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說起那些沒有電的時代,和現在華燈璀璨的年代真的沒有可比性,目前能夠經過這樣年代的人都已經到了古稀之年,在一些偏遠的農村七八十年代沒有電燈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也只有到了九十年代的初期一些農村用電還仍然有些不正常,現在無論幹什麼都已經離不開電了,有了電各種的娛樂活動也是豐富多樣,想想以前沒有電的時代真的難以想象。
在七十年代很多的農村都還沒有電,當時每家每戶點的都是煤油燈,條件好一些的還能用上蠟燭,也只有在學校才可以使用上汽燈,當時農村每到晚上很多的大人都會聚集在村的街道上談天侃地,說一些東家裡長,西家裡短的事情,有時候想圍在一家打撲克,因為煤油的緊缺,也需要錢去購買,很多的家庭都不同意到自己的家裡玩撲克,而孩子的娛樂就豐富一些,有的在大人的看護下可以對柺子,還有的孩子將自己的鞋子脫下來立在一起,然後拿起一隻去投,看誰的準頭好,而一些女孩主要是踢毽子,跳皮筋,還有一種遊戲叫開交,也就是用一根繩子兩頭繫好纏繞在兩隻手上,請另一個孩子去開出不同的花樣,就是這個遊戲現在可以說是最能夠開發智力的遊戲了。
在當時男孩子重要還是以捉迷藏為主,曾經記得又一次捉迷藏一個孩子卻失蹤了,讓半個村莊的人足足找了一個大半夜,到了後半夜鄰居家睡覺的時候聽到哭聲才知道原來這個孩子竟然鑽進衣櫃裡,因為躲避時間過長竟然睡著了,到了後半夜被凍醒哭起來才發現。就是這個捉迷藏鄰村還有一個孩子因為躲進當時的紅薯窖裡,因為缺氧出現了孩子窒息死亡的事故。
當然當時農村最具影響力的文化生活應該是看電影了,看電影可以說是當時社會也是人們最能夠希望看到的,無論哪一個村演電影主要聽說就會很早的回到家裡吃飯,然後提前到演電影的地方等候,有時候不許用兩條腿跑十餘里也要看上電影,儘管當時的電影很單調,有時候一部電影能演多個村莊,但是仍然追著不放,每到電影結束在回村的路上都是對看電影的談頭論足,有時候到了第二天,大家坐在一起聊起已經看過的電影興奮不已。
到了八十年代,一些村裡已經開始安裝上了電燈,但也並不是每家都能安裝上電燈,就是有電燈一天也只不過有兩三個小時的電,基本上改變不了農村的娛樂生活,直到八十年代的後期,在農村的電才能正常一些,也就是每到晚上八九點以後才能進入到有電的時光,這個時候黑白電視就已經在部分的農村出現,記得我們這裡第一臺電視是在距離我們村有五六里的鄰村,當時為了一睹電視的尊榮,跑到鄰村去看電視,沒有電就在那裡等,當中一臺14英寸的黑白電視前竟然有成百上千的群眾在等著看電視,等到來電才知道由於人多,也只能看到一塊閃著光的盒子,裡面唱的戲也聽不懂,後來才知道那是河北梆子,儘管如此看到了電視也成了人們茶餘飯後的新鮮話題。
漸漸地農村電視也漸漸地多了起來,到一個村也會有兩三臺的時候,等著看電視替代了最原始的文化生活,人們開始將電視作為了文化生活的寄託,儘管當時農村的電還不夠正常,有的乾脆一打撲克來等來電,也就是要等到10點以後也要看電視,往往是誰家有電視鄉晚上睡好覺幾乎是不可能的,有的為了能夠更好的休息,只有很早就大門緊閉,為此還會得罪不少的鄉親。也就是在這個時期,很多人看到了最經典的《射鵰英雄傳》、《霍元甲》等電視劇,當時電視成為了農村最有活力是文化生活。圖片來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