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位拳友說我的師爺也就是練練身上的功夫,沒有內功。我問他什麼是內功,他們如何練內功,他沒有回答。我現在來講講內功和我們如何練內功。
首次提出內家拳的概念是黃宗羲,主要是與少林拳相對。並非是用氣或者用意打人,而是動作小,後發制人。關於這一方面,《搏者張松溪傳》中有更詳細的描寫,它的特點是:勤、緊、敬、徑、切。這可能與現代人對內家拳的想像相去甚遠,現代的內家拳已經被藝術家和精神病患者演繹得遠離現實了。《搏者張松溪傳中》通篇用的是儒家的理論,比如勤、勇、敬、切,這可能讓道家內家拳很難堪。
在最早關於內家拳的描述中,唯有動作小,後發制人,不大開大合,沒有骨肉健壯,有儒雅之風可能與外家拳不同。沒有現代一些人所希望的呼吸、意念等內容。
內功是與外功相對的。只是這麼區分,並不是完全對立的。因為人身體本來就是內外一體的,肉體和精神共同構成一個健康的活人。有時候練內也能練到外,練外也能練到內;內的好壞影響外,外的好壞也影響內,所以它們其實是對立統一的。
按照現代人的區分,內功一般包括內勁、內氣等做功系統和意神等思想指揮系統或者說神經反應系統。
我們洪式太極拳不空談意氣,都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錯的。有階可循,有方法有步驟,透過內練內,透過外練內。而不是像有些拳,沒有具體的方法,只好胡亂講如何呼吸。
我們的內勁是纏絲勁。纏絲勁就是周身螺旋運動產生的一種旋轉的勁。它當然需要氣的參與、意的指揮。我們特別講究旋轉,開合的公轉、順逆的自轉,及它們間的配合都很講究。還講究周身在旋轉時的對立統一。所以,在內勁方面,我們洪式拳研究得非常精細。局外人是不懂,他們只根據自己心目中的認識作為標準評判——符合自己心意的就好,不符合得就不好。這是一種很不好的思維方式,儒家說得“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就是告誡我們:不能憑相當然,不能主觀武斷。
任何技能和技術都需要用心,都需要氣息配合。打槍也得練氣,跑步也學呼吸。所以氣的學習其實非常普遍,不唯內家拳獨有,也不用神化它。因為人體消耗熱量做功需要消耗氧氣。反作用力作用到身體內部,必須運氣充實才不受傷。這在所有運動中都用,舉重更要深呼吸。洪式太極拳也是一種運動,所以也會注意氣息。只不過我們還是會令一些“大內高手”們失望,我們是自然呼吸。只管專心做動作,不管呼吸,不去拔苗助長。孫祿堂說過:“練氣為氣所拘,練意為意所拘”所以還是自然好。它們的智慧自動化,不用額外操心,那不是更好?
我們練氣還透過尾骨外翻。尾骨末端微往外翻,讓氣能下去。
我們練氣還透過慢練、輕練,說是隻用能抬起手的力就行了。慢的時候不能呆滯,一路拳練八至十二分鐘就行。當然,陳鑫先生說“能慢儘管慢,慢到別人跟不上。”其實就是練心平氣和。
我個人還加上快練和重練。但師爺強調了,快不能凌亂。
我個人還一直自我教育要沉著,因為“沉著乃能斂氣入骨”。定力需要沉著。有定力才能心靜,才能體會到細微變化,才能找到對方的空隙,抓住對方的失誤和缺陷。
我們練氣還講究一。具體體現在原地轉,一個動作不分兩個做,不斷勁。動作沒有起伏,速度均勻,始終如一。這才是內練一口氣。
總之,我們是透過專注練意氣神,我們練的是六合。是心與意合,意與氣合,氣與力合。外加外三合。
我們洪式太極拳講究八法,強調多實驗。在實驗的時候不追求無技術的取勝。所以在不過分用力的時候,看誰能站住了。這讓習練者特別能感受到功夫練得如何,所以稍微練得好的,每個人對自己的進境都很清楚。能平衡,會轉,能反應敏捷,這些都需要氣和、氣順,需要心平、心靜。
我們不站樁,慢練活樁。但我們不反對站樁。也不反對任何對身體有益的各種功法,比如我師爺就唱京戲,還練書法。他還派徒弟學輕功、點穴等其它功法,他非常開明。他認為所有武術的基本功都可以作為太極拳的基本功。
我們獨有的基本功是劃單手圈。
至於內功的心法,那就是“敬”與“和”。我們的理論很多借鑑了陳鑫先生。打拳的時候有敬的心態,平時對師長和外人也要敬,這樣外不怠慢人,內不怠慢心。敬才能松。我老師的門規是不準狂,手不準狂,口不準狂,那也是敬和謙。一些自詡內家的人往往充滿戾氣,那是入了邪門。
總之,我們洪式太極拳練意氣神都是務實的,都是為了拳法,不是務虛,也不與拳法割裂,更是有方法、有辦法、有手段、有要領的。先練專一,專一至篤,自然就虛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