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雪山老客
應徵入伍與軍工生產
1967年12月份,正在保定“運動”中掙扎的我們這些無助的滑翔學員們,忽然接到部隊徵兵的訊息,不啻獲得一枚彩蛋。
12月中旬的一天,我們滑翔學校來了很多解放軍徵兵首長。原來,他們就是來我們學校徵兵的。我看到他們穿著草綠色軍裝,在籃球場那裡排成一列整齊的隊伍,一位首長模樣的軍人在隊前講話。我們一幫學員圍在佇列旁邊看熱鬧。隨後,我們所有在校的學員都參加了入伍體檢。
一部分回家沒有在校的同學,學校想方設法通知他們迅速返校。結果,還是有一部分同學沒有回校,他們直到1968年8月份,才陸續參加體檢,分別參軍入伍。當然這是後話。
記得,當時負責我們十五排的帶兵班長名叫王義昌,他是1965年入伍的師偵察連老兵。他身材魁梧,個子很高,圓圓的臉龐,濃眉大眼。別看他五大三粗的樣子,可是他非常和藹可親,待人特別親切厚道。特別是對我特別喜歡,我也對他有一種天然的親切感,整天跟著他跑東跑西。他帶領我們去醫院體檢,和我們拉家常談話,非常隨和。
那時我到滑翔學校已經一年半了,由於伙食好,吃得多不幹活,又正是長身體的年紀,體檢後,我發現身高已經長到一米七零左右,體重也已經100多斤了。
到了1968年一月份,已經快過春節了,學校和部隊徵兵的首長研究決定,讓我們先回家過年,然後聽通知再回校。
1968年春節過後,大概是2月6日正月初八,我在老家接到了學校的通知,要求正月初九到學校報到。於是我於次日乘車回到了保定。
2月7日來到學校後,我聽說前一天我們有一批學員包括我的老同學穆群山,已經被開封空降兵部隊招走了。2月8日,發放了入伍通知書,通知說,我被張家口65軍宣化193師徵兵到陸軍部隊。
2月10日,在王義昌老班長帶領下,我們開始整理在學校的個人物品,將全部物品打成一個包裹,由接兵人員點名確認新兵身份後,整隊背上各自的行李,離開了學習生活了兩年多的學校。
在老班長組織下,我們一干人馬步行集中到當時的省政法幹校,然後發放草綠色新軍裝,理髮洗澡換裝。又將身上換下來的衣物和其它行李一起打包,然後寫上家庭地址,交由學校郵寄回了老家。
1968年2月10日(農曆正月十二日)傍晚,我們一群新兵排著佇列,孤零零走在保定凌亂的大街上。在沒有親人送行,沒有朋友道別的氣氛中,從保定火車站登上北去的一列悶罐車,離開了還在時不時響起一陣武鬥槍聲的省城。
途徑北京豐臺火車站時,我們在帶兵班長的組織下,從悶罐車廂裡下來,早有兵站接待人員準備好了飯菜,吃了一頓晚餐,然後,又登上火車,開始了晚間在豐沙線山區隧道的行車。
夜裡,列車行進在京西的荒山野嶺,經過居庸關八達嶺,因為坐的悶罐車,也不知鑽過多少隧道,即便車窗外有一點點燈光,也辨不清方向和地方,每個人只能打瞌睡。凌晨兩點多鐘,火車停在了一個車站,隨著接兵人員一聲下車集合的命令,我們才從睡夢中驚醒。
揉著惺忪的睡眼,我們魚貫而下,走在站臺上,不知是誰喊了句∶看!宣化車站到了!這時大家才清醒了,原來我們已經到了宣化。隨後我們列隊,步行一公里多,來到了營房駐地。
1968年2月11日,我們一路乘火車來到宣化65軍193師部所在地營房。
193師辦公大樓南側,是一個非常大的操場,可以讓幾十個連隊在上邊同時訓練。大操場的南邊是一座非常奇怪的二層小樓,小樓底層是一個大廳。廳的兩邊有兩個小屋,小樓的二層住著不知道是哪些首長。當時我們在樓下大廳裡,臨時打地鋪休息,住著一個排的新兵。我和張記書挨著睡。張記書老同學對我非常好,感謝他在我生病時的照料,給我留下一生的記憶。
我們新兵連統稱師直教導隊新兵營。在這個新兵營裡,還有很多的連隊,有師直後勤部、偵察連、通訊連、防化連、噴火連,還有577團和579團下屬的新兵連,以及炮團和坦克團的新兵連。
新兵營的食堂就在大操場西邊,各連都在這個非常大的餐廳裡就餐。面向大操場的食堂東邊有四個門,每天吃飯時各個連隊要在門前排隊唱歌。進入食堂後,首先要圍著桌子站好祝福背語錄,然後才開始吃飯。
這麼多連隊新兵在一個大餐廳裡吃飯,不免會發生一些矛盾。記得剛開始有一天,一個連隊吃的是饅頭,一個連隊吃的是大米,還有一個連隊吃的是油條。
有一個吃饅頭的連隊新兵,一看就不幹了,為什麼他們吃油條,讓我們吃饅頭?於是就帶人一起到那一個連隊去拿油條吃。這個連隊的新兵就不讓拿,相互爭吵,差點打起來。後來營首長過來進行了解釋和調解,說因為你們不是一個連隊,食譜不一樣。這事就這樣不了了之了。
兵之初,必然要經歷為期三個月的新兵連日子。新兵連,是軍旅歲月中最令人難以忘懷的一段經歷,因為那是我們從社會青年向軍人轉變的最重要的過程。新兵連的訓練課目尤其多,比如站軍姿,塑造軍人形象;走佇列,築造軍人作風;疊被子,體現軍人紀律,等等。當然,還有很多,我就不一一列舉了。
當年在這裡,我們每天進行新兵佇列訓練。在王義昌老班長帶領下,我們練習疊被子打揹包,訓練中,我們稍息立正站軍姿,齊步正步左右轉,持槍瞄準練刺殺,跑步投擲手榴彈。佇列訓練,只是軍事訓練眾多內容中的一個專案而已,對於任何軍隊來說,新兵的佇列訓練,都是不可或缺的,也是最基本的訓練內容之一。
作為軍中最基礎的訓練內容,佇列訓練搞好了,軍人的行姿、坐姿就有別於常人。抬頭、挺胸、收腹,行走如風,讓軍人終身受益,脫下軍裝也一樣。
軍人的佇列訓練,能夠培養軍人的服從意識,培養軍人的團結協作意識,增強軍人組織紀律觀念,樹立軍人優良的戰鬥作風。培育出戰鬥精神,要從平時抓起,從軍隊的佇列生活養成抓起。
在這些新兵連的訓練課目中,最令我們激動的一定是實彈射擊。所以最後,我們新兵連組織了佇列比賽,還進行了射擊打靶與實彈投擲。投彈時,及格是60米,我投了69米;打靶時每人六發子彈,我打出了58環的好成績,受到了部隊的表揚和首長好評。
緊急集合是每個新兵都要經歷的訓練專案。一天早上四點多鐘,我們正睡得香甜,突然一聲哨聲響起,一個值班的連首長高喊∶緊急集合,緊急集合!
睡在一邊的王義昌老班長把我們叫醒,說趕緊穿衣服,趕緊打揹包!我們手忙腳亂穿上衣服,就開始打揹包。很快,我們背上揹包,跑到操場集合站好了隊。
後來,連長帶領我們跑出了營房。路上,很多新兵的揹包都跑散了,這時天矇矇亮,大家見了哈哈大笑。
回營房以後,連長進行了講評,總結了不足。要求我們儘快適應部隊的生活,儘快完成一個老百姓到軍人的轉變。
在新兵連,老班長王義昌對我非常關心照顧,經常鼓勵我好好訓練,努力當一名好兵。剛到新兵連的第一天,那時歲數小不懂事,他看到我沒有帶牙膏牙刷和香皂毛巾,就悄悄去軍人服務社給我買來送給我,使我好長時間心裡都暖暖的,至今感動不已。
有一天,王義昌老班長帶我去見新兵營首長,推薦我給他當通訊員。後來因為種種原因我沒有去成。但成與不成,都是老班長的傾心關懷和深情厚誼,我終生難忘!
對了,王義昌老班長是河北省唐山市玉田縣窩洛沽鎮西泥窩村人,1965年參軍。多年不見,老班長!您還好嗎?我太想您了!
新兵連訓練結束後,我被分到577團三營九連(仍在宣化),當時,我們九連負責193師軍工造紙廠的工作,每天三班倒。
軍工造紙廠的主要產品是出產72克凸版紙,原料使用稻草,經過鍘草、蒸煮、打漿、漂白、抄紙、切割、挑選、打包等十來道工序。我的工作是造紙的關鍵環節,也是抄紙的最後一道工序——操作紙機。當時的雙缸雙網抄紙機也不是先進裝置,比較好操作,關鍵是細心和配合。
在九連三排七班,老班長劉繼水對我幫助很大,耐心教我如何掌握紙機溫度,任何調控溼度,還有抄紙機的速度,紙漿的濃度,紙張產品的厚度等等,循循善誘,一絲不苟。我也虛心學習,很快掌握了抄紙技術,也把青春和汗水留在了這裡。
在宣化軍工造紙廠,我還遇見了一位邢臺老鄉,他是69軍派到宣化來學習造紙技術的,叫劉子玉,是邢臺市羊市街人,1966年參軍。也不知道他現在好嗎?
1968年,我剛剛18虛歲,正值青春年少血氣方剛,思想也正是純潔幼稚時期。在部隊這所大學校裡,我教過連隊的戰友們唱歌,跳舞,組織過學習,受到的是激情年代的正統教育,學會了軍人應掌握的軍事技術,也學會了操控 抄紙機的基本技能;深深感到自己的人生收穫很大,思想上也成熟了許多,很快實現了由青澀少年向一名軍人的轉變。
新兵連訓練結束時,我們在師部後邊的大操場東側大禮堂裡,舉行了隆重地新兵授予領章帽徽儀式。新兵營長講話後,我們接到嶄新的領章、鮮紅的帽徽,激動萬分。記得我們還在那個大禮堂裡,多次觀看過軍、師宣傳隊演出的節目。隨後,我被分到了577團三營九連,平時除了在軍工造紙廠上班外,就是進行政治學習和軍事訓練。
部隊生活散記
部隊就像一個大家庭一樣,戰友們之間親如兄弟。星期天結伴而行,到宣化城裡逛街,買東西,照相。平時洗衣服一不小心,就被戰友給“偷”走了,給你洗得乾乾淨淨,並且疊好了送回。看到誰心情不好,就找他“談心”,開導開導,做思想工作。
老兵們說,宣化的“白毛風”厲害!一年刮兩季,一季六個月。宿舍壘著火爐與水泥池連體,煙洞砌成火牆,以增加室內溫度。到了開春後都已經四五月份了,這裡還冷的不行,一盆水潑到地上到處結冰。一個冬天,把廁所都凍的堵塞了。
我還在連隊教唱“語錄歌”、領跳“忠字舞”,學雷鋒做“好事”,上大街打掃衛生。那時街上還有牛馬拉的膠皮大車,我就和戰友們背上糞筐去揀牲口糞。
我在九連時,班長名叫劉繼水,他組織開班前會和政治學習,老是讓我首先發言。一次,我發現廁所堵塞,就組織幾個戰友拿起鐵掀和掃帚,找來大錘和鋼釺,一起來到營房裡的公廁,跳到糞坑裡,去捅蹲便,砸凍得生硬的糞塊。我和幾個戰友掄起大錘,用鋼釺撬,用手搬,乾的熱火朝天,滿頭大汗,忘記了寒冷和疲勞,其樂融融!事後,受到劉繼水老班長和連隊的表揚。
師部辦公樓後邊大操場的南面,是兩排長長的六座蘇式建築的南北宿舍,宿舍後面是一條南北馬路,馬路西邊是師衛生所。衛生所中廳裡有一臺乒乓球檯,星期天休息時,我經常到那裡去打乒乓球,而且是勝多輸少,很多戰友都非常嫉妒,不願意和我玩兒。後來就很少去那裡了。
隨著部隊兵員調整,我被調到三營八連二排六班,參加緊張的軍事訓練。
那時,我們三營營長是王新友,協理員高進山;八連長是劉佔生、指導員王子檀,後來換成李金聲,二排長劉金生。我的班長是張付軍,他1964入伍,河南人,準備提幹因為種種原因沒有提成。後來班長是焦作雲;戰友有:葛秋、宋國軍、田俊考、趙志毅等。戰友們,你們好嗎?
1968年大概九月份,父親千里迢迢到部隊看我。父親見到我,發現我長高了,也吃胖了,工作舒心,非常高興,囑咐我好好工作,團結戰友。我們還一起到宣化城裡照了一張合影,留下難忘的回憶。
這時聽說部隊要有任務,父親住了兩天,我把他送到火車站,他就走了。
這是我和指導員王子檀的合影。
我們除了平時進行的佇列訓練,以及射擊、投彈、匍匐前進等戰術訓練外,記憶猶新的還進行過按方位角行進、摸方位角等軍事訓練。
有一次,我們班夜間12點,進行按方位行進的摸方位角訓練,連續派出了兩名戰友都沒有完成任務,於是班長張付軍就派我前去。接受任務後,我獨自一人按照給出的方位路線圖走到了野地裡,恐怖極了。小路兩邊是高粱地,風一吹嘩啦啦直響,走著走著,前面有兩個枯樹,特別嚇人。
後來,我又走到了一片墳地裡,終於找到一個墳丘的窟窿,在裡面掏出一張提前放入的紙三角。拿著往回走時看到了班長,原來他在暗處一直跟隨保護,怕我出問題。這次任務的完成,受到了大家的稱讚。
八連,是一個作風優良過硬的連隊。部隊一些艱難工作和苦硬任務,一般都是交給我們八連去完成。
記得,我們曾經在非常冷的天氣裡,到宣化洋河灘部隊的稻田裡去插秧。老班長張付軍穿著短褲,帶著我們下到冰冷的水裡,幹得熱火朝天,忘記了寒冷。
那天,一開始我負責送秧苗。擔著兩筐秧苗,走在窄窄的田埂上,送到水田後,把秧苗分散扔到田裡。然後不顧疲勞,跳到冰冷的水田裡,又參加插秧,樂此不疲,幹得不亦樂乎!
後來,我們二排擔負了守衛造紙廠原料場的任務,並負責往造紙廠運送原料。
原料場位於193師部最南邊的宣化城牆外面,城牆下就是北京到張家口和大同的公路,石子公路南邊就是我們的原料場。原料場很大,裡面堆著36座大大的稻草垛,西南角還有一片閒置的場地。
記得,長期看守草料場的是一位姓張的老軍人。他是從抗美援朝戰場上下來的老連長,他和我們師的劉庚寅師長是戰友,當過劉師長的班長。因為文化程度低,不愛交際,加上身體有傷,回國後沒有再提職。張連長沉默寡言,不善言談,但是對工作兢兢業業,勤儉愛場,秉性耿直,為人厚道。
進入草料場北大門後是一排南房,作為我們排的宿舍。房子的西頭是我們排的小食堂,為我們做飯的是一位姓劉的65年班長老兵,唐山人。他經常給我留好吃的,和我一起去草垛那裡玩兒,至今記憶猶新。
我們班單獨住在草料場南邊,守衛草料場南門。那裡有一座小房子,緊挨著京張鐵路,可能是守衛鐵路橋的小屋。我們每天執勤站崗,開著汽車拉著大平板車裝上草料,往造紙廠運送,度過了一段難忘的日子。
一天,我們在草料場幹完活後,指導員王子檀來到草料場視察工作。後來,他用帶來的照相機為我們戰友們照了一張照片。
照片前排中間是趙志毅,天津市人;右邊是我。後排左起宋國軍、田俊考,河北定縣(今定州)人,葛秋,河南省駐馬店市上蔡縣百尺鄉葛灣村人;前排左一坐者和後排站立者均為山西臨汾人,名字忘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