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自從橫發會開啟了【失敗大賽】後,很多讀者都表示這個系列很好看,讓我們多整點兒。
那好,今天咱們就來看看【失敗大賽】的三號選手——薯條的創業經歷。
他從小學便立志當一名甜品大師,從二十歲開始創業,至今創業七年,已經賠了40萬。
以下是他的自述。
不知道大家的小學老師有沒有問過你們長大要做什麼,反正我老師是問了的。
那時候,我也不過8歲,但是很堅定地舉手說:“老師,我要當一名甜品師。”
不過,比起其他同學當科學家、宇航員之類的夢想,我的flag還是質樸務實很多的,大概冥冥之中,就註定了我要和甜品糾纏一生。
20歲那年,我開起了一家蛋糕工作室。那是我第一次創業,初生牛犢不怕虎,啥也不懂就一頭往甜品市場裡扎,但也讓我撿著了一些便宜。
我出生在東北的一個四線小城,城市兩端的單向車程只要半小時。
七年前,小城蛋糕甜品市場幾乎空缺,還不像現在這樣,大大小小的甜品店擠滿城市的大街小巷。
蛋糕技術是我從另一家店學來的,沒有特地報班,到自己開工作室時,也算不上嫻熟。
尤其甜品製作流程還是比較麻煩的,製作和售賣上也有延時性,有時候要提前一天做完,但剛入行,總是把握不好時間。有時給顧客送貨送晚了,結果人家立馬就不開心變臉了。
不過算是吃到了市場紅利,市場競爭小,加上甜品熱度確實經久不衰,第一次開工作室,沒怎麼努力就賺到了一些錢,讓我產生了賺錢好像很容易的錯覺。
錢來得太容易,讓我沒再怎麼用心去維繫顧客,變得懈怠起來。
而且我覺得自己既然有這個能力掙錢,不妨沒事的時候多花一花,因此心思也沒怎麼放在工作上。
時間一長,回頭客慢慢變少了,生意也一天不如一天。我意識到這樣下去不是辦法,打鐵還須自身硬,我還是得去學點手藝,開店這事兒,等我學成歸來也不遲。
就這樣,我關了店,去打工了。
在我家這樣的小城,只有兩種工作,一種是公務員,一種是大人口中“不靠譜”的工作。
因此,打工是不可能長久的,再去打工,只是為了學手藝,學經營,然後更好地開店。
2018年,我投了五六萬塊錢,買了裝置、包裝、原料,再一次開起了工作室。
但我又一次錯誤地預估了自己。
第二次創業那段時間,我的情緒一直不是很好,因為當時的女朋友在和我鬧分手,吵架很頻繁。
我是一個年輕人,總免不了為情所困,沒辦法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在工作上,而一個人創業,又是特別需要精神高度集中的一件事。
就這樣,工作室又很快做不下去了,投進去的錢打了個水漂。
這兩次創業,是我最年少氣盛的時候,二十出頭的年紀,總覺得自己做什麼都行,但又好像不太行。
第二家工作室關門後,我下定決心先把手藝學紮實。於是,我去了一家工作室上班。我當時25歲,而老闆只比我大3歲。
他有很多客源,我一直很敬重他,他也願意帶我,我在他那兒幹了兩年,學到了不少東西,比如客源的維護,還有開店的技巧之類的。
老闆之前也開過一家蛋糕店。店鋪和工作室最大的區別在於經營方式,一個要守店,一個只需要做好給顧客送過去,相應的,蛋糕店的成本開支會更大一些,因為要承擔店租、購買展櫃,還有更高的人力成本等。
我老闆之前開的那家蛋糕店就因為入不敷出倒閉了,也賠了三十多萬,後來調整成工作室的形式才扭虧為盈。
有一天,我照常到老闆的工作室做蛋糕,突然萌生出一個念頭,我問他:“老闆,你願不願意我們一起,再把店重新開起來?”他說:“願意。”
我們的想法不謀而合。於是,我從家裡拿來十萬塊錢,老闆投了一萬元,因為他剛填完上次開店的虧空,拿不出太多錢。
就這樣,我們的關係從上下級,變成了合夥人。
那是我第一次開正經的蛋糕店。店裡只有我們兩個人,我負責做,他負責銷售。
我們口頭約定了分錢方式,我不拿工資,利潤五五開。當時沒想太多,覺得他能帶來客源,即使沒投那麼多錢,平分也是應該的。
小店很快開起來了,生意還不錯,每天都能有個一千多塊的營業額,刨開成本,每個月分到我手裡的大概有一萬多。
這個收入在我們那個人均工資兩三千的小城市來說,算是高薪了。
但時間一長,我和合夥人的矛盾日益凸顯,最明顯的是我的心態慢慢發生了變化。
他的工作性質不涉及製作,不忙的時候,我一個人在店裡就能顧得過來,他每週會有固定的兩天休息時間,平時沒事也可以出去放放風啥的。
可我不行。
我一個月下來,每天都要在店裡從早忙到晚,幾乎沒有休息,剛開始還好,但時間一長,我就有一些不平衡了,明明我投的錢比你多,付出的辛苦也比你多,我們拿到的錢卻是一樣的。
剛開始的矛盾點在於,我覺得付出和收入不成正比。到了後期,也開始慢慢產生一些其他的意見不合。我們沒能和平地解決這些問題,最後只好分道揚鑣了。
大家分開的時候也沒有撕破臉皮,彼此還是很體面地道別,只是大家心裡都清楚,曾經一起創業,一起冒著生命危險在疫情最嚴重時去送餐,一起暢想未來的可能性的日子再也回不去了。
那次創業,是第一次有了夥伴。在那之前,我一直一個人開店,賠錢,又開店,又賠錢,最多有一個偶爾幫忙的女朋友。
在很多人心目中,什麼東西一加上“工作室”,就會顯得文藝很多,彷彿我不是在創業,而是在選擇一種悠然自得的生活方式:時間自由,由著心意做一些自己愛吃的甜品。
但真實情況完全不是這樣,尤其是在我投入血本,打算認真做點事情的時候。
和第三次創業的合夥人和平分手後,我帶著原來5萬塊買的裝置和在其他店打工學會的甜品技術,改造了家裡位於市中心的房子,又開了家原創甜品工作室。
為此,我又投了五六萬塊錢,其中兩萬用於購買烤箱,八千買了個開酥機,三萬買了和麵機和醒發機。
自此,我已經在甜品創業上陸陸續續扔進去40萬了。但我仍在一個人從0開始,重新起步,尋找客源。
現在,我的生活忙碌而充實。每天早上8:00,我準時來到工作室,先列好今天的待做甜品清單,微信開啟通知,準備朋友圈預告,偶爾出去發個傳單,或者上門送甜品。這樣忙忙碌碌一天,晚上快十點才能下班。
現在開甜品店,市場環境和七年前早就不一樣了,那時還可以靠著野蠻生長獲得一些客源,現在做什麼都講精品化,講差異化定位,你沒點個人特色,人家都不帶看你的。
我想了很久,最終把工作室定位於日式、健康,不含新增劑。幾款拳頭產品是我研究過市場後定下的,除此之外,我還會根據節假日推出不同款式的蛋糕,比如萬聖節的女巫蛋糕、聖誕節的聖誕盒子等。
沒有客戶,我就站在大街上,一張一張地發傳單,每隔幾天,就在微信上一個一個地回訪客戶,詢問他們的感受,根據反饋做出調整。
畢竟不是20歲時天天想著玩樂、不顧存錢和經營的初生牛犢了,雖然父母還是一如既往地支援我,但40萬也不是能隨隨便便打水漂的。
總之,這一次,我不想再搞砸了。
在我的瘋狂地推和回訪下,日營收慢慢從一百元做到了現在的兩三百元,剛開始只有一些老朋友來捧場,現在逐漸多了不少新客戶。
因為幹這行的大多是女生,很多顧客會誤以為我是女孩子,為此,我非常配合地存了不少可可愛愛的表情包。
為了工作室的生意,我也算是操碎了心。但工作室現在還沒有正常盈利,更別提收回本金了。
有時想想,這一切都為了什麼呢?為了8歲時的夢想,三次創業失敗。身邊的同齡朋友大多已經結婚,有了一份穩定的事業,我卻仍在從頭再來。
但又不好像是8歲的夢想,看到顧客在朋友圈裡曬出我做的蛋糕時,我會真實地感受到滿足。每個人一年只有一天生日,而我做的蛋糕,會出現在最特殊的那一天裡。
這些瞬間都讓我覺得快樂。
但也沒有那麼文青啦!即便拋開這些,從利潤空間上看,做甜品也是一個還不錯的選擇。現在去店裡買一個六寸的蛋糕,大概需要300元,而甜品的原材料中,只有一些特定食材很貴。
比如我現在能買到的最好的奶油,一千克也只需要50塊錢,但是做一個六寸蛋糕大概只需要400克,也就花20塊錢。
一個雞蛋成本,最貴也就在一塊錢左右,再加上一些七零八碎的材料,成本最高也就70元。
蛋糕貴是貴在工藝複雜度上,除了頂級蛋糕品牌,大部分甜品店的蛋糕口感和原料其實所差無幾。
再加上,我現在開的工作室,用的是家裡的房子,水電費消耗也少,成本低,口感也足夠好,慢慢總會盈利的。
當然,這只是我近期的一點迷思。這家工作室開業並不久,暫時還無法驗證我的思考是否正確。我一直覺得自己不是一個太有生意頭腦的人,也不擅長營銷,只想著把手頭的事情做好就可以了,可能註定不太適合當老闆。
但我想,既然8歲時就選擇了這個行業,就繼續滾燙下去吧。縱然再次失敗,也是痛並快樂著的。
↓從1.5萬本金到月入10萬,我登出了創業三年的公司↓
↓幹婚慶賠光50萬,我靠主持和賣肉還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