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中到底要經歷多少次傷痛?誰也不清楚。但是對於大多數人來講,崴腳可能算得上是比較嚴重的傷痛了吧。如果沒有崴過腳,那可真是太幸運了!
畢竟,現實生活中崴腳現象隨處可見。據研究顯示:全球範圍內,一天內每1000人就有1例踝關節扭傷。而導致崴腳的原因也複雜多樣,上班族的女性穿高跟鞋崴腳,下樓梯不小心踩空崴腳,體育運動時崴腳等現象隨處可見。
然而,有些人經歷一次崴腳之後會經常崴腳,難道崴腳還有慣性嗎?
反覆崴腳,難道是巧合嗎?
崴腳在臨床上專業的說法是“踝關節扭傷”。踝關節是人體負重量最大的滑車關節,步行時踝關節負重量約為體重的1.5倍,跑步時負重量可增加至3-4倍。當行走和運動防護不當時,極其容易發生踝關節扭傷。
臨床資料顯示:發生過踝關節扭傷的人在以後運動中再次出現扭傷的機率為4%-29%。若是不注重崴腳的治療,一部分患者將來可能會出現“習慣性崴腳”。反覆崴腳並不是巧合,而是有一定的原因。
踝關節扭傷往往同時伴隨有不同程度的韌帶損傷,雖然人體有一定的自我修復能力,但是如果韌帶損傷嚴重,想要完全恢復是一個複雜而漫長的過程,扭傷後韌帶癒合不良往往會增加踝關節再次扭傷的風險。
踝關節韌帶中的本體感受器能夠感知位置和速度。當踝關節扭傷時,本體感受器也會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傷。如果扭傷後不注重踝關節的康復鍛鍊,特別是平衡鍛鍊,本體感受器未完全恢復,患者在行走或者運動時不能準確感知腳踝的位置狀態,可能會引起身體失衡,最終導致踝關節再次扭傷。
崴腳不是一件小事,要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經常崴腳的人一定要選擇合適自己的鞋子,儘量穿高度合適的鞋子,以便更好地穩定踝關節。此外,運動一定要量力而行,避免過度勞累造成踝關節損傷。
崴腳“小事一樁”?卻為何經久不愈
醫院門診經常會接收很多“經久不愈”的踝關節扭傷患者。大多是長時間還未消腫,而且行走或者運動時有一定的不適感。
熱愛運動的人都知道踝關節對於我們有多重要,因為踝關節扭傷錯失幾年一次的比賽機會的例子有很多。但是生活中依然有很多人認為,崴腳也沒多大點事兒,擦點藥就好了。
然而,事實真的如此嗎?
踝關節扭傷後按照韌帶的損傷程度可以分為三級:
1級:韌帶存在拉伸,僅在微觀上有韌帶纖維的損傷,疼痛輕微。只要能耐受,可以負重;無需夾板支具固定;可行等長時間收縮練習;如果能耐受可以進行全範圍的關節活動度練習以及肌力訓練。
2級:部分韌帶纖維斷裂,中等程度的疼痛和腫脹,活動度受限,可能存在關節不穩。需要應用夾板或支具進行固定,配合理療以及肌力和關節活動度練習。
3級:韌帶完全斷裂,存在明顯的腫脹和疼痛,關節不穩定。制動以及康復訓練同2級,但康復時間更長,少數病例需手術治療。
踝關節扭傷之後通常會表現出損傷部位的疼痛、腫脹等,如果損傷嚴重,未經恰當處理,很可能會導致踝關節不穩定、距骨骨軟骨損傷等疾病,引起踝關節長期的疼痛等症狀。踝關節周圍的韌帶損傷癒合需要一定的時間,嚴重的損傷可能需要6周左右才能基本癒合,若是沒有經過規範的治療很可能會失去踝關節的穩定性,經久不愈。
還有一點,很多踝關節扭傷的患者認為扭傷了就要休養,休養等於不動。然而,休養並不是不可以動,只有合理的康復才能促進腳踝關節恢復。
由此可見,踝關節是人體很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平時生活中需要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若是受到損傷,想要恢復得快,應該及時就醫,準確評估損傷程度,謹遵醫囑,切忌盲目處理。
揭秘:處理踝關節扭傷的四個誤區
踝關節扭傷是骨科最常見的損傷,約佔骨骼肌肉系統損傷的25%。然而,多數人對待踝關節扭傷抱著“休息休息就好”的態度,殊不知,不認真對待踝關節扭傷可能會留下後遺症。
踝關節扭傷對每個人損傷的程度不同,即使是相同的外力造成的損傷也可能會存在很大的差別。日常生活中很多人會覺得腳踝扭傷沒什麼事,然而扭傷對腳踝韌帶造成的損傷並不是我們人體能夠準確感受到的。甚至,一部分人還可能會基於自己對踝關節扭傷的錯誤認知做出不恰當的處理。
能活動就不是骨折是大部分人大腦意識裡的認知。不少人認為踝關節扭傷之後,只要沒有出現行走困難就沒事。然而,即使發生了骨折,下肢還是可以活動和行走的。比如常見的內外踝撕脫骨折,損傷當時沒有明顯移位,有時X線片不仔細看可能會漏診,因此容易被大家忽視。但是撕脫骨折往往意味著韌帶的損傷,如果處理不當,可能會影響韌帶的癒合和踝關節的功能。
不管是看電視還是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能看到運動比賽場上,運動員腳扭傷之後還會堅持到比賽結束。雖然,運動員的職業精神令人稱讚。但是,踝關節扭傷後勉力行走或運動並不是一種正確的做法。腳踝受到扭傷之後再次運動很容易使其受到二次傷害,加重原有的損傷,可能會造成關節軟骨的損傷,恢復不佳將來可能遺留創傷性關節炎。
因此,踝關節扭傷之後一定不要逞強,要等扭傷部位消腫、疼痛減輕之後,逐漸地恢復活動,這樣可以較大程度保證我們的腳踝部位不受二次傷害。
很多人在踝關節扭傷後通常會用熱毛巾進行熱敷。卻渾然不知,熱敷會引起區域性的血管擴張,導致小血管出血加重區域性軟組織的腫脹,從而引起區域性的炎症反應和疼痛,有時甚至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區域性水泡。所以,踝關節扭傷後早期禁止熱敷,應該選擇間斷冷敷,用乾毛巾包裹住冰塊或冰袋放在受傷部位,每次20分鐘,間隔2小時。
踝關節扭傷之後使用藥酒揉搓也是很多人容易犯的一個錯誤。一般情況下,我們會認為藥酒可以幫助減輕疼痛,發揮活血化瘀的作用,促進扭傷快速恢復。但是使用藥酒揉擦並不能明顯緩解疼痛、減輕腫脹,過度地揉搓反而會加重軟組織損傷,增加損傷部位組織液的滲出。這樣的情況下,扭傷的踝關節部位會更加疼痛,腫脹程度可能會更高。
由此可見,踝關節扭傷是一件不容小覷的事情。對腳踝的處理治療容不得我們馬虎半分,要堅持正確的辦法給“足”關“踝”。
五大原則,給“足”關“踝”
腳踝扭傷得不到正確的治療可能會產生“習慣性扭傷”,因此腳踝扭傷之後的治療和康復顯得尤為關鍵。踝關節扭傷之後通常需要堅持五大原則,以便踝關節更好更快地恢復。
保護
保護是指踝關節扭傷後應使用合適的工具進行防護。如可使用彈力繃帶彈性加壓固定扭傷部位、使用石膏或護踝支具對扭傷部位進行固定等。
休息,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早期適當運動
休息是指踝關節扭傷後應停止正在進行的活動,進行充分的休息,保護損傷的韌帶和軟組織,避免二次傷害。但是休息不意味著腳踝完全停止活動,在準確評估損傷程度的前提下,可以逐步開始踝關節的鍛鍊,並在條件允許情況下早期適當負重,增加身體協調性。
冰敷
冰敷是踝關節扭傷之後極為關鍵的一步。當踝關節周圍的軟組織和韌帶損傷後,會導致小血管的破裂,導致區域性淤血、腫脹等現象,冰敷能夠減少小血管的出血和軟組織的滲出,從而減輕水腫。此外,冰敷還能緩解區域性疼痛,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扭傷區域性炎症反應。
需要注意的是,冰敷最好在扭傷後的48h之內進行,每次20分鐘,間隔2小時,效果更佳。冷敷並不是時間越長越好,長時間的冷敷刺激會麻痺區域性神經,損傷面板的痛覺。
壓迫
壓迫是指踝關節扭傷之後使用彈力繃帶進行加壓固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扭傷部位的出血,減輕區域性的腫脹。
抬高
抬高是指踝關節扭傷之後要儘量抬高,加速血液和淋巴液迴流,可以幫助腳踝消腫,緩解腫脹帶來的疼痛感。建議採取仰臥姿勢,受傷的腳踝部位需高於心臟。抬高的時間不宜過短,堅持的時間越長,止痛效果越好。
醫生寄語:
踝關節扭傷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幾乎無處不在,但是基於醫療健康領域科普的不足,導致很多人對此不加以重視。
如果發生了腳踝損傷,一定不要盲目地治療。現實中處理腳踝扭傷存在很多的誤區,應該及時更正,正確處理。否則,不科學的處理辦法可能會加重腳踝的損傷程度,不利於後續的恢復。
不要把“崴腳”不當回事,不加以重視可能會嚴重損害踝關節。如果自己或者身邊的人腳踝扭傷,一定要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