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走廊又叫甘肅走廊。地圖上看,黃河出青藏高原後,從甘肅蘭州到內蒙古磴口的一段是自南向北流淌的,所以在甘肅及中國西部就有了“河西”“河東”之說。嚴格意義上講,從蘭州或者蘭州上、下游黃河的幾個渡口過了黃河,就算到了“河西”。然而要進入“河西走廊”,還須穿越祁連山,或走廊北部的荒山戈壁。
河西走廊,系呈東南-西北走向的狹長山前沖積平原,長約一千公里、寬數公里至近200公里。它的東南面是綿延的祁連山脈;西北面自東向西,依次由龍首山、合黎山、馬鬃山脈(甘肅北山)夾峙,而形成走廊狀,故名。
秦漢之前,河西走廊一帶的原住民為西戎、月氏、匈奴等。
公元前121年,漢武帝劉徹起用年輕、已經在與匈奴 的戰爭中屢建戰功的霍去病再次與匈奴開戰,在漢軍一系列軍事行動的打擊下,匈奴放棄河西走廊遠遁。
漢朝為長久計,開始在這裡設定郡縣。從此,河西走廊成為連線中原與西域的重要通道,並進而成為絲綢之路的重要環節。
穿越河西走廊的絲綢之路,在承載著物質貿易的同時,還塘驛頻傳,又是昔日中華帝國“神經系統”的一部分。 為了保障帝國安全,漢代在這裡修築了史稱“令居塞”的漢長城;明朝修築有邊牆(明長城),在河西走廊至今還 可以見到它們的遺蹟。
時至今日,中國最重要的鐵路,國家高速公路,數條 石油、天然氣管道,通訊光纜,超高壓輸電線路等,都選擇從河西走廊經過。
被稱作“走廊南山”的祁連山,無疑是河西走廊諸多綠洲的生命之源——石羊河、黑河、疏勒河等三大走廊內陸河,是河西走廊不至淪為沙漠戈壁的重要地理成因。
01
烏鞘嶺
甘肅省天祝藏族自治縣西北的烏鞘嶺,地理位置處在青藏高原、蒙古高原、黃土高原三大高原的交合部,既是 中國西部地理、水文、氣候的分界區域,又是古絲綢之路的重要關隘,歷來有“河西走廊東大門”之稱。
烏鞘嶺周邊為祁連山的崇山峻嶺,是傳統的高原牧場。而夏季,安遠盆地裡的農區又是另樣景色:漫山遍野的金黃翠綠伴著鐵路、公路的線條,在雪山峰巒的襯映下景色 極為壯麗。
烏鞘嶺山嶺上的長城及城障、烽墩由於自漢代至明清 時代均有修築,山嶺間的長城遺蹟舉目可見,加之自然及人為因素的破壞,其複雜程度即使是專家學者也不能說得很明白。
漢長城大致走向為沿莊浪河—金強河向西,北上烏鞘嶺、過安遠盆地、出古浪峽向西。明長城,殘存下來的大約有10公里長,殘1.8-2.5米,底寬2-3米,全部夯土 板築,夯層厚12-30釐米,系初建於明代弘治、正德年間(公元1488-1521)的“舊邊”。
烏鞘嶺東南的一大片緩坡是現在安門村的牧場,這片牧場的北端是高聳的毛毛山。明代長城也修築在這片坡地上,沿著這段長城向南望去,金強河南岸山坡上的長城蜿蜒似蛇,雄渾壯觀。
清晨,陽光的暖色調柔和地照在這些已呈殘垣斷壁狀的明長城和草灘上,安門村的牧人們趕著羊群穿過長城豁口去山坡上放羊。一位老人告訴我,這片草灘被當地人稱為“馬場”,因為這裡是從前營盤裡的軍馬放牧之地,直到民國時,老百姓是不許在這裡放牧的。
烏鞘嶺至今仍是通往河西走廊的交通要道(圖片攝於烏鞘嶺鐵路隧道修通之前)。陳淮 攝
02
武威與民勤綠洲
西漢在河西走廊設定郡縣,行使主權,史稱“河西四郡”。四郡之一,曰“武威”。這塊因昭示漢武軍威而得名的地方,自漢代以後屢經西部遊牧民族與漢族政權、遊牧民族相互之間拉鋸般的爭奪。那些雄才大略者剛在這裡建立了自己的政權,另一些人就已開始遠涉大漠匆匆趕來,搶奪前者剛剛 享受到的榮華富貴。正所謂“: 亂哄哄,你方唱罷我登臺”……
於是,這裡成了20世紀古絲綢之路上除了敦煌之外,又一個呈現出燦爛色彩的文物古蹟發現之地——從這裡發現那件為世人交口稱讚的“銅奔馬”也就毫不奇怪了。而那些歷史上南來北往的遊牧政權之間,及其與中央政府相 互之間的歸順、合作乃至於衝突、摩擦遺留下的痕跡,更是俯拾皆是,不勝列舉。
河西走廊三大內陸河之一的石羊河,是武威綠洲生命之河,同黑河與疏勒河一樣,它的下游也一直流到了沙漠裡,但那至少已是百年往事了。
以勤勞而得名的民勤人,百年來隨著石羊河下游的枯竭,背井離鄉。而其中的個別民勤人卻不忘衣錦還鄉的古訓,在生養於斯的故鄉修建起一座座“堡子”,成為民勤獨特的人文景觀。
甘肅河西走廊,武威市南邊,修鑿在祁連山裡的天梯山大佛,開創了中國佛窟之“涼州模式”。 陳淮 攝
甘肅河西走廊,武威市民勤縣瑞安堡正面外觀,左牆角上的亭子頂象徵武官官帽,右角上的則是文官官帽。 陳淮 攝
甘肅河西走廊,武威市磨咀子村民的院落(2001 年)。陳淮 攝
03
皇城草原
皇城草原,位於祁連山東段冷龍嶺北坡,南與青海省門源回族自治縣毗鄰,北接永昌縣、武威市,東連天祝藏族自治縣,西靠山丹馬場。東西長95公里,南北寬72公里,總面積3725平方公里,海拔在2500-4500米之間。境內大部分地域屬溼潤山地草原氣候。
站在皇城草原南望,冷龍嶺主峰白雪皚皚、莊嚴而神聖。其融化的雪水匯成東大河(皇城河)、西營河等河流流過皇城草原,不但養育了這裡的人民和牛羊、滋潤著這塊美 麗而肥沃的土地,其下游還惠及河西走廊東部的武威-金昌綠洲。
皇城一帶,歷史上與今山丹馬場—大馬營草灘同屬一體,清末民初,政局動盪,逐漸形成周邊民眾遷入定居的局面,成為回族、藏族聚居區。1949年設皇城鄉人民政府,屬青海省轄。1952年經當時的政務院批准,始將皇城灘及周圍的馬營溝、黑土窪劃歸地方。1959年甘青邊界調整時,劃歸甘肅省肅南縣管轄。
裕固人歷史上與藏族源遠流長,許多裕固族牧民家族 中都有藏族血緣,這兩個民族的生活習慣,宗教信仰也大致 相同。在藏區廣為流行的插箭祭山神一類的活動在皇城也有流傳。在祁連山下夏季牧場一座當地人稱為百旗 (音) 山的山峰頂部,有一座“峨博”,同藏區的插箭垛一樣,箭桿林立、經幡飄揚。每年在一定的日子,周圍的人們都會 去山上參加祭祀活動。但相比藏區人們的極端虔誠與投入,這裡人們的宗教意識顯然較淡。
皇城灘北部,皇城河東岸的草灘上,一南一北有兩座古城遺址,這就是著名的“皇城故址”。史籍中所記載的“皇 城”及“皇城灘”皆因其而名。
據《永昌縣誌》記載,“皇城”原是元朝永昌王宮殿。蒙古人天性喜水草豐茂的草原,所以在蒙古軍隊滅西夏佔據河西走廊之始,將王宮建在了祁連山下。元至元年間 (1335-1340) 永昌王遷都今永昌縣,此城遂成避暑行宮。
甘肅張掖市肅南裕固族自治縣皇城草原,在天氣晴朗的日子,皇城的牧人們多以摩托代步。 陳淮 攝
04
山丹長城與石峽口
甘肅省河西走廊中部的山丹縣,有一段儲存較完好的 長城,這些當地民眾稱之為“邊牆”的明長城,經歷了400多年的風雨侵蝕,它能儲存到今天、並且具有觀賞和專業研究價值,十分難得。
山丹長城,穿行於南邊的祁連山與北邊龍首山間的“走廊”裡,長城以南,是明代以來屯墾所形成的村落及穿行其間的古絲綢之路;長城以北,隔著一片荒灘與乾旱的山地,就是內蒙古阿拉善高原。
山丹長城一線,史料記載,長城以北“六十里以內,漢民仍得采食,六十里以外,即為蒙人之住牧地”。時至今日,仍發生在北部山地裡的,遊牧民與農民們的互動,或許使我們得以想象到,在資訊閉塞的舊時代裡,發生在這“六十里”荒灘,與山地上的一些由小摩擦而釀成的大動盪。
地理學上將河西走廊分為兩大部分:一塊叫“武威盆 地”;另一塊叫“酒(泉)張(掖)盆地”。兩塊盆地之間是一片隆起的山地,這片山地是走廊南邊從祁連山伸出的焉支山、與走廊北邊的龍首山,兩山之間的馬鞍形結合部,及一系列坡積-沖積帶所構成。
這就是古籍中所稱的“刪丹嶺”,嶺西即今山丹縣。
“刪丹”這個地名,最早是漢元鼎六年,為張掖郡所屬十縣之一。歷史上,元代之前的史籍中大多是寫為“刪丹”的,到了元代,又將“刪丹”訛寫為“山丹”,就一直將錯就錯到了今天。
山丹及河西走廊,漢以前是月氏、匈奴的牧場,“山丹”這個發音,應該是古代當地遊牧部落的語音。今天蒙古語類似的發音“上丹”,意思是“大的泉水或小河”,這很是貼近山丹縣的地理特徵的——穿城而過的山丹河,就是 這麼一條不大不小的河流。
刪丹嶺北邊,長城從長溝山下往西延伸數公里,向北折轉,爬上山坡,山坡的腳下,是一道南北走向的隘口峽谷,這個被當地人稱為“峽口” 的峽谷,歷史上又稱為“澤索 谷”“山丹峽”。它一直是河西走廊的一道天險。
北出石峽口谷,迎面就是石峽口堡。歷史上,刪丹嶺及石峽口谷一帶,是龍首山北部的蒙古遊牧部落,遷徙往祁連大草灘的一條天然通道,漢塞及明代邊牆的修建,改變了北部蒙古部落的遊牧遷徙習慣,難免發生衝突及對抗。所以,必須在此修城築堡,重兵防守。據縣誌記載,直到清代,仍設有“峽口營”,這是石峽 口堡的首要作用。
現在的峽口堡成了一個村莊,正式的地名就叫“峽口 村”。現有居民110戶,600 多口。在公元2000年以前,村裡的大部分居民都住在峽口 城堡裡,城堡的西邊厚實而高大的城牆上,有一個拱形門洞, 那條舊日的絲綢之路大道就從門洞下穿過。大道在峽口城堡的中軸線上,嚴格地體現出中華傳統文化的美學觀念。
整個門洞還保留著磚券。據峽口的村民講,從前整個峽口城堡,黃土夯築的牆體外面都是磚包的,後來村民們修自家的屋院時,陸續從城牆上拆磚,竟然將諾大一座城牆的磚給拆光了!初聽人們講這話時,心裡多少有點不大相信,後來在村裡見到,家家戶戶的院牆、屋基、臺階,甚至豬圈,都是用巨大的磚塊砌的,方才相信。
05
祁連大草灘與焉支山
2019年8月20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山丹馬場,在海拔約2850米的草原上了解馬場的產業發展,聽取祁連山生態環境修復保護等情況的介紹。
山丹馬場之所在,史書中記載為“祁連大草灘”,也常寫為“大草灘”。它南北處於祁連、焉支二山之間;東面是永昌縣和肅南裕固族自治縣的皇城鎮,西面是民樂縣。這裡地勢平坦,但總體由南高向北低傾斜,土壤肥沃,因富含腐殖質而呈黑色,所以牧草豐茂。
大草灘一帶,自漢初霍去病驅逐匈奴後,就一直是國 家養馬之地,據地方誌記載,唐代這裡養馬最多時達七萬 匹以上。元、明、清以降,直到 2001年,這裡一直是國家繁育軍馬的基地。1982年培育定型的“山丹馬”是中國四大名馬之一。今天的山丹軍馬場,地域雖已不包括歷史上 同為一體的皇城灘一帶,但仍有“世界最大的天然牧馬場”之稱。
2001年9月10日,山丹軍馬場由軍隊企業移交中國 牧工商(集團)總公司管理,現正式名稱為“甘肅中牧山 丹馬場總場”,總場下面仍有四個分場,其中地處祁連山 腹地的一場風光最好,且至今仍保留飼養了一部分馬群。
踞於大馬營草灘以北的焉支山,地質構造仍屬祁連山系。山體呈東西走向,西北坡較平緩,四周多山前沖積扇,為走廊高平原,這裡也是大馬營灘的組成部分。焉支山東 西長34公里,南北平均寬約 20 公里。主峰海拔 3976米。山頂附近的陰坡尚保留有十多萬畝的天然松林、園柏、山白楊及灌木林屬柳科植物。
焉支山為河西走廊兩大內陸河的分水嶺—嶺東的西 大河等河流屬石羊河水系,而嶺西的河流則屬黑河水系。
發源於祁連山冷龍嶺的馬營河流過大馬營灘後匯合了從焉支山流出的寺溝河及另一條也源於冷龍嶺的河流——霍城河形成山丹河,這條古稱弱水的河流,歷史上一直往西北方向在張掖附近匯入黑河,最後流入大漠裡的內蒙古 額濟納旗的居延海。
甘肅張掖市山丹縣,中牧山丹馬場。山丹馬——天地間的精靈。陳淮 攝
作者簡介:
陳淮,自由撰稿人、人文地理攝影師。研究、探索河西走廊歷史文化近 20 年。1996 年開始 在國內發表山丹長城圖片及文章,是研究河西走廊及山丹長城方面的資深專家。 曾為中國臺灣《大地》《探索》人文地理雜誌撰稿十多年;還曾為中國香港《中國旅遊》、中 國國內《中國國家地理》《時尚旅遊》《炎黃地理》《華夏地理》等期刊撰稿;先後出版有《河西 走廊》《山丹長城》《大漠孤煙阿拉善》《黃河遠上》《黃土高原紀行》等著作。
*文章選自《中國攝影家》雜誌2020年2期,原文標題《河西走廊》,文並攝影/陳淮。
編輯|樊二木
統籌丨陽光之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