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可以教育”的生物,來到這個世界上了。新生代早期哺乳類生物的腦的大小,僅僅比更加活潑的食肉恐龍略有增加。不過,當我們沿著岩石紀錄再往下看,就會發現任何一種哺乳類動物,其腦的容量都在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增加。譬如,在這一時期的最初階段生活著一種巨犀,叫作無法獸,從它的習性和需要上看來,很像現代的犀牛。但是它的大腦容量還不及後者的十分之一。
最初的哺乳類生物,似乎在哺乳期一結束就和後代完全分開了。但是,一旦它們獲得了相互之間的理解能力,保持相互間的聯絡對生存來說就大有裨益。於是,我們可以很明顯地發現,許多哺乳動物已開始過上了真正的社會生活。
這些動物按一定的群、團、隊聚集在一起,互相看護,互相摹仿,透過各種動作和叫聲傳情達意。這是以前的脊椎動物從來沒有出現過的。在以前的沼澤、淺灘中,雖然也可以看見一些爬行類動物和魚類的群體,但它們在一起主要是由於孵卵的限制以及生活條件相同等外部條件。但是哺乳類動物的社會性群集,卻主要不是外部因素使然,而是靠彼此的內部感應力來維繫的。它們之所以會在同一地點同時出現,並非因為它們彼此類似而是因為彼此愛戀,自行結集。
爬行類動物的世界與人類心理之間的差異,使人們難以對它們產生好感。我們無法想像出爬行動物那種迅速、簡單的本能動機,比如它們的飢渴、恐懼和憎惡等衝動。原因在於人類的動機都很複雜,所以無從理解簡單的爬行生物。
人類的動機是平衡調和的,它注重結果,而非簡單的衝動。而哺乳類和鳥類都有自控能力、有顧及同類中別的個體的習性,有社會性訴求、能剋制自己,在這一點上與人類的最低標準倒還有點像。因此,我們差不多可以和它們之間存在一定的關係。感到痛苦時,它們的叫喊或動作會激起我們的感情。我們根據相互的認識可以理解它們的苦痛。它們能被我們馴養、役使和訓練。
新生代動物的大腦異常發達,這是那個時代中最重要的事實,它使得生物個體之間出現了某種共同親善和互相信賴的新關係。它預示著人類社會的產生。
隨著新生代的發展,與今天世界上的動植物類似的動植物在地球上大量繁衍。現在看不到的非常醜陋的無法獸等巨型怪物都消失了。另一方面,從那些笨拙奇異的祖先逐漸進化而來的長頸鹿、駱駝、馬、象、鹿、犬、獅和虎等一系列動物也陸續出現了。馬的進化在地質紀錄史上有著特別明顯的記載。從新生代初期小貘狀的原始馬起,我們對各種馬的演變有著頗為完美的系統記載。另一條有關美洲駝與駱駝的發展線索,也有精確的紀錄。
(H·G·韋爾斯《你應該知道的世界史》讀書筆記)
岩石結構與生物進化圖 1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