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鴨的皮、煲仔飯的飯焦、酥皮面包的酥皮,好吃的東西總是一不留神就吃完了,吃不夠吃不飽,無論是一開始就吃掉,還是留到最後吃,都意猶未盡,心癢癢地,還想吃不停。
為什麼不全是皮呢,要肉乾啥?為啥不全是鍋巴呢?為啥酥皮只是面上一層,不包它個嚴嚴實實呢?小時候不理解,長大了理解了,還是會不時不時口頭抱怨幾句,冒冒傻氣樂呵樂呵,轉回不理解。
說真的,酥皮面包的酥皮,為什麼不能多點兒呢?它真是太好吃了啊!不論它夾心什麼,奶油也好,豆沙黃油也罷,多少不論,只要酥皮面積夠大,想花錢的手就摁不住。
但是,最好的是沒有夾心的,皮夠好吃夠多,只帶一點點軟軟回甜的麵包心,才是最最好吃的酥皮面包。酥皮有一種神奇的力量,光是看到它,就彷彿已經嚐到了那酥甜的味道。根據焦黃度不同,口感變化,美妙無窮,誰能想得到它就是個麵包皮而已呢?吃完這層皮再搭一兩口微微有點涼微微有點甜的麵包心,嘖嘖,簡直了!根本不需要什麼花裡胡哨的夾心來添亂,讓人發膩。
酥皮面包的夾心,就像放假前的考試,在嚐到無比自由的滋味之前,要先來點“苦頭”,所謂先苦後甜blabla……
就想說,一個麵包而已,真的不用做到這麼有責任感啊!
買酥皮面包一般都不會失手,一眼就看得出酥皮好吃與否:那種偏鹹鴨蛋黃顏色,而且呈現一種會掉渣的松塔狀的,不要猶豫,買它!而那種焦黃到真的要焦了的程度的,肯定有苦味,不必下手。糾結的地方只在於如何挑到酥皮最多的部分而已,不好意思挑來撿去,就靠一個眼疾手快。
酥皮面包的酥皮,怎麼說呢,不愛吃的舉手,肯定能找到幫你吃的人,而且是一大夥,倒付錢那種!
(圖片整理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