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工業大學計算機與資訊學院某“80後”副教授(計算機系主任)擬任副縣(區)長的公示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有人認為211高校副教授去縣區當副縣級幹部,沒有必要;也有人認為年輕輕輕就進入公務員隊伍擔任副縣級幹部,是一個跨越,未來發展不可估量。
關於這些討論我們不好說什麼,畢竟每個人有每個人的職業觀和價值觀;每個人有每個人的選擇。在高校任副教授,專注自己的專業,或許不久的將來就能成為教授,獲得學術上的巨大成就;在縣區任副縣級幹部,以後也有可能走上更重要的崗位,用自己的能力和手上的資源為地區發展做更大的貢獻。
今天我們要討論的,不是什麼職業選擇,而是具體到從211高校副教授調任副縣級公務員,級別上有什麼變化?是不是很常見?
在討論這些問題之前,我們要先把211高校的級別搞清楚。從建制上看,國內本科院校(包括211高校)基本都是正廳級建制,校長是正廳級幹部;專科院校基本都是副廳級建制,校長是副廳級幹部。不過在100多所211高校中,有31所,校長是高配的副部級幹部。
也就是講,211高校是正廳級建制,少數211大學校長可能會高配為副部級幹部。根據這個建制往下推導,211高校內設學院的院長,行政級別為正縣級(不考慮少數高配的情況);內設學院下轄系(室)主任的行政級別為正科級。
不過高校裡的副教授,若沒有行政職務,就不屬於行政幹部,他們只是普通的專業技術人員,自然沒有行政級別。但因為高校副教授的待遇與副縣級幹部相當,導致很多人把高校副教授當成縣處級幹部看待。
前面提到的合肥工業大學“80後”副教授,由於擔任學校計算機與資訊學院計算機系主任,所以具有專業技術人員和行政幹部的雙重身份,既能以專業技術人員的身份開展教育教學和科研工作,又能以行政幹部的身份開展教學管理工作。在行政級別上,從211高校內設學院下轄系(室)主任到副縣(區)長,從正科級晉升到副縣級,是高升了;但若從待遇的角度看,從副教授到副縣級幹部,待遇或許沒有太大的變化。
至於高校副教授調任副縣級幹部是否正常,則要看2點。
第一,有沒有兼任行政職務?
高校副教授,有一部分兼任了行政職務,有一部分是專門的一線教育科研人員。如果兼任了行政職務,學校或上級組織部門就會根據職務的高低確定其行政級別:本科院校內設學院院長為正縣級幹部,副院長為副縣級幹部;本科院校校長和副校長分別為正廳級幹部和副廳級幹部。
兼任了行政職務、有一定行政級別的教授或副教授,在某個行政崗位上工作達到規定的年限,可以晉升到高一個等級的行政崗位,極個別優秀的行政幹部,可以越級使用。當然,沒有行政職務副教授直接被組織任用為副縣級幹部,不是不可以,只是非常少見。
第二,是不是跨區域調動?
大學裡的行政幹部與地方幹部的交流任用,一般只發生在校級領導這個層級。比如某個地市的副廳級幹部在本崗位上工作了較長年限,上級組織部門考慮到其為地方發展做了貢獻,為提升其職級待遇,把他(她)調任到本科院校任正廳級領導;或某個本科院校的廳級幹部,因為工作能力突出,又非常有創新精神,上級組織部門將其交流到省直廳局機關或地級市任廳級幹部。
但在科級和縣處級這個層級,高校行政幹部與地方公務員之間的交流任職,是不多見的。或許有人會說,能經常看到高校有副教授到縣區任副職,有的還到村裡任幹部。其實這都是掛職,副教授的人事關係沒有變動,工資仍在原單位發放,而我們這裡說的交流任職是指人事關係轉到任職單位。像合肥工業大學校內正科級幹部提任縣區副縣級幹部的情況,更是少見。
客觀地講,高校裡的優秀人才提拔到地方任領導幹部,或交流到地方任職,是一件好事,但從站在個人情感的角度,筆者一直不太認同學校搞行政級別。設定行政級別,是人為地把高校分成了三六九等,行政級別高的大學,通常更容易獲得較多的資源和政策傾斜,只要有行政級別在,平等辦學就是一句空話。但,如果高校沒有了行政級別,在級別盛行的當下,是不是又面臨舉步維艱的發展處境呢?這真是一個兩難的問題啊。
今日話題:你認為大學應不應該取消行政級別?歡迎大家參與討論。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軼工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