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立人(1900年12月8日-1990年11月19日),字撫民,號仲能,漢族,出生於安徽廬江。先後畢業於清華大學、美國弗吉尼亞軍事學院。中華民國陸軍二級上將軍銜,第一次緬戰時任新38師師長,在孟關傑布山隘,孟拱河谷等地擊敗日軍。第二次入緬作戰時任新一軍軍長,攻克八莫、南坎、老龍山、南巴卡、新維、臘戍、喬美等地,共擊斃日軍3萬3千餘,是抗戰中軍級單位將領中殲滅日軍最多的將領,有“叢林之狐”、“東方隆美爾”的美稱。
張自忠(1891年8月11日-1940年5月16日),字藎臣,後改藎忱,漢族,山東臨清人,第五戰區右翼兵團總指揮兼第三十三集團軍總司令,中國國民黨上將銜陸軍中將,追授二級上將銜,抗日名將、民族英雄。1937年至1940年先後參與臨沂保衛戰、徐州會戰、武漢會戰、隨棗會戰與棗宜會戰等。1940年在襄陽與日軍戰鬥中,不幸犧牲。
李宗仁(1891年8月13日~1969年1月30日),字德鄰,廣西桂林市臨桂人。國民革命軍陸軍一級上將,中國國民黨“桂系”首領,中華民國首任副總統、代總統。他是北伐戰爭中有著重要影響的一位人物,北伐前致力兩廣統一,奠定北伐的基礎,促成北伐。
“九·一八”事變後,抗日戰爭爆發,李宗仁任第五戰區司令長官。1948年國民黨行憲,當選副總統。蔣介石下野後,一度任代總統,欲以和談挽救國民政府未果。之後出走美國,但最終偕夫人郭德潔於1965年7月經瑞士、中東回到北京,受到毛澤東及其他中共領導人歡迎,於1969年1月30日在北京逝
林彪(1907年12月5日—1971年9月1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1955)。軍事家。原名林祚大,字陽春,號毓蓉;曾用名育容、育榮、尤勇、李進。1925年參加中國共產黨;在井岡山時期先後任營長、團長、軍長、軍團長等職;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一一五師師長;解放戰爭時期任東北野戰軍司令員等職,指揮了遼瀋戰役、平津戰役等重大戰役;解放後歷任國防委員會副主席、國防部長、中央軍委副主席等職。“文化大革命”期間,組建反黨集團,有預謀地誣陷、迫害黨和國家領導人,陰謀篡奪黨和國家的最高權力。1971年9月13日,倉皇出逃的林彪乘坐的飛機墜落在溫都爾汗附近,暴屍於異國荒野。
佟麟閣(1892—1937),原名凌閣,字捷三。河北高陽人。早年投身軍旅。七七事變爆發時,官至國民革命軍軍長。七七事變後,率部堅守北平南苑,在與日軍鏖戰中殉國。他是抗戰全面爆發後,首批為國捐軀的國民黨高階將領之一。南京國民政府下令追認他為陸軍上將。
楊靖宇(1905年2月-1940年2月23日),男,漢族[35],原名馬尚德,字驥生,河南省確山縣李灣村人,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著名抗日民族英雄,鄂豫皖蘇區及其紅軍的創始人之一,東北抗日聯軍的主要建立者和領導人之一。
1932年,受命黨中央委託到東北組織抗日聯軍,歷任抗日聯軍總指揮政委等職。率領東北軍民與日寇血戰於白山黑水之間。1939年10月,日本關東軍制定了針對楊靖宇率領的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路軍的作戰計劃。在日軍瘋狂鎮壓下,楊靖宇帶領抗聯第一路軍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戰鬥。1940年2月23日,楊靖宇在冰天雪地、彈盡糧絕的情況下,孤身一人與大量日寇周旋,戰鬥幾晝夜後,在濛江縣(今吉林省靖宇縣)壯烈犧牲。
趙尚志(1908年—1942年2月12日),漢族,熱河朝陽(現遼寧省朝陽市)人,東北抗日聯軍建立人和領導人之一,東北地區最早的共產黨員之一,1925年夏加入中國共產黨,北伐戰爭時期,趙尚志在東北地區組織和從事反帝反軍閥的革命活動。“九一八事變”後趙尚志被任命為中共滿洲省委常委、軍委書記。之後,趙尚志領導建立中共巴彥抗日遊擊隊(中國工農紅軍36軍獨立師)北滿珠河反日遊擊隊隊長,後任東北反日遊擊隊哈東支隊司令,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三軍軍長,東北抗日聯軍第三軍軍長,北滿抗聯總司令,東北抗日聯軍總司令,東北抗聯第二路軍副總指揮。趙尚志與李兆麟等建立了珠河、湯原抗日遊擊根據地。1942年2月12日,趙尚志在戰鬥中身負重傷後犧牲。
衛立煌(1897年2月16日~1960年1月17日),字俊如,又字輝珊,安徽省合肥縣(現屬包河區)人,中華民國高階將領,國軍陸軍二級上將,是蔣介石的“五虎上將”中的“虎將”。
在中原大戰中擊敗石友三解除了南京之圍,在鄂豫皖“圍剿”、鎮壓“閩變”分路暨主功、擊敗岡村寧次收復鄭州、緬北滇西反攻戰役(含強渡怒江戰役)等一系列戰役中取得了勝利[1]。忻口會戰亦破壞了日軍的作戰計劃。日軍華北最高司令官香月清司稱其為“支那虎將 ”。史迪威在回憶錄中稱其為國民黨軍隊中最能幹的將領,美國出版的《中國人名大辭典》稱其為“常勝將軍”。建國後曾任國防委員會副主席,第二、三屆全國政協常委,第二屆人大代表,民革第三、四屆中央委員會常委等職。1960年1月17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64歲,安葬於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
戴安瀾(1904年11月25日—1942年5月26日),原名戴炳陽,字衍功,自號海鷗,漢族,安徽省無為市洪巷鎮練溪社群風和自然村人。國軍名將,黃埔系骨幹之一。1926年黃埔軍校三期畢業。
1942年,率第200師作為中國遠征軍的先頭部隊赴緬參戰。取得同古會戰(殲敵五千餘,而日軍兵力4倍於戴部)、收復棠吉等戰功。1942年5月18日在郎科地區指揮突圍戰鬥中負重傷,26日下午5時40分在緬北茅邦村殉國。1939年6月17日,授陸軍少將。1942年10月16日,追贈陸軍中將,解放後追認為革命烈士。
李家鈺(1892年4月25日—1944年5月21日)字其相,四川省蒲江縣大興鎮人。隸屬川軍鄧錫侯部,為四川軍閥中最小一個派系——軍官系的首領。
曾任四川邊防軍總司令,國民革命軍第四十七軍中將軍長。抗日戰爭時期,先後出任第四集團軍副總司令、第三十六集團軍總司令等職。抗戰爆發後率兩個師隨第二十二集團軍出川抗日,轉戰山西、河南抗日前線。
1944年在擔任第36集團軍司令的時候,在豫中會戰失敗後的撤退途中,遭到日本便衣隊的襲擊,於河南陝縣秦家坡壯烈殉國,這是十四年抗戰中繼張自忠在第一線督戰,死戰不退後第二個戰死的集團軍司令官,戰死後被國民黨政府追贈為二級陸軍上將,准入祀忠烈祠,舉行國葬。
馮玉祥(1882年11月6日—1948年9月1日),字煥章,原名基善,原籍安徽省巢縣(今安徽省巢湖市),生於直隸青縣(今屬河北省滄州市),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一級上將,西北軍閥。有“基督將軍、“倒戈將軍”、“布衣將軍”之稱。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後參加灤州起義。1921年7月後任陝西督軍。1924年發動北京政變,推翻直係軍閥控制的北京政府,並將所部改稱為國民軍,任總司令兼第1軍軍長,電請孫中山北上主持大計。1926年在直奉聯軍進攻下通電辭職。1926年3月赴蘇聯考察,同年5月加入中國國民黨。9月17日在綏遠五原誓師,率領西北軍出潼關參加北伐戰爭。1930年3月與閻錫山組成討蔣聯軍,中原大戰失敗後隱居山西汾陽峪,後隱居泰山。1933年5月,在察哈爾組織民眾抗日同盟軍,任總司令。1935年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副委員長。1948年1月1日被選為民革常務委員和政治委員會主席。
1948年7月回國參加新政協會議籌備工作,9月1日因輪船失火遇難。馮玉祥是蔣介石的結拜兄弟,系國民政府青天白日勳章、美國總統二戰銀質自由勳章、國民政府首批抗戰勝利勳章三大抗戰勳章獲得者。
劉伯承(1892年12月4日~1986年10月7日),原名劉明昭,曾用名劉伯堅,四川省開縣人(現重慶市開州區)。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中國人民解放軍締造者之一,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馬克思主義軍事理論家,軍事教育家。
辛亥革命時期從軍,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相繼參加了北伐戰爭、八一南昌起義、土地革命戰爭、長征、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等。建國後,歷任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二書記,西南軍政委員會主席,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學院院長兼政委,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1955年被授予元帥軍銜。1986年10月7日,劉伯承在北京逝世,終年94歲。劉伯承為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建立了不朽功勳,為我國的國防建設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作出了傑出貢獻,對我軍向正規化、現代化邁進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厲爾康(1888年-1967年),字佛磬,浙江杭州人。愛國民主人士,抗日愛國名將,軍事教育家。前清兵科舉人,畢業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曾任清廷皇家禁衛軍正四品管帶官、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抗戰期間曾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軍事參議院院長。抗戰勝利後辭職退出軍政界。建國後受邀擔任上海市政協委員、上海市文史研究館館員。著有《國防與物資》、《歐戰後日本之軍事觀》等軍事專著。厲爾康是陳立夫的義兄,陳誠的老師。他是清代著名文學家厲鶚的後人,晚清金石篆刻大家厲良玉的次子。其侄子是當代著名外交家厲聲教。
蔡廷鍇(Tsai Tingkai),字賢初,1892年4月15日出生於廣東羅定,畢業於護國第二軍陸軍講武堂,19路軍上將總司令,1968年4月25日逝世。
蔡廷鍇憑過人的戰功,率領十九路軍在“一二八事變”後奮起抗擊日軍,致使日軍侵佔上海的陰謀終不能得逞。使得世界上知道在東北不抵抗之後,中國還是有一批能打和熱血的軍人。後參與領導福建事變,與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和紅軍簽訂了《反蔣抗日的初步協定》,1934年1月因內部瓦解而失敗。抗日中一度復出,因無兵而沒有大的作為。新中國成立後,任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四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
蔣光鼐(nài)(1888年12月17日—1967年6月8日),字憬然,廣東省廣州府東莞縣虎門(今屬廣東省東莞市虎門鎮)人,傑出的愛國民主人士和政治活動家,功勳卓著的抗日名將,淞滬抗戰總指揮,民革的卓越創始人和領導人,新中國紡織工業的主要領導人。
蔣光鼐1913年畢業於保定軍官學校,參加過辛亥革命,曾任國民革命軍師長,第十一軍副軍長,參加過北伐戰爭和中原大戰。1930年任第十九路軍總指揮、上將兼淞滬警備司令[3]。淞滬抗戰時,蔣光鼐擔任總指揮,率領十九路軍將士奮勇抵抗,給日軍以迎頭痛擊。日軍對我軍陣地及民宅、商店狂轟濫炸,發動了四次總攻,卻均遭敗績,蔣光鼐指揮軍隊在閘北、江灣、吳淞、曹家橋、瀏河、八字橋一帶展開了多次戰役,日軍先後四次更換主帥,死傷近萬人。淞滬抗戰沉重打擊了日本帝國主義的侵華氣焰,鼓舞了全國人民的抗日鬥志。
新中國成立後,蔣光鼐歷任廣東省政府委員,紡織工業部部長,他是第一、二、三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一屆全國政協常委及民革第二、三、四屆中央常委。1967年6月8日病逝於北京。蔣光鼐的骨灰先是存放在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1997年與蔡廷鍇一同遷葬於廣州19路軍淞滬抗日陣亡將士陵園將軍墓。
生來本愛楓亭晚,閒觀美景荷滿堂
奈何異人侵吾鄉,侵吾土屠吾同胞
衝冠一怒雄師起,鎮散邪魅壓四方
魑魅魍魎盡除去,千古華夏永長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