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成長只僅此一次,怎麼才可以讓孩子在成長的每個階段多學東西,提高認知,開發大腦水平。其實,站在科學的角度,大腦是有很強的可塑性的,正確的方法可以讓孩子提升大腦發育水平,開發孩子大腦無限潛力,讓孩子學習能力大大提升。
但是切忌家長不要逼迫孩子,因為反而會適得其反,當他們願意學的時候是效果最好的時候如果強迫孩子學習某些技能,雖然在一定階段可以與同齡人拉開差距,但是後期很難保持這種距離。
大腦的可塑性
加州大學實驗腦科學、心理學家洪蘭曾提出:從大腦發展的角度來說,每個人的大腦神經系統都是具有可塑性。因為關鍵時期他們的海馬迴的神經細胞會不斷再生,不斷連線,不斷學習,不斷改變。
例如9個月的嬰兒,往往透過爬行來探索周圍的環境,這時他們的神經系統就開始大面積的連線,而且隨著寶寶年齡的增加,他們的大腦神經連線就會越來越緊密,越來越複雜。因為大腦的可塑性讓我們的大腦會因外界需求刺激而改變大腦的腦部神經連線。
AU小藍桶溫馨提示:寶寶的大腦構造非常複雜,而且也非常脆弱,所以家長無論什麼時候,都不藥打孩子的頭部,很可能損傷他們的大腦生理機制並改變生理功能。
情緒改變大腦
情緒的改變,是最快改變大腦功能的工具。如果父母一味給孩子傾注負面情緒,對孩子不管不問冷落,甚至打罵相向,孩子就會出現特殊的厭惡、反抗、逆反情緒繼而發生心理問題。
情緒還可以改變大腦的記憶功能、思維方式,如果每天處在負面、催促、消極的環境裡,自然會改變大腦的思考方式。所以如果家長髮現寶寶有一個你覺得很不好的缺點,請不要著急莽撞的糾正,需要科學引導,以避免產生情緒障礙。
自律自制
從古至今一直都在說“言傳身教”,其實就主要就是得益於孩子的模仿能力。家庭是寶寶學習受教育的第一場所,而家長就是寶寶的第一位老師。所以我們家長在給孩子制定規矩和規則的時候,首先要做到好好管理自己,一定要自律且有毅力,並教會孩子遇到事情要以平常心面對,讓孩子透過父母,去管理自己。
曾經有一個實驗,1940年5月出生的17030名嬰兒,等到他們38歲的時候,經過一系列臨床調查發現,自控力與責任心是影響他們生活幸福感的最主要因素。所以我們做父母的一定要做好榜樣,從小讓孩子們學習接受正面、積極的情緒及解決方法。
學習與犯錯
相信很多家長都有過用別人家的孩子來激勵自己的孩子,往往不僅喜歡比自己,也喜歡比別人的孩子,從一開始的攀比孩子什麼時候走路、什麼時候說話,一直到孩子長大後學習考試成績,甚至是少生病的優勢來找到欣慰感。但是家長你知道嗎?有些是由於基因、生存環境、思維方式的不同而出現的不同,所以我們去比較這些都是沒有意義的。孩子的每天都在進步,哪怕是一點點,甚至是即便是沒有進步,但是很努力,都是值得我們表揚和鼓勵的。
我們要讓孩子去懂的儘可能的去發揮自己的優勢,坦然的接受自己的缺點,用正面積極的態度去解決問題。
閱讀、遊戲和運動
閱讀會巧妙的改變大腦的思維方式,也是最快獲取資訊的方式。據統計人的眼一分鐘可以吸取500-700個字,一分鐘說話大概是180-290個字,而閱讀卻是說話的3倍。孩子們在閱讀的時候,內心平靜,無限積累自己的詞彙量和對環境、對世界的認知;
孩子與孩子之間玩互動遊戲,可以提高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培養他們的團隊協作精神,因為他們需要不停地改變自己從而交到喜歡的朋友,學習如何與人相處,完成屬於自己的社會化階段。
美國神經科學家羅伯特做過一項實驗,孩子們在遊戲的時候,會產生提取一種物質,可以幫助腦部的神經分叉快速發育。
運動的時候,會刺激孩子們的多巴胺等神經物質分泌,這些都有利於神經系統的連線和發育。同時,運動還可以加速大腦運轉,負責記憶的海馬迴和神經細胞的突觸、樹狀突都會有所增加。
對於寶寶來說,我們要做他們的玩伴和學伴,用馬拉松式的心理陪伴孩子終身學習,靜候花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