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傳統記載分析,苦路是耶穌生命中走過的最後一段路,每一個站點都有一小段傳說故事,現在為供遊客方便辨認這些站點,都已有圓形金屬板做標識,苦路十四站的第一到第九站都是在老城內的街巷,第十到第十四站全都在聖墓教堂內。
第十站:到了聖墓教堂大門,進入後右面是羅馬天主教小教堂, 是從外面看到的縱橫交錯的方格窗戶裡面。這裡就是苦路的終點,耶穌被押送到這裡後士兵剝去了耶穌的外衣。這個過程記載在約翰福音19:23-24。
第十一站:這裡是耶穌被釘上十字架的地方。這裡沒有發現任何的遺蹟,只有教堂穹頂上的壁畫記載著這一事件,壁畫是唯一倖存的12世紀十字軍馬賽克。
第十二站:這裡據說是豎立耶穌十字架的地方。在上方矗立著耶穌遇難十字架雕塑,在下方有一個耶穌像,像前的一個大理石的圓孔,據說就是當初豎立十字架的地方。整個過程記載在路加福音23:44-46。
第十三站:耶穌死後被從十字架上放下來,放置在教堂正門大廳中間的這座石床。這塊紅色的大理石便是傳說中當年耶穌受難後人們把耶穌從十字架上解下來安放的地方,在此臺子上用香膏塗抹耶穌的屍身,用細麻布纏裹,準備安葬。
第十四站:聖墓是安葬耶穌的地方。這裡是整個聖墓大教堂的中心,也是苦路的最後一站,耶穌死後被安葬在下面的墓穴中。
圓形大廳的中央是安葬耶穌的洞穴遺址。聖墓是從整塊山體岩石上鑿出來的一個墓穴,洞穴周圍的岩石全被削去,聖墓則被圍在一個被稱為Edicule(意為“小房子”)的建築內。圓形大廳的穹頂直到公元4世紀末方才完工,光線能夠直接照到耶穌的墳墓上。
聖墓是一個狹小的石洞,不足2米寬。耶穌死後的第三天的早晨,抹大拉的馬利亞和雅各的母親馬利亞並撒羅米,買了香膏、要去膏耶穌的身體。去到墓地的時候,看見洞門的石頭被人滾開了,他們進去墓室,發現耶穌基督的身體不見了。馬利亞就在洞門口哭泣,因為馬利亞以為耶穌的身體被人盜去了,馬利亞低頭哭泣。整個過程記載在路加福音24。
根據曆法推算,耶穌受難日是猶太曆尼散月十四日,大致是公元33年4月3日的星期五。這也是“黑色星期五”的由來,也被稱為耶穌受難日(Good Friday)。後來又進一步推算,確定每年春分月圓之後的第一個星期日為復活節(Easter Day),現在每個星期五在苦路都有基督教的巡遊紀念活動。
十字架上的字母“INRI”,是本丟彼拉多在耶穌十字架上邊寫的拉丁罪狀的每個字的首字母。這些字是“Iesvs Nazarenvs Rex Ivdaeorvm”,英文翻譯是“Jesus of Nazareth, the King of the Jews.”(猶太人的王,拿撒勒人耶穌)。
花園冢(Garden Tomb)是耶穌被釘死和埋葬的另一個可能地方。附近的山丘形狀很像骷髏,或許是聖經記載的“髑髏地”(音譯各各他)。這個說法是由德國學者奧托·泰尼烏斯在1842年提出的。
1883年,駐守耶路撒冷的英國將軍查理士哥頓(Charles Gordon),他常常探望美國殖民區的建立人Horatio and Anna Spafford,他們的家正位於耶路撒冷舊城的北面城牆之上。
有一天哥頓正在房間讀《聖經》,抬頭看到北面的山崖,形狀就像一個髑髏頭。後來經過多方考察,哥頓認為這裡極有可能就是髑髏頭,即耶穌的墓地。
墓穴裡面不大,差不多能容納三個人,墓室的門上寫的正是這句話:“HE IS NOT HERE, FOR HE IS RIS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