他贏得了蘇聯空軍中尉軍銜,也讓他早早地因傷暫離了戰場。
毋庸置疑,列昂尼德是一位優秀的戰士,赫魯曉夫很聰明,把兒子推回戰場是眼下最好的選擇。要知道,他為兒子的成長糟透了心,本來想以嚴厲的要求磨鍊兒子的品格和意志,讓他年少成名,一早就踏入政壇,好接自己的班。然而,列昂尼德的表現讓赫魯曉夫大呼“爛泥扶不上牆”,前者非但軟硬不吃,反而經常做一些令父親蒙羞的事。例如,有人曾曝出列昂尼德經常欠交團費,騎摩托車在莫斯科的大街上飆車,寫一些“小布爾喬亞”的詩詞,甚至找的女朋友的父親,都是一名“託派分子”。
“一無是處”的列昂尼德唯有在戰場上能給父親臉上添點光,赫魯曉夫整部回憶錄裡只有寥寥幾處提到了自己的大兒子,其中就有一處說,當列昂尼德駕駛著戰機在戰場上大殺四方時,老父親很是欣慰地給兒子拍了封電報:兒子,幹得漂亮,繼續努力!
時間會記住一切,卻讓人們忘了許多事。倘若列昂尼德能堅持到戰爭結束,凱旋的他將是一位光芒四射的英雄,誰還敢用“殺人犯”來質疑他呢?然而,1943年3月,列昂尼德就“叛國”了。
事實上,如今沒有充足而確鑿的史料能夠證明,列昂尼德當年究竟是壯烈犧牲,還是屈辱地做了叛徒。其中最確鑿的證詞來自於他的戰友扎莫林。
根據扎莫林描述,當時有架德軍戰機從右方來襲,得益於列昂尼德的掩護,扎莫林得以以俯衝姿態向對方還擊。敵機見狀立馬調頭逃跑,在追趕的過程中,不知發生了什麼,列昂尼德的飛機突然以接近直角的角度栽向地面。之後,扎莫林再也沒見過列昂尼德。
戰鬥過後,蘇軍曾出動大量人力對整片地區展開了地毯式搜尋,卻並沒有找到列昂尼德戰機的殘骸,妥妥的“活不見人死不見屍”。有關他“叛變投敵”的證詞來自於克格勃,而赫魯曉夫向斯大林求情的描述,是一位名叫克拉西科夫的克格勃軍官交代的。
這事兒乍看鐵證如山,但換個角度來看,它卻是另一番模樣。
事實上,扎莫林的證詞還有另一半。
1971年7月,也就是赫魯曉夫逝世不久,扎莫林曾向蘇聯高層致信,懺悔自己曾在交代列昂尼德一事上作了偽證。據信中交代,當時,德軍戰機飛來時,列昂尼德試圖保護長機,卻因此被敵機擊中。身負重傷的飛機在墜落時便已解體,扎莫林表示,他不認為列昂尼德在那種情況下有生還的可能。之所以當初說列昂尼德“失蹤”,主要是兩點:其一,蘇軍確實沒有找到其本人遺體或是座機的殘骸;其二,扎莫林擔心列昂尼德的犧牲會觸怒赫魯曉夫,而“失蹤”則會為他開脫。
扎莫林的證詞頗具可信度,他前後的兩套說辭也讓此事呈現出了兩套截然不同的“真相”。
- 要麼真如“正史”所講的那樣,列昂尼德在面臨生死抉擇時,或許因為膽小,也或許是因為懷著對父親和祖國的不滿而選擇投敵。赫魯曉夫得勢後,為了扳倒前任而否定一切,同時公報私仇,銷燬了幾乎所有不利於自己和自己大兒子的資料。但我們沒理由相信,一個能在短短一個半月裡無掩護進攻27次的、關鍵時刻能捨身為戰友擋子彈的戰士,其實是這樣一個貪生怕死之輩。
- 要麼正如陰謀論者猜測的那樣:列昂尼德光榮犧牲後,一小部分人害怕赫魯曉夫遷怒,硬是把“陣亡”篡改成了“失蹤”;甚至為了徹底脫罪,他們不惜將列昂尼德汙衊成了“叛徒”,順便捧了斯大林一手,畢竟沒有人敢衝撞最高領導人的權威。事實上,斯大林時代,人們對列昂尼德一事的討論可謂是非常少,連赫魯曉夫本人對此都沒有多做太多言語,只是感嘆自己的兒子連個墳頭都沒留下。赫魯曉夫逝世後,它才隨著扎莫林的另一套證詞而重見天日。
從列昂尼德的成長軌跡來看,筆者也比較偏向於他被誤解了。
列昂尼德並不是離經叛道不服管教,這世上有這麼一類人,他們看似吊兒郎當不學無術,卻從來不在正確的道路上掉鏈子。他們所懷揣的勇氣往往不被世人理解,但當一切過後,人們又不禁感嘆他們的強大。這樣的描述聽起來是不是頗像切·格瓦拉?你能想象格瓦拉會向西方國家投誠嗎?列昂尼德也是這樣的一個人,他曾兩次主動參軍,在極短的時間裡成長為一名優秀的飛行員。要知道,短短几年前,這個年輕人還像紈絝子弟一般在莫斯科當街飆車呢。他並非叛逆,而是性格自由灑脫,理想而浪漫;他不喜歡父親為他鋪設的康莊大道,父親當然也不會理解他。
列昂尼德之所以可能從“英雄”淪為“叛徒”,很可能是受父親所累。
眾所周知,赫魯曉夫倒臺後,勃列日涅夫等人試圖重新擺正斯大林主義,這就意味著他們需要摧毀赫魯曉夫所樹立的一切。為了搞垮前任的威信,他們不惜把列昂尼德也拖進渾水充當炮灰。只可惜一個為祖國捐軀的熱血青年,反而被當成笑料消遣到了今天。當然了,由於相關資料的損毀,真相究竟如何,筆者也不能給出確鑿的答案。在推敲之餘,我們不禁感嘆政治的冷酷和詭譎。
參考文獻
《赫魯曉夫全傳》
《赫魯曉夫回憶錄》
百度百科《列昂尼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