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義大利空軍參謀長盧卡·戈雷蒂上將表示,義大利、英國和瑞典三國牽頭的“暴風”專案最終將會和法國、德國、西班牙三國領銜的“未來空戰系統”(FCAS)專案合併,“這是很自然的”。
這已經不是歐洲各國軍政高官第一次作出類似的表態或者預測,而且近來一段時間,這樣的“吹風”正在越來越頻繁。
對於歐洲下一代戰機系統的研發工作,看航空之前已經多次報道其進度。單就法德西的FCAS專案來說,各國之間就已經齟齬頗多;如今又與“暴風”合併……這意味著主導研製歐洲下一代戰機系統的國家將達到6個。
1個專案,6個“操盤手”
從既有經驗來看,在這一專案中,技術工作恰恰始終是阻力與風險最低的部分。如何調和不同國家之間經濟政治上的利益衝突,才是決定歐洲下一代戰機系統成敗的真正關鍵。
而根據現在的公開情況來看,FACS與“暴風”一旦合併,前景很難說有多麼好。
儘管從理論上而言,歐洲各國航空防務領域的頂級企業及其強項部門都被囊括其中,如法國達索的氣動/飛控,英國羅羅的航發等,但這種技術資源上的能力會在多大程度上得到有效整合並落實在具體的效能和功能設計上,還得看這一專案的組織協調水平。
而專案參與國數量的變多,也意味著在組織協調上將遇到更多、更棘手和更復雜的問題。
從理想角度而言,歐洲人當然希望各國能夠透過FCAS專案的合作,“複製”當初空客在客機市場上的出色表現,再造輝煌。
但事實上,由於商業化民用運輸機和軍用戰鬥機之間存在巨大的差異,這樣的希望顯然有點期待過高。
對於全球各國來說,商業化民用運輸機類飛行器的使用需求都相當的簡單、一致:以客貨運輸任務為主。
因此客機的設計與製造可以達到高度的標準化、同質化——這直接導致了目前全球多型主流型號客機都採用了高度一致的下單翼、翼下懸掛式佈局。而且面對不同航司的具體需求,客機也能更容易地發展出多個不同的系列和改型。
在市場需求的牽引下,客機設計與製造的目標相當明確,爭議自然就少了很多,也更容易解決。而軍用飛機,尤其是戰鬥機則完全不同。
舉例來說,僅僅“是否需要常規著艦功能”這一個需求上的差異,就能夠主導飛機採用截然不同的設計。
除了需求所導致的設計差異,戰鬥機要承載的機載系統功能也遠比民用運輸機更復雜,而且大量涉及非常敏感的前沿軍事技術。
綜合來說,需求差異性大、總體設計差異性大、差異必須集中在更少的型號上解決、涉及更多的高度敏感技術......這種種因素決定了歐洲多國合作研發戰鬥機,一定會比合作研發客機要困難得多。
此前,在FCAS專案中,專案進度被非技術因素阻滯的情況就已經出現了:
由於法、德兩國在研發分工和智慧財產權管理方面的矛盾一直無法得到解決,法國方面甚至透過達索高層公開表態:如果專案的推進依然繼續受阻,他們已經準備好了“B計劃”。
“陣風”(上)就是法國從“颱風”(下)這一歐洲聯合研發戰鬥機專案中“分家單幹”的產物。
再往上追溯,如果FCAS專案真的與“暴風”合併,那麼“暴風”這一專案上的“歷史問題”也無可迴避。
當年英國之所以推出“暴風”戰鬥機計劃,直接原因就是由於英國堅持要脫離歐盟組織,導致其與歐洲大陸(特別是法國)在航空等領域的專案合作破裂,英國不得不退出當時的FCAS專案而另起爐灶推行“B計劃”,也就是後來的“暴風”……
而今,“暴風”戰鬥機專案已經與FCAS形成了很大差異,英國先退出、再加入之後,兩個專案該如何整合?要解決這個問題,勢必要經過痛苦而漫長的“扯皮”談判。
硬著頭皮合作,是因為……
近幾十年來,歐洲在航空航天上的多國合作專案,幾乎無一不經歷坎坷,比如“陣風”與“颱風”、伽利略導航系統、A400M運輸機……
但在更為嚴峻的現實考量下,歐洲人不得不硬著頭皮嘗試彼此合作、試圖聯手在泥沼中走出一條路來。
冷戰結束之後,歐洲的防禦壓力急劇下降。在可預見的未來,歐洲主要國家的本土安全都不存在實質性的威脅。
在現行的各國政治體制下,這一點註定了各國的國防軍事開支在GDP中的佔比會很有限。因此,沒有任何一個歐洲國家有實力單獨承擔一種高效能未來戰機研發和批產的巨大成本。
但另一方面,從航空人才隊伍的建設上來說,在“陣風”和“颱風”等最後一批冷戰末期型號的研發工作中鍛煉出來的航空人才骨幹,已經到了耳順古稀之年,即將退休……
如果沒有新的高標準專案上馬,歐洲戰術飛機的研製能力很快就要面臨人員梯隊斷代的威脅。這對於歐洲航空產業將會是巨大的打擊,未來恢復這一能力的代價將非常高昂且緩慢。
因此,即便沒有現實的、迫切的戰爭威脅,僅僅是為了保持航空領域的先進地位,在未來發展中有機會獲得主動性,歐洲各國也一致認識到下一代戰機研發專案是必要的,也是必需的。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尚不能斷言分裂之後又合併的歐洲下一代戰機計劃未來會如何。但至少有一點能夠確定:合併後的這一專案中,內耗情況將會比FCAS或者“暴風”都更加嚴重。而內耗體現在專案進度上,必然會導致明顯的節點拖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