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箇中年人的生活經驗,拿來和大家分享。
甘偉的父親,55歲了。早年都在企業裡做高管,期間經歷了一些倒閉和跳槽的動盪,職業狀態一直不是很穩定的樣子。
他總會有一種危機感,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表現出來就很謹慎。特別是花錢的事,從來不會大手大腳,都是計算到極致。
而這種計算,讓他總是會對一些本來該花的錢縮手縮腳。這成為了他的一個經常的狀態。
週末的晚上,甘偉和姍姍回家,正趕上冬至日,便邀約父母出去吃火鍋。點菜的過程中,父親繼續流露著他節儉的習慣,總是這個也不要,那個也不要的。這便讓甘偉和姍姍有了一次現場教育的機會。
01
如果一個人吃飯沒吃明白,其實基本上可以說啥也沒幹明白。
一輩子沒有對自己好過,現在應該說基本的保障有了。不必聽別人講故事,總要有幾百萬存款,才可以財務自由,才可以放開花費。仔細想想,一個人的消費能有幾個錢?
吃一點自己想吃的,並不會花費多少錢,在這一點上不要含糊和猶豫以及糾結。如果一個人活著連吃飯都沒吃明白,那真是有點遺憾。
再想想,如果身體健康,沒有大病,錢這個東西真的沒有太多的用處了。話說回來,如果真要有大病,其實你那點存的錢也真沒啥用,用不了幾天就燒光了。醫院花錢如流水,想必每個人都有體會。
所以,真的該想開點。
人生的意義的確可大可小,但是對於老百姓來說,吃好飯是最基本的人生追求。在這件事上,沒有計較的必要。所有的計較都是沒算明白賬。
02
所謂的來日方長,其實來日並沒那麼長。
我們常常說來日方長。把眼下需要辦的事情拖延到未來某個不確定的時刻,似乎對自己的內心有所交代。其實,這是對自己的不負責任。甚至你根本沒明白,這個來日方長是一個變數。
甘偉和姍姍曾經約定,無論如何要有一趟歐洲行。然而,這幾年,工作的壓力讓她們疲憊與日常,特別是有了孩子之後,基本上打消了這個念頭。
而老父親也是曾經總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以後都安頓好了好好玩。現在都安頓好了,卻沒有了興致。之前到一個旅遊景點又拍照又讀書,現在已然沒有了興趣。走路都懶得走。
所以,你所謂的來日方長,真的不一定還是原來的那個味道。過去了就是過去了。
03
當然,存適量的錢是非常必要的,且必須這麼做的。
聽說了很多老人晚年被子女冷眼相待的故事,一個很大的緣由就是老人經濟不獨立了,不自主了。自己掏心掏肺地把自己的錢都給了孩子,到自己用錢的時候,非常被動。
錢這個東西就是這樣,在你的手裡就是你的,在別人的手裡,你的也是別人的。把這個根本搞清楚,做一點必備的動作,讓自己起碼在自主意識的時候,能夠自己說了算,比什麼都強。
說這一點的意思,也包括不要及時行樂到一點後手也不留。一個很簡單的生活道理,但不是每個人都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