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我窩在沙發,看乒乓球世界盃男單決賽,樊振東對陣張本智和,看著看著,我的注意力忽然被張本智和的名字吸引:TOMOKAZU HARIMOTO
唾沫……卡組,哈里……摩托?我照著唸了出來,與此同時,電視裡的解說員仍在說:“張本智和這一板搶攻很果斷,但是……”
我:???不是TOMOKAZU HARIMOTO嗎?張本在哪?智和又在哪?
之前在別的比賽裡也看過類似的情況,評論員說的名字,跟畫面顯示出來的英文名讀音完全不一樣。
這也太奇怪了吧?英文名字Micheal翻譯成邁克或者邁克爾,好歹讀音差不多啊。
而且很久以前,我就注意到,像“波多野結衣”,明明唸作“哈他挪雨衣(Hatano yui)”,根本就沒有“波多”,也沒有“結衣”,那為啥大家叫她“波多老師”呢?波多在哪兒呢?為什麼不叫哈老師呢?
帶著這個疑問,我看完比賽就立刻去查了一下資料,發現背後的緣由還蠻有意思。
通俗解釋一下:張本智和為什麼是"哈里摩托"
1
很久很久以前,日本只有語言,沒有文字,大家就是愣說,不寫。
但有時候沒有文字確實不太方便,於是人們開始試著造文字,但是實在太特麼難了。
後來他們發現:這個世界上已經有了一種叫“漢字”的東西,用它的人都非常厲害,個個都是人才。日本的官修史書《日本書紀》記載著:公元258年,一個叫王仁的博士(真的是個博士),把漢籍傳入日本(其中據說有《論語》)。
誒,既然漢字這麼博大精深,那就直接拿漢字來用吧!
但是他們很快發現,漢字太坑了——同一個字,居然有好多種讀音!
因為不同朝代的發音有區別,以及傳過去的人是不同地方的,說話可能有地方口音,同一篇文章,讓一個廣東羊,和讓一個胡建稜或者北京人兒來唸,那肯定不一樣的,所以日文裡的漢字就出現很多種讀法,漢音、吳音、唐音、古訓、俗訓等等。
但是大體上分成兩派:
“音讀”一派主張按照傳入時的漢語發音,或者模仿相近的讀音;
“訓讀”一派主張完全拋棄漢字原來的讀音,給它重新套一個日本的固有的發音。
打個比方,日本原來管老虎叫“哆啦”,“虎”字傳過去之後,“音讀”一派可能就主張念“hǔ”,訓讀”一派就把“虎”字唸作“哆啦”。(這裡只是方便大家理解,日語裡的虎就唸作哆啦(Tora)不念做hǔ)
究竟聽誰的呢?群眾會用嘴投票,用著用著,不好用的自然就會被淘汰掉,好用的大家就會留下來。慢慢地,什麼時候用音讀,什麼時候用訓讀,也就約定俗成
了。
2
後來又有人提出:漢字寫起來太麻煩(尤其是古代的繁體字),應該發明一些更簡單的字。
大家都同意,但是怎麼簡化,又出現了路線分歧。
有人主張:根據漢字的草書來簡化,因為寫著特方便。比如a音,可以借用“安”字的草書,寫成あ。
再比如mo音,可以借用“毛”字的草書,寫作“も”。
另一個直男則說道:這寫起來彎彎扭扭的,也太娘了吧?你看“阿”字念a,我直接取它的部首,稍微變變形不就可以了?看起來特硬朗,這才是純爺們兒的文字!
兩派誰也不讓誰,那怎麼辦呢?就混在一起用,還是群眾用筆投票,愛寫哪個,就寫哪個,最後不受歡迎的自然就會被淘汰。
於是,日語裡就有了“平假名”(像草書的)和“片假名”(像漢字偏旁的)兩種寫法(再加上漢字就有三種),之所以叫“假名”,就是因為是從漢字裡“假借”出來的。
但是很多年過去,誰也沒有淘汰誰,各自都有用武之地,有的地方大家用片假名,有的特殊場合用平假名,也約定俗成了。比如,在描述外來詞或者專業名詞的時候,都傾向於用片假名。
平假名和片假名兩種寫法也可以一一對應上,有點像英文的大小寫,又有點像兩套並行的文字。
就像我們學粵語歌的時候,有的人用英文字母來標註發音:
有的人也喜歡用漢字來標音:
我們小時候學英語的時候,也會標註出來:
嗨嘍,哇次油兒內姆?
你說,上面這句是漢語嗎?其實是一句英語,只不過“借用”了漢字的字形來表達發音。
日文也是借用了漢字和漢字衍生出來的新文字,來記錄發音和內涵。
故事講到這,問題又來了:
一個普通的詞,有好幾種讀音或者寫法也就罷,你說“顧得莫寧”和“谷的摸您”和“股德魔寧”,大家都知道是good morning,但是名字怎麼辦?有好幾種寫法和讀法,那我怎麼知道是不是同一個人呢?
一會兒念“約翰”和“強尼”,我怎麼知道是不是同一個人 John?一會是“米高·積臣”一會兒是“邁克爾傑克遜”,我怎麼知道說的都是太空漫步的那個男人?
3
為了解決名字容易弄錯的問題,日本人很快打成一致。
先說寫法:日本的姓氏,很多都是從古代就傳下來的漢字(可能那時候假名還沒有演化出來),不太好改了。那既然姓氏都用的是漢字,那名字乾脆也用漢字吧。
這是一張日本的出生證明的填寫示例,你可以看到,上面的名字就是漢字。
讀音的解法也簡單,強行規定就行了——這個名字,必須這麼讀!就像賈平凹的凹要念蛙,不念嗷,朴樹的樸要念普樹,不念嫖,沒什麼理由,跟著念就行了。
比如“新垣結衣”的“新垣”,硬要說可以有四種讀法,但是“正確”的讀法是隻有一種。
4
好了,既然人家的名字都用漢字寫了——“松下幸之助”,那你把日文翻譯成中文的時候,就沒必要再音譯成“馬子西塔·扣挪斯給”了吧?直接就用原來那幾個漢字就得了。
畢竟,很多日本人起名字的時候,本身就是從中華文化裡取的含義,比如吉、良、嘉、愛等等,日本皇室的敬宮愛子公主名字就取自《孟子》: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
人好不容易起個有意境的名字,翻譯成中文又變成一串嘰裡呱啦的字,太奇怪了吧,也記不住,所以乾脆沿用原來的漢字。
比如1949年,末代皇帝溥儀出席東京審判的錄影裡,法庭上他稱呼日本軍官“吉岡”(Jigang),“梅津(Meijin)”,並沒有念它們在日語裡的發音。
網上也有一個未經考證的說法:1972年中日恢復建交的時候,周恩來總理和田中角榮首相也聊過這個問題,最後也一致決定沿用之前的“對等原則”,大家就各自按各自的念。
5
雖然有時候也會導致一些尷尬,比如一箇中國人接到一個日本人的名片,看著名字忍不住就用漢語念出來,而對方可能根本就不知道在叫自己。
因為一個漢字在日語裡有很多種發音,一般為了防止唸錯,日本人的名片上都會用假名或者羅馬字母標註出發音。
羅馬字母,對應的就是平假名或片假名的發音,就像我們小時候學的aoeiuü。
6
讀到這裡,你大概已經理解一門語言包含三個東西:“文字-發音-內涵”,也肯定已經知道評論員為什麼管“張本智和”叫“張本智和”,而不是哈里摩托。
因為在中文裡,“張本智和”更能讓中國聽眾Get√到他名字的本意,在日文裡,HARIMOTO TOMOKAZU 是他名字的發音,評論員也沒必要專門去學一個日語發音。
我特意去查了下,TOMO,可能有“智”的意思(懂日語的朋友可以來幫忙解釋一下)。
不過話說回來,要是歐美人的名字也用“意譯”就好玩了——布什就是灌木叢Bush,肖特就是矮子Short,約翰遜就是John他兒子Johnson,史密斯就是鐵匠。
7
據說,現在許多日本人的漢字水平下降,不想寫複雜的漢字,所以取名時,姓氏保留漢字,名字直接用片假名,比如宇多田光,就寫成宇多田 ヒカル。
這意味著,語言的演化仍在繼續,永遠不會停止,現在人們的每一次選擇,都影響著後人如何使用語言。
就像越來越多的中文詞彙,也在演化到英文之中,add oil(加油)、kale(卡了)、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人山人海)之類的詞,也都是在人們不斷使用中流行起來。
全文完,如果對你有收穫和啟發,記得點贊和“在看”,歡迎轉發。再次謝謝你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