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無疑是上帝的佳作。靜謐優雅的古典城市,白雪皚皚的山脈,淳樸愜意的村鎮,在這片土地上,連線得完美無瑕。去過一次瑞士,便已深受其“毒”,不能自撥。忘記世界,忘記時間吧,我只想沉浸在瑞士的美景中。
伯爾尼 迷人的古典城鎮
提起瑞士,紙醉金迷的購物天堂蘇黎世(Zurich)、許多著名國際組織落戶的日內瓦(Geneva),名氣可說是響噹噹。相較之下,伯爾尼(Bern)這座瑞士首都,則顯得低調許多。建於公元1191年的伯爾尼,是歐洲儲存得最完好的中世紀古城之一,更是世界文化遺產。於是我與另一半決定把伯爾尼設為瑞士之行的第一站。
乘搭電車遊覽伯恩,輕鬆又便利。 Hoi Mun Wong 攝
到了伯爾尼城,我們選擇以電車作為交通工具,盡情穿梭和逗留於此。阿勒河(Aere)穿城而過,河邊周圍有紅瓦白牆的老建築;街道上隨處可見街心噴泉;巍峨的古老鐘樓依然盡忠職守,精準報時 ...... 這一切的一切,讓城市的歷史感無處不在。
地標訴說城市歷史
伯恩大鐘樓自 13 世紀起,屹立不倒地聳立於市中心。Hoi Mun Wong 攝
鐘樓(當地人稱它為 Zytglogge)是伯爾尼最古老的建築物,也是城市變遷的見證。13 世紀建造伯爾尼城時,鐘樓是連線城市和外界的出入口。西元 1530 年,塔上裝上大鐘後,開始為當地居民報時。這座瑞士歷史最悠久的機械鐘,有著兩個精緻且壯觀的鐘面:上層黑底的鐘面以太陽月亮為指標報時;下層則為天文鐘,天文、季節和十二星座都顯示在其中。16 世紀之時,瑞士已擁有如此先進的鐘表機械技術,鐘錶之鄉果然名不虛傳。
除了鐘樓,伯爾尼也以百座噴泉聞名,有噴泉之都的美譽。早年伯爾尼建於河階臺地上,取水不便,民眾為了方便飲水,便使用古羅馬人的引水技術,在城區建噴泉,每座噴泉形態各不同。最為著名的木質噴泉——食童噴泉(Kindlifresser)充滿神秘色彩,有人說噴泉的食人魔雕像戴的是猶太帽,具反猶太人的意思,也有人說該雕像象徵希臘神話裡宙斯父親克洛諾斯吞食子女。無論如何,這些潺潺而流的噴泉水源,至今依舊能飲用。以手盛水喝下泉水,除了入口解渴,來自中世紀的故事也嵌入心間。
邂逅怦然心動的風景
下一站,走到了山頂處的 Rosengarten 玫瑰公園。儘管冬季玫瑰不如春夏盛開得嬌豔,卻驚喜地發現此處竟是觀察伯爾尼城的最佳基地。在大霧之中,俯瞰伯爾尼老城和阿勒河彎流,這一瞬間彷彿被帶入 800 年前的中古世紀夢幻之中。歲月靜好的絕美,讓人不禁提起相機,記錄下這一刻。我想,伯爾尼城釋放出的古典感染力,任誰也抵擋不了吧?無怪乎它被評為最“Instagrammable”的冬季城市。
因特拉肯&格林德瓦 動感的銀白世界
因特拉肯火車站是很方便的中轉站。Hoi Mun Wong 攝
與迷人的伯爾尼古城告別後,我們計劃前往“最美天堂小鎮”—— 因特拉肯(Interlaken)。正如其拉丁名“兩湖之間”,因特拉肯是一座位於圖恩(Lake Thun)和布里恩茨(Lake Brienz)兩座湖之間的小鎮。從伯爾尼搭乘火車往因特拉肯進發,車程只需1小時,沿途風景簡直美得如夢似幻。先是湖光山色的風景,後是連綿起伏的雪山,每次眼前誕生的新世界,都充滿著新奇的美麗。
遇見少女峰下的天堂小鎮
火車停下了,我們到站了,有阿爾卑斯山少女峰為“背景布”的因特拉肯,風景同樣醉人。明明是在小鎮的鎮區上漫步,但滿眼看到的是童話世界般的田園風光、皚皚雪山和德意志山區風格的建築,好似明信片上的風景。
因特拉肯不只是座風景宜人,適合旅遊的美麗小鎮,它也是重要的中轉站。這裡除了是通往少女峰的必經之路外,也被艾格峰(Eiger)和僧侶峰(Mönch)這兩座名山環繞,所以幾乎所有上山的路程,都可從因特拉肯火車站啟程。正因如此,旅者們都喜歡前來此處,在大自然的懷抱中暫緩腳步,逛逛各式各樣的紀念品店,到多元的國際美食餐館吃上一頓,補充體力再往下個目的地前進。我們也不例外,在小鎮放鬆及吃飽喝足後,直接就地計劃轉站到訪格林德瓦(Grindelwald)觀賞艾格峰。
穿梭白雪的初體驗
格林德瓦是一座以冬季運動聞名的雪山,抵達該處後,即刻被覆蓋四野的雪山燃起參與冬季運動的慾望。於是我們做了大膽的決定,隨著人群隊伍,到火車站旁的巴士站售票處,購買單程巴士票到布斯阿爾普雪山(Bussalp)滑雪撬!帶著激動且興奮的心情,稍等片刻後,便直接乘搭巴士到滑雪撬的起點。
滑雪橇無須掌握特殊技巧,也能享受其中。Hoi Mun Wong 攝
上山的路途崎嶇且陡斜,上一秒看著心驚膽跳,下一秒望向車窗外甚是壯麗的風景,擔心憂慮似乎又拋諸腦後,心情真是複雜。大約 45 分鐘後,終於抵達目的地。在雪橇租借站完成裝備租借和基本安全檢查後,人生中首次滑雪體驗便開始了,盡情享受在雪山間馳騁的快感何其難忘。
從起點一路滑到山腳,心跳滿分,耳邊是呼呼的風聲,滑雪橇好似長出雙翼,助我們滑翔。結束滑雪體驗後,在此逗留片刻,發現這兒竟也是當地人愛到訪的景點,不少家庭在此玩得不亦樂乎。聽著嬉鬧聲、歡笑聲在山谷間此起彼伏,再沉浸於大自然懷抱,遠離都市喧囂,這樣的場景,似乎也為這個寒風刺骨的冬天帶來了一絲暖意!
勞特布魯嫩&翁根 溫柔的古樸村莊
雖與因特拉肯同樣處於少女峰山腳, 勞特布魯嫩(Lauterbrunnen)這個坐落於少女峰西部,伯恩州煙特勒根區的村莊,帶來截然不同的感覺。勞特布魯嫩中的 Laut 意為“大聲的”,Brunnen 則有泉、井之意,而在村莊附近就有 70 多個瀑布和小河。
獨特的村莊 療愈的心
施陶河瀑布(Staubbach Falls)位於村莊西部的山崖上,是當地的標誌性景觀。施陶河瀑布不同於一般瀑布水流湍急、飛流直下,它所噴濺出的小水珠細如煙塵,瀰漫於空氣之中,成了濛濛水霧,為四周增添不少“靈氣”。貌似塵埃的水流落到岩石上變成了“雲潮”,也甚是壯觀。看著如此奇景著了迷,不禁想起德國偉大的詩人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在欣賞此瀑布後寫的詩:“人的靈魂就像水,它自天堂而降,又升回天堂。”彷彿進一步提醒著我們要活在當下,更珍惜當下。
或許是碰上公共假日,到訪時勞特布魯嫩的許多商鋪都沒營業,人煙稀少。少了人群喧鬧繁雜的街道,我們更能舒坦地貼近小鎮。溫暖的陽光灑落身上,聽著施陶河瀑布細微的流水聲,村莊氛圍格外寧靜,感覺身心都被療愈了。
古樸街巷 冷門風光
沉溺於瑞士的溫柔時光不止於此。距離勞特布魯嫩 400 米的距離,有座格外古樸傳統的小鎮——翁根(Wengen)。翁根建於 1893 年,當地禁止機動車出入,人們必須把車子停在勞特布魯嫩,乘搭 15 分鐘的火車前往。
往返翁根的火車每趟間隔 20 分鐘至半小時,特別的是,其中一輛火車是有著悠久歷史的齒輪火車,車內的座位全都是木製,復古氣息十足,可惜我們因錯過時間,未能搭上該輛火車。坐在新穎火車的靠窗位置,全景車窗設計讓我們將沿途壯麗雄偉的峰巒美景盡收眼底,心中驚歎之餘,也忘了未能搭上齒輪火車的遺憾。
火車緩慢地爬上了坡,眨眼間,位於海拔 1,274 米的翁根小鎮就出現在眼前。翁根算是較冷門的景點,儘管有旅客前來此地進行雪上活動,但大部分都是為了前往少女峰而路過,不會特別停留,因此它多數時候都是寧靜而舒服的。
由於不擅長冬季運動,我們選擇在小鎮上悠閒地散步。山丘街道上排列著三三兩兩的傳統小木屋,感覺就像走入一幅剛描繪好的油畫。可惜很多當地居民已搬遷到大城市發展,能維持小鎮原有風貌的土生土長翁根人已寥寥無幾。不禁好奇,是否會有人願意放棄大都市的繁華和對物質的慾望,在如此美好的原生態環境下簡單生活?我想,我願意。
瑞士的衣食住行
衣
瑞士冬季從 12 月中持續至次年 3月,平均氣溫為 -2˚C 至 7˚C,海拔高度也會影響溫度。建議穿風衣、大衣、夾大衣、外套、毛衣、毛套裝、西裝、防寒服等保暖衣服,做好防寒工作。若旅途中進行健行或冬季運動,最好穿著專業戶外服裝,防水保暖透氣。鞋子方面,可準備登山鞋或防滑舒適好走的旅遊鞋。除了登山,很多老城區的部分都是石子地,穿跟鞋相當具挑戰性。
食
瑞士最受歡迎的冬季料理是乳酪火鍋(Cheese Fondue)。“Fondue”一詞來源於法文的“Fondre”(意為融化),這道被瑞士乳酪聯盟大力提倡的國民美食,亦是瑞士人餐桌上的家常料理。進入冬季,氣溫逐漸下降,路經瑞士街道上的餐館和住家,都飄著一陣陣濃郁的乳酪香氣。溫熱的麵包塊,外層包裹著濃郁的乳酪,偶爾也能涮著蔬菜、香腸、水果等,一口吃下,暖意融融。
住
位於因特拉肯的市中心的勒奇拜爾酒店(Hotel Lötschberg) 建於 1906 年,是一棟依舊儲存古式建築風的酒店。瑞士屬消費偏高的國家,相比之下,此酒店價效比較高。房價除了包括自助式早餐,還設有私人澡房。酒店員工的熱情招待和暖心問候也大大提升了旅客們的評價。酒店附近還有個頗大的超級市場,便於購買日用品。另外,前往因特拉肯火車西站只需步行 3 分鐘。
行
瑞士交通網路遍佈全國每個角落,幾乎所有交通工具都可以使用瑞士通行證(Swiss Travel Pass)。此通行證在瑞士境內除了可無限制搭乘任何列車、巴士或是遊船,超過 500間以上的博物館和景點門票費用,也都可用通行證折抵或享有 50% 的優惠。
本文轉自《暢遊行》2021年2月號,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Hoi Mun Wong、攝圖網、Unsplash /圖 Hoi Mun Wong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