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獲悉,該院心血管中心黃國英教授團隊透過嚴密的科學設計,開展了全球首個全人群的大規模超聲心動圖篩查和診治工作,獲得了我國中西部欠發達地區學齡期兒童先心病的真實流行病學資料。相關論文於12月6日線上刊登於國際頂級心血管病學雜誌Circulation。
先天性心臟病(先心病)是最常見的出生缺陷,薈萃分析顯示,在活產新生嬰兒中,先心病患病率約為8‰;而在學齡兒童中,未治療的先心病患病率為3.8‰,首次診斷的先心病患病率為1.4‰。目前,學齡兒童先心病篩查方式都是先進行體格檢查,對於體檢異常的物件再進行心臟超聲確診,這種模式可以發現一部分先心病患兒,但也容易遺漏病例,從而低估先心病的真實患病率,因此國內外均缺少學齡兒童先心病的真實流行病學資料。
復旦兒科醫院心內科醫生趙趣鳴博士在雲南省綠春縣工作期間發現,醫療資源的缺乏以及醫生對兒童心臟疾病的認知不足,可能導致該地區大量的心臟病兒童未能被及時發現,他隨後與心血管中心黃國英教授等專家討論了這個問題以及計劃延期返滬對綠春縣學齡兒童進行全人群心臟超聲篩查的想法。
透過5個鄉鎮全部21861名學齡兒童(平均年齡11.9歲)的心臟超聲檢查發現,學齡兒童總體先心病患病率為13‰,其中首次診斷的先心病患病率高達11.5‰,均遠遠高於既往的報道資料;其中有治療指徵的先心病佔72.6%。
復旦兒科醫院對需要及時治療的103名先心病患兒進行了成功的手術,並請愛心團體給予了資助。
該研究首次揭示了國內中西部欠發達地區兒童先心病患病率及未得到及時診治的嚴峻狀況,研究結果對我國今後相關公共衛生政策的制定提供了一定的參考,提示在實施鄉村振興計劃、不斷加強欠發達地區醫療可及性的同時,應著重提高醫務人員對兒童心臟病的認知和篩查識別能力,並廣泛開展醫學科學知識普及教育提高民眾健康意識。
據悉,黃國英教授領銜的復旦大學心內科團隊長期致力於先心病篩查體系和危重症救治關鍵技術的研製和推廣。在國際上首創 “雙指標”新生兒先心病篩查方案;建立了新生兒危重症先心病手術關鍵技術體系;建立了分片區負責、全流程管理、基於資訊化的篩查-干預體系,成果先後轉化為上海市和國家的公共衛生政策。
作者:李晨琰 奚曉蕾
編輯:李晨琰
圖片來源:院方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