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隊時期,除了水、肥嚴重短缺外,還有土壤、種子以及“八字憲法”中的“密、保、管、工”等問題,這裡著重說一下土壤問題。
一個地方有一個地方的土壤,像東北的黑土地是積累多少年的沃土,種子灑下去就能長出莊稼來。這是因為東北的植被在春夏生長繁盛,根系發達,為土壤輸送了許多新鮮的有機質,土壤中的微生物得到食物,便將這豐富充沛的有機質分解加工成了黑乎乎的腐殖質,其中一部分腐殖質可以被微生物繼續當作食物分解利用,一部分在被分解礦化的過程中釋放營養元素提供植物生長所需。
像江南的水田,經過幾千年的種植打磨,水利配套,整成了高產田,許多地方70年代就達到千斤糧,甚至噸字糧(畝產2000斤)。而有些山區是紅土地、黃土地,非常貧瘠,雖然也能長出莊稼,但產量卻要打個折扣。
像我們生產隊地處山區,屬丘陵地貌,除了世世代代留傳下來的沖田、畈田適宜種植,有較高的產量,單產可達600斤左右,推廣雙季稻後單產可達900多斤。但是,由於地勢、氣溫等因素,再算算種子、工時、化肥、農藥、地力等生產成本,增產的300多斤糧食還不夠本錢,並不划算,因此推廣了幾年始終難以擴大,如不是公社、大隊硬壓指標,幾十畝雙季度早被砍去一大半了。
為了提高糧食產量,生產隊也一直不遺餘力地在積極努力著。比如在開墾荒地上大做文章,幾年裡砍掉了五六畝地的桃樹林改種糧食,開墾了一些零星荒地來種莊稼。那荒地之所以世世代代沒去開墾,實在也是因為土地貧瘠,只能長長荒草,連樹都難得種活。隊裡曾先後開墾了20多畝荒地,只有經歷了才知道開墾的難處。一般種水稻的土壤即活土層起碼要30釐米厚,種高粱、玉米、黃豆、棉花的旱地需要20釐米的土層,但新開墾的荒地只有十幾釐米厚的土層,再往下便是板結的沙疆土,這種土壤基本沒有肥力,硬鑿開鋤碎後也只是僅僅增加一層土壤而已,沒有三五年的耕作成不了熟地。沙疆土硬得像水泥地一樣,最大的好處是灌上水後不會跑冒滴漏。過去山裡人常說,家有兩畝薄地,這薄地還真是名符其實,不是簡單的謙詞、形容詞,它真長不出多少糧食來。
中國與美國國土面積大致相當,但耕地面積差距甚遠。中國耕地面積18.5億畝,美國耕地面積18817萬公頃,折算下來有28億畝左右。據2018年資料顯示, 美國水稻平均畝產561斤,我國平均畝產456斤。那你想想, 50年前的70年代我國平均畝產能有多少斤?告訴你,水稻平均畝產也已有400--500斤了,這樣看來,講那個年代糧食產量不高便站不住腳了。又據中新網三亞2021年5月9日電 ,全國雜交水稻雙季畝產3000斤專案在三亞首獲豐收,早造水稻測產取得畝產1004.83公斤的成績,但那畢竟是小範圍試驗田的糧食產量,離產業化還遠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