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釣鯽魚,其實技巧並不多,主要還是各種細節的把握上。因為冬季整個季節氣溫都低,導致魚情非常單一,其中的變數非常少,所以規律性比較強。也因為變數少,規律性比較強,所以不少釣友反而認為冬釣其實才是最容易的。氣溫的季節,鯽魚有4個比較典型的習性,技巧跟著習性變化走,自然更容易釣到魚。
一、不愛動
氣溫低,魚的身體僵硬,不怎麼愛動,遊動範圍會非常小,這就導致在垂釣時,如果找不準魚所在位置,發窩就會很難。因為魚不愛動,食物的吸引力明顯不足。而此時打窩的目的,也僅僅是把周圍原本就有的魚聚攏一下而已。所以找魚窩在冬季來說非常重要而且關鍵,如何找準魚窩?自然要尋找水溫更高的地方,從地形角度來說其實大同小異,無非向陽避風的區域,找水草、障礙物、坡、水下坑等等。關鍵在於深淺遠近的變化,水越深水溫就越低,但是可以穩定在4度左右,所以氣溫較高時釣淺水,氣溫較低時注意釣深水。
二、水溫穩定才開口
魚是否開口,影響了是否能釣到魚,如果選擇魚不開口的天氣出門,多高明的技術,多好的餌料都是無效的。這個也是冬季最大的難點,不是什麼天氣魚都開口,如果盲目出門自然只有空軍的可能。在天氣的選擇上,並非僅僅看氣溫的高低,甚至是不在乎是否暖和。因為鯽魚全年都進食,關鍵是水溫穩定才開口。魚類是變溫動物,適應了水溫變化之後才會開口。所以氣溫有較大的起伏時,水溫不穩,魚不開口。晝夜溫差較大時,魚口一般都不好,甚至是中午前後上浮。一定要選擇氣溫平穩,晝夜溫差不大,風力不大的天氣出門,那魚一定是開口的。
三、魚口輕
冬季有不少天氣魚是不開口的,就算是開口也會是輕口,這是冬季的需要面對的“常態”魚情。魚口輕的表現其實有2點,第一是開口幅度比較小,嘴巴展開的程度小,所以魚鉤大了肯定吃不進去。第二是吸食餌料的動作變輕,鉤餌過重也會造成吃不進去餌料的情況。所以細線小鉤,搭配小而且輕的餌料,確保鉤餌小而且輕,是確保鉤餌容易入口的關鍵。還需要考慮到調漂,因為調漂的本質就是透過調整浮漂,讓鉤餌在水下呈現不同的效果狀態,經驗告訴我們,鉤餌躺底,子線稍稍鬆弛時,鉤餌只小較小的吸食力度就能入口。還需要考慮浮漂的選擇,瘦身細硬尾的浮漂,可以放大浮漂動作。
四、喜歡動態
氣溫越低,魚口就越輕,動態就萬萬不二缺少,因為鯽魚對動態的東西非常敢興趣,或者說好奇心比較重。甚至魚根本就不想吃東西,但是遇上動態的東西也會忍不住咬上一口,這就是逗釣在冬釣中的作用,可以有效撬開魚口。逗釣的手法較多,尤其對傳統釣來說非常容易操作,提逗、拖逗、彈逗等等,還可以多種逗釣手法組合起來使用,叫做組合逗。氣溫越低,傳統釣效果就越好,所以冬季也有長竿季的叫法。臺釣的逗釣手法就非常少了,因為無法提起魚竿再放下,那樣鉤餌已經偏離了窩點,通常使用飛鉛增加餌料擺動時間,稍稍有一定逗釣效果。
動態,並非僅僅只有逗釣,使用活餌也是一個方面,所以氣溫越低活餌的效果就會越突出。不過對於冬釣來說,不管是傳統釣還是臺釣,活餌的最佳用法都是搭配面餌使用,誘釣結合,動靜結合。面餌負責持續誘魚,活餌負責誘魚咬鉤。敬請關注收藏點贊,每天準時更新,謝謝各位釣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