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福州,三坊七巷是一定要打卡的地方。走進三坊七巷,如同開啟半部中國近代史。這裡有眾多儲存完好的名人故居,堪稱福州的歷史之源、文化之根,更有“中國城市裡坊制度活化石”和“中國明清建築博物館”的美稱。
走進三坊七巷隨便一座宅院,都會收穫滿滿、感受深深,斷不會有失望、遺憾。步入郎官巷24號,是清代鳳池書院山長林星章舊居。整座院落共五進,主人的書房位於全院中部,遠離喧囂,處幽取靜。書房前種有兩株老梅,後人因此也以“二梅書屋”代稱“林宅”。
二梅書屋前,假山背靠牆壁,一座六角亭子因為在牆角,只有正常亭子的四分之一大。從假山可以登上另外一座二層方亭,這亭子依牆而建,也只有半個。院子主人在有限的空間內,巧思佈局出一個自然山水的場景,甚至還按透視方法在假山的稍遠處建了一座小小的寶塔,並高低錯落地種上樹木花草。
這種點到即止、以小見大的造園技法,和《園冶》中“巧於因借、精在體宜”的設計原理是相同的。進到院中,在真真假假的風景裡,在視覺、聽覺、觸覺、嗅覺的綜合體驗下,雖身處鬧市卻如入深林。
走出二梅書屋,不遠處是嚴復故居。毗鄰的巷子是楊橋巷,那裡先後住過林覺民、冰心,沈葆楨、林聰彝的故居則在附近的宮巷內。此外,陳寶琛、林紓、林徽因、郁達夫等眾多名人也都與這裡淵源深厚。難怪有人詼諧地說,三坊七巷是中國“畝產”歷史文化名人最多的地方。
三坊七巷,以南后街為中軸線,呈“非”字型自北到南依次排列。西側的“三坊”是:衣錦坊、文儒坊、光祿坊。東側的“七巷”是:楊橋巷、郎官巷、安民巷、黃巷、塔巷、宮巷、吉庇巷。
追溯三坊七巷的歷史,原福建博物院院長吳志躍介紹說,公元前202年,勾踐後裔閩越王無諸開始修建福州城。多年後西晉戰亂,一些中原旺族衣冠南渡到此,他們選在三坊七巷落腳。之後,唐宋時期福州城大發展,福州被譽為海濱文化中心,三坊七巷格局初定。
出入坊巷的人換了一代又一代,然而詩書翰墨卻一直流傳下來。正如郁達夫所說,“兩榜進士匾額,多如市上招牌”。
到了明清,尤其是清中期以後,“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計程車大夫傳統與中國近代歷史交織在一起,再加上船政學堂、馬尾船廠在福州的創辦,這裡便湧現出大批中國近代的風雲人物。
位於南后街北口西側與楊橋巷交匯處的楊橋路17號,現在開闢成林覺民故居和冰心故居。這裡原是林覺民祖輩七房人家的聚居處,因為林覺民廣州起義殉難後,林家要避禍遷離,於是將房子轉讓給了冰心的祖父謝鑾恩。謝家一直住到上世紀50年代,冰心十一二歲時曾在這裡居住。
在這座三進院子中,冰心與父母當時住在二進左廂房,祖父住在右廂房。依牆種了紫藤,此處便是冰心筆下的“紫藤書屋”。冰心寫過這樣的文字,祖父特別地愛她,原因之一便是她雖然常去他的書房看書,但卻從來沒有翻亂他的書籍。
牆外西南角又有一小院,是當年林覺民夫婦的居室,南面小天井,花臺上植有臘梅樹。這正是林覺民《與妻書》中描寫的情景。
對於院子,冰心在《我的故鄉》這樣記述:“我們這所房子,有好幾個院子,但它不像北京的‘四合院’的院子;只是在一排或一進屋子的前面,有一個長方形的‘天井’,每個‘天井’裡都有一口井,這幾乎是福州房子的特點。這所大房裡,除了住人以外,就是客室和書房。幾乎所有的廳堂和客室、書房的柱子上、牆壁上都貼著或掛著書畫。”
這裡的紫藤書屋,過年的燈市,都讓年少的冰心記憶深刻。雖然她在這裡只住了兩年的時間,但這段時光卻是她晚年回憶裡最豐滿的部分。
三坊七巷是典型的閩地民居風格,粉牆黛瓦的馬鞍牆,以及歷史滄桑的青石板路。如今,那些幽靜的院子,也因它們的主人而成為歷史的背影。
【在自然中感知天地,於日常中收穫驚喜】
編 輯:黃 今
石香雲
籤 審:何 宇
林 純
製作人:汪 鑫
監 制:洪 琳
中央廣播電視總檯華語環球節目中心新媒體
END
世界精彩 盡在掌握
魅力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