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禽擇木而棲。這話說的一點兒都不假。但凡生態完善、環境秀美之地,一準兒也少不了鳥鳴獸跡,咱北京就是如此。這些年,經過不懈的治理、改善和提升,全市城鄉生態環境質量大幅提高,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動物“到此一遊”乃至“安家落戶”。
以延慶區為例,據媒體報道,《延慶區陸生野生脊椎動物名錄(2021版)》日前釋出,共收錄延慶地區分佈的陸生野生動物30目95科450種,物種數量佔北京市陸生野生動物物種總數的75%。其中彩䴉、短嘴金絲燕均是首次在延慶觀測並記錄到,填補了北京市鳥類多樣性記錄的空白。這是延慶區首次正式釋出陸生野生脊椎動物名錄。
本次名錄中釋出的動物不少都是從野鴨湖觀測到的。伴隨野鴨湖溼地保護地越來越好, “新物種”層出不窮,白鶴、丹頂鶴等珍稀鳥類也在此現身。從2005年在野鴨湖記錄鳥類16目52科233種已經增至目前的21目71科390種,種類和數量的不斷增多,見證了整個延慶生態環境的改善。
可以看到,延慶野鴨湖儼然一個視窗,不僅反映了該區生態環境改善的成效,也生動體現了北京生態環境建設的成果。近些年,北京在生態文明建設這篇大文章裡可謂用心用情用力,實施了一大批行之有效的舉措,創新了一大批可圈可點的機制,取得了一大批喜人顯著的成效,最為生動的一個佐證便是野生動物種類和數量的持續增加。
在北京城區,特別是森林公園等地,時不時就能看到鳥類的身影,聽到動聽的鳴唱;在北京山鄉,這樣的畫面更已經成為普遍經常。所有這些讓人驚喜感嘆的畫卷,都離不開城市對生態的用心呵護,都離不開北京對環境的勵精圖治。黨的十八大以來,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成為北京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的前提支撐,全市各區針對山、水、林、田、溼地等重要生態組成,逐一拿出保護機制、治理舉措、提升工程,實現了天更藍、水更清、山更綠的目標,達到了築巢引鳳的目的,也由此喚來了清脆的鳥鳴,換來了飛翔的剪影。
每逢清朗之時,開啟手機,用不了多久,就能拍到鳥類掠過藍天的畫面,微信朋友圈裡,各路鳥類攝影愛好者的相簿也跟著豐富更新,許多聞所未聞的鳥類呈現,讓人驚喜不已。這些都在表明,用心保護生態的北京,精心改善環境的北京,正在收穫春華秋實,正在獲得自然反饋。
四季如畫,城鄉皆景。魚翔淺底,鳥鳴碧空。新時代的北京用這樣的全新形象回答著時代課題,滿足著人們需求。未來,山水間,城鄉處,北京的匠心和巧手將繼續生動演繹,繼續辛勤耕耘,繪出更加靚麗和諧的畫卷,寫就更加驚喜精彩的篇章,為人們的生活,為動植物的生長提供更溫馨和諧的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