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玉器的製作工藝流程伴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而日趨完善。新石器時代的琢玉工藝相對簡單,後因銅、鐵等金屬工具的運用,工藝流程逐步複雜,至清代晚期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玉器製作工藝流程。
清末李登淵的《玉作圖》,將中國古代玉器的工藝流程分解為搗沙、研漿、開玉、扎碢(同“砣”,取砣音)、衝碢、磨碢、碢堂、上花、打鑽、透花、打眼、木碢、皮碢等十一種工藝流程。
1.搗沙和研漿
圖中站著的玉工用杵不斷去搗石臼裡的石沙,將其敲得更為細碎。坐在凳子上的玉工,篩選取出細小的石沙,將石沙按照大小進行分類。篩好的沙再用水浸泡,去掉漂浮的雜質。經過搗沙和研漿的程式,就能得到顆粒均勻的石沙。這些沙是用來解剖璞玉、琢磨玉器的,所以叫做“解玉砂”、“磨玉砂”。
2.開玉
未經雕琢的玉料叫做“璞玉”,它的外表常常包裡了一些粗松的石頭。開玉,就是對璞玉進行粗加工,削掉包在璞玉表面的石頭和雜質。
這張圖裡,兩位玉工坐在大樹下,用木架架起了一個大璞玉。他們分別拉著條鋸的一端,在切割璞玉。樹枝上掛著一個茶壺,壺裡裝有黑石沙和水,透過壺底的洞滴到玉璞上,潤滑的同時增加了鋸條的鋒利度。這樣來回的摩擦和切割,才能將玉皮子切掉。
3.切玉
用“扎碢”將玉料切成方塊或方條。
玉工坐在“水凳”前,左手託著料,抵住正在旋轉的鋼盤的刃邊,右手舀沙,澆在玉料上。玉工用堅硬的解玉砂,配上旋轉而鋒利的扎邊刃,就能把玉料再切成方塊或方條。
4.衝碢
利用“衝碢”的工具,把方塊或方條狀的玉料的稜角“衝”磨圓滑。這個步驟也是坐在水凳上完成的,選用一段較粗的竹枝,在其外面繞上厚鋼圈,配著和了水的細砂,慢慢衝去玉塊上的方角。經過這個步驟,要雕琢的作品大致成形。
5.磨碢
利用“磨碢”的工具來磨細玉器的表面。所用的工具和第三步的“扎碢”有些相似。但扎碢是薄而銳利的,而磨碢厚約二、三分(大約0.6~0.9釐米),可以把玉的表面磨得細膩,發出溫潤的光澤。
6.掏膛
掏膛,是挖空玉器的內部。首先,用鋼捲筒旋進玉器的中央,經過這道工序,玉器中會出現一圓根柱,此時就得由最富經驗的老師傳振錘取出玉梃,因為如果力道不對,不是玉梃取不出來,便是整件玉器碎裂。接著,再以彎形的扁狀的錐頭慢慢琢磨,掏空玉器的內膛,以便盛裝東西。
7.打鑽
這是對於需要雕琢鏤空花的玉器所做的一個重要步驟。打鑽的工具主要是彎弓和扎杆,扎杆底端鑲有金剛鑽。玉工用左手握著玉器,抵在扎杆下端的全鋼鑽下面,右手回拉動彎弓,彎弓會帶動扎杆一來一回地旋轉,杆尖所嵌的金剛鑽就可以把玉鑽出一個圓洞了。戰國至西漢的玉工,擅長於利用鑽圓洞營造出線條迴轉折處流利飽滿的效果。
8.透花
透花,也就是鏤空花紋,所用的工具稱作“搜弓”。
玉工的右手著搜弓,一來一回拉動著,鋼絲上加浸了水的石砂,就能接照玉片上畫的線條來切割了。因為一般書寫作畫的墨汁容易被墨水沖淡、洇化,所以玉工是用石榴皮的汁來勾畫出要透雕的圖案,和了水的解玉沙,配合鋼絲在玉片上來回割鋸時,圖案仍清清楚楚,不會被水洗掉。距今5300~4500年的良渚文化,已出現以拉線透花的玉器,發展至清代鏤雕玉器薄而細,技法達到巔峰。
9.打眼
專門用來打磨鼻菸壺、扳指、菸袋嘴一類的小而有固定形狀的玉器,鑽孔時需要特殊技巧。
玉工的左手提住鐵,右手拉著“繃弓”,一來一回的帶動鐵盅反覆旋轉,鐵盅下端所嵌的金剛鑽,就會在玉器上鑽出洞來。因為這類玉器器型較小,不方便用手拿著打鑽,所以就在大竹筒中裝了水,上面安裝木板,木板中央挖了洞,洞的形狀就要和鑽孔眼的小玉器形狀相同。不同形狀的小玉器,要配上挖有不同形狀孔洞的木板。
10.磨光
雕琢好的玉器外表需要仔細磨光。這步驟用的圓盤,是厚厚的“木碢”,踏板連著木軸,帶動一個圓形的轉盤,使用石英砂來細細磨光,配用的石砂硬度比較低(大約是七度),又稱“浸水黃寶料”。
11.皮碢
在木碢的外面,包上牛皮,用麻繩縫好,再借著水凳,配上“沁水寶料”,作最後的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