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定於去年舉辦的迪拜世博會推遲至2021年10月1日-2022年3月31日舉行。作為首屆在中東地區舉辦的世博會,迪拜投入80多億美元用於場館及配套基礎設施建設,興建了一座包括主題館、國家館、組織館等建築在內且佔地約438萬平方米的“展覽城”。今天,時尚芭莎藝術為你盤點本屆世博會中的獨特場館。
這個形似外星飛碟的建築名為“Terra”,由英國建築公司Grimshaw Architects設計,作為世博會的三個主題館之一以可持續的策略闡明瞭建築的獨創性和可能性。建築主體如同一隻富有未來感的“平菇”,與周圍的蜿蜒小路、陰涼空地和精緻景觀共同構成了和諧的視覺關係,充滿奇異的現代化美感。
為了實現在極端沙漠環境中可持續生存的構想,該展館利用多種材料的特性抵禦高溫酷暑,並在周邊花園中種植多樣化的沙漠植被。太陽能的使用和技術性節水措施自然也是這座科技感建築必不可少的部分。
展館周圍分散設定了19棵能源樹(E-tree),其設計靈感來源於富有熱帶風情的龍血樹——既能如向日葵一般跟隨陽光以捕獲太陽能,又可在地面上投映出斑駁的光影為行人提供廕庇,兼具體驗感和功能性。
02 機會館:Mission Possible
不同於Terra的朋克未來感,另一座主題展館“機會館”則呈現了一種夢境般朦朧的美感。漂浮在32米高處的頂棚象徵“雲層”和“夢想”,而正如雲彩的飄渺夢幻,該頂棚使用六層織物附著在金屬結構之上,色彩的圖層交疊相映,明暗、光影和顏色隨著光照與角度不斷變幻,形成豐富的層次感。展館立面和地面則被陶土磚材料統一覆蓋,使其具有“地球”這一人類活動場所的象徵意味,參觀者便在“雲層”與“土地”這個廣袤的空間中產生互動。
展館名字“可能的使命”(Mission Possible)則完美詮釋了“機會”這一概念——我們的一小步行動能夠引發任何可能。為了表現機遇的豐富性,該展館採用了大型廣場的設計構思,作為一個普適性、包容性強的傳統公共場所,它所代表的城市語言正符合多元社交和跨文化活動的需要。
03
亞塞拜然館:Azerbaijan Pavilion
一片葉子做屋頂?沒錯,一半國土都覆蓋著鬱鬱蔥蔥綠色植物的亞塞拜然,此次世博會展館棚頂的形象正是一片巨型樹葉,而從正面看去,錯綜複雜的木質脈絡又如同一棵紮根地面的樹。正如該建築傳達出的關於可持續的解讀——投資未來是當下可持續性的實現方式。這座以“未來的種子”為主題的建築聚焦年輕人群體,希望在新興的力量中引發關於可持續性的思考與對話。
04 奧地利館:Austria Pavilion
看以下這座由白色錐體組成的建築外形,是否頗像“網紅打卡地”?其實它的設計靈感來自傳統阿拉伯風塔。在風塔的功能性之外,這座奧地利展館使用了幹練的線條輪廓塑造出極簡主義建築外形,引人注目的白色外牆與質樸的室內色調形成對比,以一種新穎的方式重構了傳統建築語意。
展館的建設圍繞如何更全面、更敬畏地利用資源的主題展開,和諧地將傳統的阿拉伯建築文化與奧地利氣候工程技術相融合。“圓錐”頂端是開放的,並在底部隨機分佈拱形開口,使得陽光和氣流可以穿過建築體,自然通風的設計為展館節省了70%的能源。
05 盧森堡館:Luxembourg Pavilion
你知道莫比烏斯帶嗎?將一根紙條扭轉180°後兩頭粘接得到的紙帶圈,如果放一隻螞蟻在其中,它的爬行將是無盡的。盧森堡館的設計便基於莫比烏斯帶的形狀,引用了其“無限”的意象來象徵迴圈經濟,同時也具有開放與活力的含義。
在展館的最高處,參觀者可選擇透過樓梯或巨大的滑道到達底層,這個伸入建築的坡道同時也在邀請人們前來探索,以此模糊了場館“內部”和“外部”的界限。遊客從建築底部到達頂部的過程是連續的,但由於曲面神奇的特性,將同時具有“進”和“出”的感受,人們的視覺體驗也會隨著空間的寬度、高度、深度以及透視比例不斷變化。
06 摩洛哥館:Morocco Pavilion
世博會的摩洛哥館展現了當地傳統設計和施工技術在當代建築語境中的新可能性。該展館由22個矩形方塊堆疊而成,它們採用摩洛哥傳統夯土材料,4000平方米的立面創造了此類建築中開創性的壯舉。展廳、餐廳、休息室、商店等不同功能的空間排列在其內部一個天井式的庭院周圍,並由走廊連線,這也是摩洛哥傳統建築中的重要元素。
07 英國館 UK Pavilion
這是一個不設展覽的展館。荒謬嗎?別急,設計師Es Devlin將展館本身變成了展覽。在這裡,參觀者將被邀請提供一個詞,演算法模型會將這些詞彙編成詩歌,使用阿拉伯語和英語每分鐘在LED螢幕上顯示一首。
這個完全由交叉層壓木材建造的錐形建築具有一個直徑20米的立面,人工智慧生成的詩歌便在上面播放,背景音則來自英國各地區不同種族的合唱團。這個被稱為“詩亭”的建築展現了人工智慧在塑造文化環境中的作用,同時它又是個擁抱一切可能的開放性空間。
08 俄羅斯館:Russia Pavilion
位於流動區的俄羅斯館由建築師謝爾蓋·喬班(Sergei Tchoban)設計,展館由半球體組成,繁複繽紛的彩色線條圍繞球形表面,營造出一種不斷運動的視覺效果。體積較小的半球體被大型半球覆蓋,這種設計在視覺上充滿活力和現代性,同時又使人聯想起傳統的俄羅斯套娃。展館周圍環繞的水池具有裝飾性,與建築體產生對映的映象效果,同時也有助於維護建築周圍舒適的微氣候。
09 新加坡館 Singapore Pavilion
逛累了令人眼花繚亂的各式展館?來這個遠離喧囂的自然之地呼吸一下新鮮空氣吧!這座由WOHA建築工作室設計的新加坡館創造了一個覆蓋在植物中的“三維花園”,如同一片沙漠中的綠洲,設計師希望遊客本能地受到大自然的吸引。
建築的核心由三個佈滿植物的錐體構成,參觀者將沿著人行通道向上穿過空中花園,並進入錐體內部的展覽空間。場館內部形成的自迴圈極大程度上模擬了自然系統,呈現出建築與自然共生的理念與新可能性。
10
阿聯酋館 UAE Pavilion
作為主辦方,阿聯酋的國家館稱得上是最受矚目的建築之一。該場館的設計靈感來源於阿聯酋國鳥——遊隼。建築頂部由28個碳纖維打造的“翅膀”組成,能夠在三分鐘內張開,詮釋了運動的流暢美感。除了造型上的張力,該頂棚可透過開啟或關閉以實現收集太陽能或防塵防水的功能。
策略性佈局的人行通道使參觀者可以從不同方向進入展館,並使建築主體和諧地融入周圍環境。這種佈局設計視覺上則參考了古埃及神話中太陽神阿頓(Aten)的形象。
本屆迪拜世博會以“溝通思想,創造未來”為主題,而各展館紛紛呼應這一概念的同時,又都透過外形設計、材料使用或文化內涵等不同方式展現了其核心理念。以上這些風格各異、天馬行空的展館中,你最喜歡哪個?歡迎留言討論。
本文由《時尚芭莎》藝術部原創,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