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烈鈞(1882—1946),字俠如,號俠黃,江西九江人,中國近代民主革命家,國民革命軍陸軍二級上將。1904年赴日本東京振武學校留學,1907年入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第六期,同年加入中國同盟會。1908年回國後任江西混成協第五十四標第一營管帶。1909年赴雲南任講武堂教官兼兵備道提調。1911年10月23日,辛亥革命江西九江起義成功,李烈鈞輾轉赴九江,被推為總參謀長,不久任海陸軍總司令。11月率隊溯江而上,馳援武昌,被任命為五省聯軍總司令兼中央軍司令,阻擊北洋軍閥馮國璋部的進攻。
李烈鈞
馮玉祥(1882—1948),字煥章,原名基善,原籍安徽省巢縣,生於直隸青縣(今屬河北省滄州市),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一級上將,西北軍閥。有“基督將軍” 、“布衣將軍”之稱。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後參加灤州起義。 1921年7月後任陝西督軍。1924年發動北京政變,推翻直係軍閥控制的北京政府,並將所部改稱為國民軍,任總司令兼第1軍軍長,電請孫中山北上主持大計。1926年在直奉聯軍進攻下通電辭職。1926年3月赴蘇聯考察,同年5月加入中國國民黨。9月17日在綏遠五原誓師,率領西北軍出潼關參加北伐戰爭。1930年3月與閻錫山組成討蔣聯軍,中原大戰失敗後隱居山西汾陽峪,後隱居泰山。1933年5月,在察哈爾組織民眾抗日同盟軍,任總司令。1935年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副委員長。1948年1月1日被選為民革常務委員和政治委員會主席。
馮玉祥
李烈鈞和馮玉祥都出生於1882年。辛亥革命後,李、馮二人都投入到滾滾的革命洪流中,但李烈鈞主要在南方跟隨孫中山先生,而馮玉祥主要是在北方。兩人一南一北,命運原本並不交叉,但是什麼原因讓他們在之後的革命事業中相遇相識,並開始了長達幾十年的友誼,漸成莫逆之交的呢?
1924年10月23日,馮玉祥發動了北京政變,通電要求停止軍閥混戰,並改組內閣。當時很多國民黨人士都加入了內閣,並電邀孫中山北上商談國事。李烈鈞作為主要的幕僚,陪著孫中山北上。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逝世於北京,但北京臨時政府給予實際支援並不多,幸好當時在張家口的馮玉祥致電北京衛戍司令鹿鍾麟說:“聞已推定諸賢治喪,由李烈鈞協調總管其事,餘遠在張家口,不能即來參加,凡一切用人用物之事,望吾弟悉聽之。”鹿鍾麟立刻拜訪李烈鈞並出示馮玉祥來電,使得李烈鈞可以從容佈置一切。
馮玉祥北京政變圖
李烈鈞也是久聞馮玉祥之名,卻未見面,孫中山的喪事也得到了馮玉祥的大力支援,因此李同張繼、方聲濤、黃乳等商議,決定親赴張家口見馮玉祥,爭取讓馮玉祥參加國民革命。當馮玉祥得知李烈鈞要來拜訪他,也非常高興,馮玉祥親自帶領軍隊在車站迎接,雙方握手言歡,彼此均有相見恨晚的感覺。馮玉祥當即聘李烈鈞為總參議,負責操場及講堂工作,並參與商議國民軍的各項重要事務。自此李烈鈞“與馮朝夕抵掌談天下事,誼若膠漆”,二人開始了長達幾十年的友誼,成為莫逆之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