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當今世界醫學史上軀體高位離斷術後存活時間最久的第一人,是全中國都熟知的“半截人”,十七年前的一場車禍,讓他原本162釐米的身高“削”為78釐米。
十七年的時間,他從當初意外事故的陰影中成功走出,脫離“想自殺”的陰影。
比起當初他身上展現的生命奇蹟,現如今的他重新開始,燃起對生活的希望,而這種直面苦難的勇氣,更是一種奇蹟!
一、“曾經一度想要自殺”
深圳市龍崗區第二人民醫院(原布吉人民醫院)任骨科主任的袁太珍永遠不會忘記十七年前的那天。
那是2004年3月9日下午,一位43歲的患者被送到了急診室,當時除了兒科和婦科的幾位主治醫師,醫院內的所有醫生都被召集了起來對患者進行搶救。
當時的袁太珍醫生還以為只是平時所做的車禍搶救,然而掀開患者的被血染透的被子,卻見到了自己這輩子都難忘記的畫面:
患者腰部的傷口像是被活生生撕裂一般,整個腰部以下的下身居然全都不翼而飛!這完全就是一個被腰斬的半截人!
巨大的畫面衝擊使得當時不少幫忙的小護士都開始生理性乾嘔了起來。
為了瞭解情況,袁太珍連忙拉住了被一同送往醫院的隨行記者。而目睹整件車禍經過的記者當即講述起了當時的情況。
“半截人”名為彭水林,今年43歲,獨自一人在深圳打工。
在當天中午下班時,他在街頭被一輛重達10噸的大卡車直接撞倒在了馬路中間的隔離欄杆上,當時就被撕裂為兩半,盆骨和下體更是被直接捲到了卡車車輪下軋成了肉沫,腸子失去了腹部的保護直接散落一地,場面慘不忍睹。
就在所有人都以為掛在欄杆上的彭水林不可能還活著的時候,他卻好似迴光返照般一樣抬起了滿臉是血的頭顱,對著正在拍攝記錄的記者說道:“救救我……”
小記者被嚇得魂飛魄散,立刻撥打了120將彭水林送往醫院。
在救護車上, 醫護人員對彭水林的傷勢進行了初步判斷:彭水林下腹以下徹底粉碎,盆腔遭受外力擠壓不斷滲血和噴血、腸管破裂後沾染了大量的泥沙,膀胱破裂,糞便和鮮血沾滿了床單。
經過布吉人民醫院二十多名醫生日夜不停地換班搶救,六個小時後,彭水林終於被從死神的手裡搶救了回來。
也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他的下半身被完全截去,彭水林也徹底和自己的下半身說再見,成了一個“半截人”。
作為當時全世界都罕見的高位倖存者,彭水林在醫生的搶救下進行了一系列高難度的手術:
動脈結紮術、靜脈結紮術、雙側輸尿管吻合術、膀胱破裂修補、降結腸造瘻、乙狀結腸、直腸切除術、小腸切開減壓,大網膜切除術、大創面清創、右臀皮瓣轉移術、創面三管引流術……手術費用高達24萬元。
這個費用,對於當時剛剛好甦醒過來的彭水林來講,恐怕比車禍本身更加致命。而當時事故的肇事司機在法院宣判後卻遲遲沒有向他進行賠付,而原本就是外出打工的他現在不僅沒有賺到一分錢,反而還發生了這樣的意外。
之後的人生中,自己極有可能成為妻子和孩子的拖累。絕望之下的彭水林想到的第一個念頭,就是死。
“我出事後一個月還不知道自己失去了雙腿,我還以為自己是正常人,但後來我漸漸的明白了自己的情況。
明白一切後,我就開始放棄治療,拔掉了吊針,也不配合醫生。”
二、“是社會的溫暖拯救了我”
面對著自暴自棄、甚至有了輕生傾向的彭水林,醫護人員首先是最著急的。
當時的布吉人民醫院是第一次治療像彭水林這種傷勢的病人,為了其術後護理工作能夠有條不紊地進行,醫院當時為其成立了專門的特護小組,以外科科長何彩萍為組長,日夜不停地幫助其進行空氣和被褥的消毒工作。
除了換藥,彭水林口腔、面板以及各種管道排洩物的清理工作也都有專人負責,一天換藥次數多達十餘次,每次耗費三到四個小時,在這種高強度的工作下,護理組卻沒有一個人抱怨過任何不滿。
尤其是當醫護人員發現彭水林有了輕生的念頭之後,便立刻對其進行了心理治療幫助其樹立信心。
肇事方逃逸、彭水林又拿不出一分錢來治病,為了不耽誤彭水林的治療,醫院以及醫護人員主動幫其繳納了費用。
每當逢年過節,總是會給彭水林送禮物。護理組組長何彩萍知道彭水林家裡困難,平時有時間就會給他熬湯補身子,為的就是讓其早點好起來。
醫護人員的愛,帶給彭水林戰勝病魔的第一份勇氣。而第二份勇氣,則來自於對家人的牽掛。
彭水林的妻子周愛群當時聽到彭水林的情況後立刻趕來布吉人民醫院照顧,對於她來說,丈夫從來都不是家庭的累贅。
面對記者,周愛群說出過自己當時的心聲:“丈夫活著,我就能每天看到他,就能和他說話,如果到時身體允許的話,我們還可以做點小生意,這對於我們的下半輩子而言我也已經知足了。”
至於17歲的兒子小彭,在父親出事之後他雖然遭受了巨大的打擊,內心裡極度悲傷。
但是在父親面前時,他從來沒有表現出任何負面的情緒,反而鼓勵父親在床上練啞鈴加強鍛鍊,鼓勵父親追求新的生活。
最終,在經歷過幾次術後急症的危險後,彭水林的生命體徵終於恢復平穩。而他也不再覺得自己是全家人的拖累,開始重燃對生活的希望。
2005年12月19日,彭水林正式出院。
在臨行前,一直對其細心照顧的護理長何彩萍還為其送上了一個紅包,希望他之後能夠樂觀地生活。
彭水林當然不肯收,幾度推脫下來,彭水林握著紅包泣不成聲:“您已為我們已經付出了很多,再收您的錢讓我們怎麼過意得去呀。”
三、“這是最簡單的快樂”
出院後的彭水林回到了自己的老家湘鄉市月山鎮,回去後的他作為一個“半截人”,沒辦法再外出打工,更沒辦法下地種田。
每天行動都需要兒子抱著的彭水林躺在床上,除了每天鍛鍊自己的手臂,更多的時候則是思考自己未來的打算。
首先需要解決的就是自己的行動問題。
在聯絡多家權威人士之後,在2007年7月6日,彭水林來到了中國康復研究中心,在專家的幫助下,他安裝上了自己夢寐以求的“假肢”。
時隔三年,彭水林再一次重新“站立”了起來。雖然安裝上假肢的他還是隻有119釐米,但是經過了漫長的平衡和步行訓練後,彭水林終於能夠獨立移動了。
每次訓練,他上半身都要戴上沉重的假肢接受腔一點一點挪動著。
通常情況下,每次訓練完,彭水林的全身都溼透了。旁人十幾秒的路程,彭水林卻往往需要幾十分鐘才能完成。
“要站起來就要吃苦,他一旦成功了,就容易得意。”面對父親的辛苦,兒子小彭除了心疼之外,更多的則是欣慰。
曾經的父親躺在床上,還以為自己沒辦法做到重新行走,現在的他雖然辛苦,但是臉上開心的笑容卻是真心的。
“我本來還希望爸爸能夠有一米八的大個兒呢。”所有醫生和彭水林聽到這句話,都笑了起來。
實現了獨立行走的願望,接下來彭水林最需要的就是工作。在和家人商量過後,彭水林和妻子決定實施當初的計劃,開一個小店來自食其力。
得知了彭水林的打算後,湖南省殘聯第一時間伸出援手,他們主動聯絡到了工商和稅務部門,給彭水林爭取到了免稅等優惠政策,併為他提供了前三年的房屋租金。
社會各界的愛心人士從媒體處得知了彭水林的不幸遭遇,也紛紛對其伸出了援手。
在眾人的幫助下,2008年1月25日,彭水林的便利店成功在長沙市芙蓉區的沁園小區開了起來。
開業那天,彭水林笑得像個孩子:“社會各界給了我很多關懷,我必須把小店經營好。”
“半截人便利店”,這是彭水林給店鋪取的名字。
對於這項來之不易的工作,彭水林費盡了心血,每天都做得十分賣力,不僅僅將所有商品的利潤都降到最低,而且儘量不關門,防止居民有需要找不到店鋪。
小區的居民每次來購物,幾乎都能得到他最誠心的笑容和祝福。“老彭做生意從不靠別人的同情,他的價錢經得起‘貨比三家’。”
每當說到彭水林開的便利店,社群的居民們總會誇個半天,“ ‘半截人便利店’是有口皆碑的“誠信超市”,大家都喜歡來他這買東西。”
當地百姓從新聞上得知了彭水林“半截人”的遭遇,被他樂觀的生活態度以及堅強的求生意志所打動,有時候即使不順路也會來買上一兩件商品。
對於人們叫他“半截人”,彭水林從來不覺得是對自己的冒犯,“‘半截人’不是我缺陷的標誌,反倒是我事業的品牌!‘誠信經營,價格合理,童叟無欺’是我開店的宗旨。我從不貪‘蠅頭小利’,堅持進真貨,進放心貨,薄利多銷,只希望能回報社會。”
有時候,他面對人們好奇地詢問,還會掀起衣服給別人解釋自己的傷口是怎麼來的,現在又是怎樣才能解決自己日常排洩問題的,以此來回應別人的關心。
將自己的缺陷變為自己的事業,彭水林是頭一個。
對於未來的打算,彭水林十分樂觀:“我現在最大的願望是便利店的生意能夠好一點,能夠多賺一點錢,這樣我就可以去幫助一些需要幫助的人。社會各界給了我們那麼多的關愛,我也應該回報社會吧!”
四、“人要懂得知恩圖報”
“車禍毀了我的上半生,卻給了我不一樣的下半生。”
這是彭水林對當年那場車禍的釋懷,也是和自己人生的和解。
在住院的那段時間裡,他了解到了全球知名勵志演講大師尼克·胡哲的經歷,並且從中得到了啟發,決定自己也要做一個能夠鼓勵別人珍惜生活、笑對命運的人。
於是,在之後的日子裡,從社群到企業,從都市到鄉間,人們都能看到彭水林勵志演講的身影。
“自己能有今天,得益於社會各界、親人朋友的悉心關懷。我戰勝自己、創造奇蹟,更想用我的故事,讓別人感受到力量。”用自己的行動來回報,這就是彭水林交出的答卷。
現在,彭水林已經有了自己的小孫女,一家三代人其樂融融,從來沒吵過架。彭水林的商店也成為了有名的“誠信商戶”,深受當地百姓的喜愛。
除此之外,他還拓展了新的經營專案,很快,“半截人便利店”外的臭豆腐攤和水果攤也都支了起來。
在空閒的時候,他還會專程來到當年接受治療的四個醫院,給當年照顧自己的主治醫生們獻花、送錦旗,以此感謝醫生們當年的救命之恩。
在彭水林“重生”15週年後的生日上,社群群眾、親戚朋友、醫生護士以及殘聯代表齊聚一堂,甚至還有不少素未謀面的陌生人也專程趕來,只是為了看一眼這位勵志的“半截人”。
現在的彭水林,早就已經擺脫了當年車禍的陰影,而他的經歷也早已經有了震撼人心的力量,成為了無數人前進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