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亞“兩河流域”的蘇美爾一阿卡德一巴比倫文明
“兩河流域”指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兩河之間地帶,在今伊拉克境內。約公元前4500年,在“兩河流域”南端開始出現定居村落文明。約公元前3300年,來自今土耳其境內的安納托利亞高原的蘇美爾人開始在此建立一些小城邦。約公元前2800年,在“兩河流域”南端形成統一的蘇美爾國家。它屢遭外族入侵和征服。
約公元前2334一前2154年,也就是比中國夏朝略早的時候,來自敘利亞草原的閃米特族系(閃米特人指西亞北非地區屬於閃含語系中的閃語族的各族群,在古代,包括巴比倫人、希伯來人、亞述人、腓尼基人等族群,在近代,主要指阿拉伯人和猶太人,有時特指猶太人)的阿卡德人建立阿卡德王朝,逐漸征服整個“兩河流域”和鄰近地區,它存在百餘年後被來自東北山區的庫提人攻滅。此後經歷長期紛亂。
到公元前19世紀,閃米特族系的阿摩利人再次統一“兩河流域”,建立古巴比倫王國,存在時間約為公元前1894-前1595年,約300年後遭異族攻滅。此後近1000年間,該地屢經不同族群的統治者征服和統治。
公元前626年,閃米特族系的迦勒底人建立新巴比倫王國,繼承發展蘇美爾-阿卡德一古巴比倫文化。公元前538年,新巴比倫遭波斯帝國攻滅,成為後者一個行省。從此結束了蘇美爾一阿卡德一古巴比倫文明的獨立存在。
公元前331年,希臘馬其頓的亞歷山大征服巴比倫。公元前4世紀初一前2世紀初,“兩河流域”受馬其頓人建立的塞琉西王國統治;公元前2世紀初以後受塞琉西國分裂出來的安息國統治。此後800年間,它成為羅馬與安息、波斯之間爭奪的戰場。
公元642年,阿拉伯人佔領“兩河流域”,巴格達成為阿拉伯帝國阿斯王朝的首都。其間共經歷了616年。
公元1258年,蒙古軍隊攻陷巴格達,“兩河流域”淪入蒙古人建立的伊爾汗國統治100年。
公元1534年,奧斯曼土耳其蘇丹佔領巴格達,此後300餘年間逐漸把“兩河流城”置於自己統治之下,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英國於1917年攻佔巴格達,控制“兩河流域”,1921年立費薩爾一世為伊拉克國王,但保持對伊拉克的委任統治權。1932年英國放棄委任統治權。1958年廢棄君主政體,成立伊拉克共和國。
(二)北非尼羅河流域的古埃及文明
公元前4500年前後,在從事灌溉農業的農村公社基礎上,開始形成一些被稱為“諾姆”的“州”邦。居民為非閃族系的古埃及人。
約公元前3100年形成由“法老”統治的統一國家。此後近3000年間,埃及共經歷了31個王朝的統治。其間經歷了多次內部分裂割據和外族征服。並立的第15、16王朝是由來自亞洲的遊牧族喜克索斯人建立的,第25王朝是由外部人侵的庫施人建立的,第27王朝和第31王朝是由入侵的波斯人建立的。到公元前332年,希臘馬其頓的亞歷山大擊敗波斯人,接管埃及。從此結束了古埃及文明的獨立存在。
公元前305-前30年,埃及為馬其頓人建立的托勒密王朝統治。
公元前30年-公元641年,埃及受羅馬帝國和由羅馬帝國分裂出來的東羅馬一拜佔廷帝國統治。其中東羅馬一拜佔廷帝國統治時間為395-641年。
公元642年,埃及被阿拉伯人征服,成為阿拉伯帝國的一部分,阿拉伯帝國分裂後成為一個獨立的阿拉伯國家。
公元1517-1798年,奧斯曼土耳其征服並統治埃及。公元1798年,拿破崙侵入埃及。1882年英國佔領開羅,逐漸在埃及建立殖民統治,到1922年承認埃及獨立,為君主立憲制的埃及王國。1953年成立共和國。
(三)發源於黃河一長江流域的中華文明約公元前5000-前3000年間,黃河流城的仰韶文化遺址和長江流域的河姆渡、馬家浜等遭址都已顯示出相當發達的定居村落農業文明的面貌。這可說是東亞的“兩河流域”文明的發軔期。這個東亞“兩河流域”的面積比西亞“兩河流域”大得多,單是其中下游地區就約有200多萬平方公里,約當西亞“兩河流域”的6倍。
夏、商、西周時期,中國已初步形成早期統一國家,到西周鼎盛時期人口已達1300萬左右,是當時世界上人口最多、疆域最大的文明國家。股周文明覆蓋的地域已擴及黃河長江中下游。秦漢開始建立起中央集權的統一國家,此後,直到明清,大部分時間保持著國家統一。
其間有兩次主要由於內部動亂引起的分裂:一次是三國,從220至265年,共45年;另一次是五代十國,907-960年,共53年。最長的一次分裂是南北朝,301-589年,主要是晉末內亂遭致北方遊牧族大舉南進,形成五胡十六國。這次分裂長達288年,但其結果不是像羅馬帝國那樣導致原有文明國家的滅亡和文明的中斷,而是以華夏文明為中心的民族大融合和隋唐空前大統一國家的出現。
北宋、南宋319年間,東北、西北和西南有幾個少數民族政權與漢族政權並立,但經過元朝近百年統治,又實現了一次空前規模的民族大融合,導致了明清時期空前大統一國家的出現。
縱觀中華5000多年的古代文明史,有兩點與其他五大文明中心截然不同:一是它的物質文明特別是以農為本而且強調整體性協作的基本的生產生活方式,以及它的精神文明,如《周易》以來強調天地人統合協調的宇宙觀、西周特別是孔孟以降的民本主義的社會政治觀和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人生價值或一直連續不斷地發展下來,未曾有過中斷;二是它從小到大的擴充套件主要不是依靠武力對外征服、而主要是外部的遊牧或半牧半耕民族內向流徙,並與漢族互相融合或聯合的結果。
(四)南亞印度河流域古文明約公元前2500一前1750年間,印度河流城存在過哈拉帕和摩亨佐·達羅文明。上述兩個遺址可能是兩個獨立小邦的國都。居民屬於原始達羅毗茶人和原始澳語人。兩處文明皆於前1750年左右遭毀,或說毀於外族入侵,或說毀於地震、洪水,迄無定見。
約公元前1500年左右,來自中亞的屬印歐語系的一支雅利安人進入印度河上游旁遮普地區,征服土著居民,後逐漸擴充套件到恆河流域和南印度,成為南亞次大陸主要居民。
公元前1500一前900年為印度史上的早期吠陀時代,反映該時代的最古的婆羅門教經典《梨俱吠陀》已提到那時的印度社會有婆羅門、剎帝利、吠舍和首陀羅4個等級。公元前900一前600年為印度史上的後期吠陀時代,形成了正式的種姓制度和婆羅門教,出現了一些小邦國。
公元前6-前4世紀為印度史上的列國時代,北印度約有20餘個大小邦國。波斯帝國和馬其頓的亞歷山大帝國先後征服、統治過北印度。公元前6世紀出現了佛教和耆那教。
約公元前321一前187年,北印度第一次出現統一國家,由孔雀王朝統治,倡奉佛教。此後又是列國並立紛爭時期。
公元1世紀初大月氏人在中亞建立貴霜國,征服統治印度西北部和恆河上游。
公元4-7世紀300年間,北印度先後出現笈多王朝和戒日王統治下的統一國家。
公元7-8世紀北印度屢遭阿拉伯人入侵。後又遭來自阿富汗的信仰伊斯蘭教的征服者入侵。 公元8-9世紀時,佛教衰落,婆羅門教吸收佛教、耆那教的一些教義,形成印度教,相信因果報應、人生輪迴等信條。
公元1206-1526年,來自阿富汗的信仰伊斯蘭教的征服者以德里為國都,建德里蘇丹國,統治北印度。
公元1526年,自稱蒙古帖木兒後裔的中亞塔什干王公巴布林攻佔德里,建莫臥兒帝國,統治戈達瓦里河以北的印度次大陸廣大地域。
英國殖民者於1757年攻佔孟加拉,此後逐漸在整個印度次大陸確立殖民統治。1947年獲得獨立,但劃分為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個國家。1971年,東巴基斯坦成為獨立的孟加拉國。
(五)地中海北岸的古希臘一羅馬文明
約公元前3000-前1400年,可能來自小亞細亞的非希臘人創造了克里特-愛琴海文明,考古發現有宏偉的“迷宮”、劇場和線形文字等遺蹟,但被毀埋於地下2000多年,學術界至今未能判明其毀滅原因。
公元前15世紀,南希臘的邁錫尼等地,出現希臘人建立的一些小城邦,但公元前12世紀時衰落下去,又出現中斷。
公元前11一前9世紀,另一支希臘人由北向南來到中南部,創造了“荷馬時代”的希臘文化。此後逐漸形成許多小城邦。雅典和斯巴達是其中最強大的兩個城邦。但它們的人口,即使把被奴役的外邦人計算在內,也不過四五十萬,面積不過數千平方公里。恩格斯認為,雅典城邦的執政官梭倫於公元前594年進行的破壞氏族制度的改革,是希臘世界進入文明時代的標誌。雅典曾實行民主制。但那不是現代西方那種多黨競爭的民主制,而是“村民掌權制”。雅典全境最多時有150個村莊,一般每個村莊選出3名代表,組成500人的議會,為雅典最高政權機關,決定一切國家大事。實際上是由最有權勢的公民行使最高權力。施行這種民主制的主要目的是把本邦人團結起來一致對外,在城邦林立、競爭十分激烈的環境中,抗禦異邦的侵逼,並奪取異邦的財富和奴隸,以圖強盛。雅典靠這種民主制組成實力雄厚的“公民集體”和以自由農民為基本力量的公民軍隊,很快富強起來,成為希臘世界的霸主。但奴隸制也跟著盛行起來。奴隸勞動為希臘城邦創造了大量財富,同時又為城邦的衰落埋下了炸彈。享有公民特權的自由民越來越鄙視勞動,習於過不勞而獲的生活,淪為掠奪成性的兵痞和政痞,利用自己的公民投票權從政客那裡取得小恩小惠,追隨政客們爭權奪利。在這種情況下,雅典和其他一些希臘城邦的民主制度蛻化成了亞里士多德和柏拉圖都十分厭惡的導致國家混亂的壞制度。內部的混亂和相互爭戰使希臘城邦無可挽回地衰落下去。公元前338年,整個希臘被馬其頓國王征服了。到公元前2世紀,後起的羅馬又把它兼併了。
羅馬文明興起於義大利半島,是希臘文明的繼承者。希臘人曾在那裡建立過一些殖民地。約公元前1000年左右,印歐語系一些部落來此定居。此後逐漸形成一些類似於希臘的城邦。其中,拉丁人建立的羅馬城邦,於公元前6世紀形成羅馬共和國,憑藉其經濟和地理優勢,於公元前3世紀征服了義大利半島和西西里,到公元前1世紀,征服了地中海沿岸大部分地域。也像希臘一樣,隨著征服帶來的大量財富和奴隸制的盛行,內部階級矛盾激化起來。統治階級為了便於對內鎮壓和對外征服,於公元前30年建立“元首政體”代替原來的共和政體,共和國變成了帝國。公元2世紀時,羅馬帝國的版圖囊括希臘、馬其頓、敘利亞、北非、西班牙、高盧和不列顛,人口約5000萬,與當時的漢帝國大體相當。但它在內部奴隸、隸農反抗和外部蠻族入侵的雙重打擊下,於公元476年滅亡了。不同支系的日耳曼人在它的廢墟上建起了一系列的蠻族王國。西歐歷史從此進入了與古希臘羅馬文明割斷聯絡千年之久的中世紀時期。
(六)中南美洲的瑪雅一阿茲特克一印加文明
約公元前1000年代後期,瑪雅人在今墨西哥東南端的尤卡坦半島定居。公元3-16世紀是瑪雅文化的繁盛期,在今墨西哥南部、瓜地馬拉和洪都拉新,先後出現100多個瑪雅人建立的村社國家。有的文明中心遺址十分宏偉,有矗立在高達70米的“金字塔”臺基上的神廟、天文臺、中央城堡、宮室等建築群。大約9世紀後,一些文明中心可能由於外敵人侵或環境惡化而變成了廢墟。16世紀西班牙殖民者征服了瑪雅人的國家。
約公元11世紀中葉,另一支印第安部落阿茲特克人來到墨西哥盆地,1325年建今墨西哥城的前身特諾奇第特蘭城,以此為中心,向四周擴充套件,組成龐大的部落聯盟性質的“帝國”,15世紀時,控制地域達到墨西哥灣和太平洋海岸,人口約600萬。公元1519-1521年,西班牙殖民者摧毀了阿茲特克國家。
南美安第斯高原,包括今智利、秘魯、玻利維亞和厄瓜多部分地區,是美洲古代的另一個文明中心。在秘魯南部的庫斯科西北,考古發現一處約公元前4000年的“馬丘比丘”古城遺蹟,有上千座的廟堂、堡壘和居民點,但未能延續下來。
約公元前8世紀,秘魯中北部沿海地帶出現了灌溉農業文明。
公元13-16世紀,另一支印第安部落印加人以庫斯科城為中心創造了印加文化,15世紀形成了印加國家,疆域北起今哥倫比亞和厄瓜多邊境,南達智利中部,人口約600-1000萬。西班牙殖民者於1533年摧毀了印加國。
(七)中古時期的西方基督教文明
基督教是信奉耶穌為救世主的宗教。“救世主”一詞的拉丁文為Chris-tos,希臘文為Christus,漢語音譯為基利斯督,簡稱基督。這一宗教由此被稱為基督教。它是從猶太教中一個小教派分離出來,逐漸形成一個獨立的宗教。
大約公元前15世紀,屬於塞姆族系的希伯來人從兩河流域來到巴勒斯坦地區。公元前11世紀建立以色列·猶太王國,公元前586年,新巴比倫軍隊攻陷國都耶路撒冷,數萬猶太貴族和工匠被擄掠到巴比倫服苦役。這些淪為異族囚虜的猶太人常常祈求他們的部落保護神耶和華派一個“救世主”來救助他們返回祖國。相傳一個名叫以西結的“先知”首先開始在被囚猶太人中傳佈救世主將臨的“好訊息”,即“福音”。
公元前538年波斯滅新巴比倫,猶太人得以返回家園,建起崇奉耶和華為惟一之神的神廟和神權國家。猶太教至此形成。
公元前63年,羅馬征服巴勒斯坦地區。猶太人在羅馬統治下,飽嘗被壓迫剝削之苦,多次起義反抗,遭到殘酷鎮壓,成千上萬的猶太人被掠為奴隸,戰俘被釘死在十字架上。更多的猶太人被迫流徙他鄉。在此過程中,猶太教形成眾多的大小教派。其中有一個小教派,相信耶穌是上帝派降人間的救世主,也就是基督。就是這一派到公元1世紀發展成為不同於猶太教的基督教。猶太教認定耶和華就是救世主,不承認耶穌是救世主。並由此引起一系列教義分歧。基督教承認猶太教的(聖經)》也是他們的經典,但認為那是上帝與猶太人訂的約法,由於猶太人“不恆心守約”,已經陳舊過時了,故稱《舊約全書》或《聖經·舊約》;後來上帝給基督徒訂立了新的約法,故稱《新約全書》或《聖經·新約》。按《聖經·新約》說法,耶穌是上帝為拯救世人而令其降世的獨生子,母親瑪利亞為童貞女,感“聖靈”懷孕,分娩於巴勒斯坦的伯利恆。其養父約瑟是木匠。耶穌行善傳教,治病救人,能使癱者行走,盲人復明,聾者復聰,死者復生。他還派十二使徒到各地傳播福音。效忠羅馬的猶太當局將他拘送羅馬總督彼拉多,被釘死於十字架,三日後復活,預言將再降人間,建立理想的“上帝之國”,隨後昇天。歷史上是否真有耶穌其人,因史料不足,至今無一致看法。他可能是基督教創始者們以某個或某幾個教派領袖人物為原型,加工渲染而成的神化人物。現行的聖誕日等等都是後人推定的。
基督教脫離猶太教而形成一個獨立的宗教,大概始於公元1世紀。它與猶太教的重大區別之一是,堅持上帝的選民並不只限於猶太人,而是包括所有的民族,“福音要傳給住在地上的人,就是各國、各族、各方、各民”。這是因為,早期基督教義中,反抗壓迫剝削和要求人人平等的內容相當突出,隨著猶太基督徒散徙到各地,他們的宗教在羅馬境內外各地各族下層居民中引起廣泛的認同,非猶太籍信徒日益增多。正如恩格斯指出,基督教“最初是奴隸和被釋奴隸、窮人和無權者、被羅馬征服或驅散的人們的宗教”。正因為此,帝國當局多次對它進行迫害和鎮壓。但是情況逐漸發生變化。隨著羅馬帝國社會危機日益加深,貧富分化日益加劇,許多羅馬公民,甚至不少的奴隸主,都陷於破產和絕望境地。當時的情景,如恩格斯所說,“現狀不堪忍受,未來也許更加可怕。沒有任何出路,悲觀絕望······在各階級中必然有一些人,既然對物質上的解放感到絕望,就去追求精神上的解放來代替,就去追求思想上的安慰”。在這樣的背景下,基督教迅速傳播開來,而且統治階級中人教者也日益增多。他們為教會提供資助,憑藉自己的社會地位,在教會中的影響日漸增強,使早期基督教由反抗現實的壓迫剝削的宗教逐漸變成與現實妥協甚至與羅馬當局合作的宗教。羅馬皇帝於是也逐漸改變政策,於313年承認基督教為合法宗教,325年確定它為國教。
395年,羅馬帝國分裂為東西兩個帝國,西羅馬帝國仍以羅馬為國都,東羅馬帝國即拜佔廷帝國,以君士坦丁堡為國都。基督教也從此開始分裂為東西兩派。東部教會以正宗自居,稱為正教或東正教。西部教會稱為羅馬公教,在我國習稱為羅馬天主教。
西羅馬帝國在“蠻族”(主要是處在野蠻階段的日耳曼人)的人侵和內部的奴隸、隸農起義雙重打擊下,於5世紀滅亡。在它的廢墟上先後建立起一系列的“蠻族國家”。其中,日後影響最大的有法蘭克王國,後來擴張成為查理曼大帝國。帝國建立者查理曼本是法蘭克國王,他東征西討,擴大版圖。800年教皇將他加冕為“羅馬人的皇帝”。他死後,三個孫子為爭奪皇位和地盤而互相開戰,於843年簽訂《凡爾登和約》,將帝國一分為三:東法蘭克王國,成為後來的德國的前身;西法蘭克王國,成為後來的法國的前身;中法蘭克王國,成為後來的義大利的前身。此外,盎格魯一撤克森人征服英格蘭,建立了一些盎格魯一撒克森王國,後來演變為英格蘭王國,此前被另一支遊牧族凱爾特人征服的蘇格蘭、愛爾蘭、威爾士等地則形成了以凱爾特族裔為主的一些王國。征服北歐的日耳曼人先後建立了一系列王國,後來形成丹麥、瑞典、挪威等王國。日耳曼族系中的西新特人建立了西哥特王國,是後來的西班牙、葡萄牙王國的前身。這些“蠻族王國”中,原來羅馬居民和文化佔優勢的地區,如義大利、法蘭西、西班牙等地,日耳曼人雖然是征服者,但文化上反而被征服,接受了羅馬人的拉丁語,與當地羅馬居民逐漸融合,成為拉丁語族群;在其他地區,則形成以日耳曼成分為主的日耳曼語族群。但這兩大語族的人們生產生活方式大體上相似,也都先後皈依了基督教,由此形成了具有很大一致性的中世紀西方基督教文明。
到16世紀,隨著西北歐國家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和市民——資產階級逐漸成長起來,產生了反映新興市民——資產階級生產生活方式需求的基督新教,與教皇為首的羅馬“正教”展開了勢不兩立的殊死鬥爭。雙方經過一二百年的殘酷仇殺和敵視,才逐漸承認相互寬容和信仰自由原則。其中最突出的表現,一是法國國王亨利四世於1598年頒佈的“南特敕令”,允許法國新教徒享有廣泛的信仰自由。但路易十四1685年撤銷“南特敕令”,40多萬新教徒被迫流亡異鄉。1791年,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約瑟夫二世頒佈敕令,允許新教徒享有一定的信仰自由。19世紀以後,隨著資產階級和封建貴族之間的利益衝突由於後者的逐漸消亡而趨於平息,宗教寬容和信仰自由原則才日漸普遍地成為西方各國公認的原則。中古封建時代的西方基督教文明也完成了向西方資本主義的基督教文明的轉型。
但是,基督教這個“文明符號”紐帶對西方各國的團聚作用主要是在共同反對非西方國家的時候才顯示出來。隨著西方各國的生產生活方式和相互之間的利害關係由於所處的地緣和自然環境的差異而呈現出日益增大的差別,共同的宗教和歷史文化紐帶的聯絡作用日漸遭到破壞。最突出的是第一、二次世界大戰,同樣信仰基督教的西方各國不但相互之間勢不兩立地殊死殘殺,還分別與信仰各不相同的非西方國家結成同盟,同自己的“基督徒兄弟”對抗。在當今複雜多變的國際舞合上,這種情況更是屢見不鮮。這丹次說明,不能簡單地看待“文明”和“文明”之間的衝突,尤其不能把國家之間的利益衝突簡單地歸結為宗教或價值觀之類的文明要素的衝突。
(八)中古時期的阿拉伯和伊斯蘭文明
阿拉伯文明於公元6世紀形成於阿拉伯半島。半島主要居民是屬於閃族族系的“貝都因”人,即“草原遊牧人”。只是半島西端和南邊綠洲地帶有少量農民、手工業者和商人。他們的語言屬於“閃含語系閃語族”中的阿拉伯語,統稱為阿拉伯人。公元6-7世紀之交,原始公有制趨於解體,貧富分化逐漸加劇。遊牧部落之間和貝都因遊牧部落與半島西南紅海沿岸一帶定居從事農業和工商業的部落之間,仇殺爭鬥不斷。那時衣索比亞人和波斯人又交替人侵,使紅海沿岸的工商業遭到嚴重破壞,更加重了苦難。在反抗外族人侵過程中,阿拉伯人中間開始萌生統一起來一致對外以擺脫苦難的民族意識。恩格斯指出:“阿比西尼亞人的被驅逐大約發生在穆罕默德前四十年間,這是阿拉伯人的民族感覺醒的第一個行動,此外,這種民族感也受到從北方几乎直逼麥加城的波斯人的入侵所激發。”就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出現了一位透過創立統一的宗教促進阿拉伯民族統一的歷史人物,那就是穆罕默德。他出生於麥加古萊希部落一個沒落貴族家庭,幼年父母雙亡,靠叔伯撫養成人,青年時期隨伯父經商,到巴勒斯坦和敘利亞等地,接觸了猶太教和基督教。他吸取猶太教和基督教的教義,結合阿拉伯原始宗教,逐漸形成自己的宗教思想。相傳他常到麥加郊外山洞沉思默想,終於獲得“天啟”,創立了伊斯蘭教。它奉阿拉伯原始宗教的主神之一安拉為惟一真神,自己作為“安拉使者”傳授安拉的種種訓諭,後來據此編成《古蘭經》,意為“讀本”。伊斯蘭,歸順、馴服之意。歸順服從安拉的人,稱為穆斯林,意為順從者。他要求信徒“信真主獨一”,即信安拉為惟一真神;信“安拉的使者和先知”穆罕默德;還要信死後復活和末日審判,因此生前必須行善戒惡,如善待窮人、孤兒、奴僕,不要為富不仁、殘殺無辜等等。《古蘭經》主張穆斯林一律平等,“眾信士皆兄弟”,反對血族仇殺;承認私有制,但反對高利貸和貪婪欺詐;承認多妻制,但允許婦女離婚。它還要求穆斯林承擔“聖戰”義務,即用戰爭或和平手段,把真主的光芒傳播到世界各地。參加聖戰的穆斯林不僅可分得戰利品,還能在死後靈魂昇天。恩格斯指出:“伊斯蘭這種宗教是適合於東方人的,特別是適合於阿拉伯人的,也就是說,一方面適合於從事貿易和手工業的市民,另一方面也適合於貝都因遊牧民族。”
穆罕默德於610年開始在麥加城傳教,遭到麥加貴族反對。他建起一支聖戰隊伍,打敗麥加貴族,在麥加建立起政教合一的國家。632年他去世時,阿拉伯半島已初步統一。他去世後,由地位高的信徒從古萊希貴族中推舉出繼承人,稱“哈里發”,意為“先知代理人”。前四任哈里發皆由推舉產生。第五任哈里發由出自倭馬亞家族的敘利亞總督爭奪繼任,從此變成了王朝世襲。歷任哈里發東征西討,到8世紀擴張成一個橫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阿拉伯帝國始於穆罕默德去世後,伊斯蘭政教合一國家第一任哈里發阿布。伯克爾統一阿拉伯半島後的對外擴張,歷經倭馬亞王朝和阿拔斯王朝,疆域包括阿拉伯半島、現今的敘利亞、約旦、以色列、巴勒斯坦、伊拉克、伊朗、中亞、亞美尼亞、埃及、西北非和西班牙,橫跨歐亞非三大洲。伊斯蘭教隨著聖戰者的足跡傳遍帝國各地。它大力繼承古代巴比倫、埃及和希臘、羅馬的文化遺產,在文學、藝術和科學研究許多領域都有重要成就。阿拉伯帝國名義上存在了600多年,但實際上它的強盛時期主要是6世紀中葉到9世紀中葉這300年間。早自9世紀中葉,許多行省的總督和地方將領已開始建立獨立的王朝和本地政權,帝國已開始解體。龜縮在巴格達的阿拔斯王朝末代哈里發於1258年被蒙古徵滅。蒙古征服者建立伊爾汗國統治中亞、西亞地區。伊爾汗國在內亂和分裂中衰亡。
此後,15、16世紀時,原屬阿拉伯帝國的主要地區被後起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征服。但伊斯蘭教在各地儲存下來。繼阿拉伯帝國之後興起的蒙古帝國的伊爾汗國、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和從中亞征服統治印度的德里蘇丹國和莫臥兒帝國,都以伊斯蘭教為國教,更使它從西亞、中亞、北非傳播到巴爾幹半島、東歐、南亞,又透過經商、移民等途徑,傳播到中國和東南亞許多國家,近現代以來還傳到歐美一些國家,成為信徒人數僅次於基督教的世界性宗教。由此,阿拉伯文明又被稱為阿拉伯一伊斯蘭文明。
自從阿拉伯帝國解體以後,各個獨立的阿拉伯國家逐漸有了獨自特有的國家利益,非阿拉伯族系的伊斯蘭國家也各有其獨自特有的國家利益。這些國家在18、19世紀都先後淪為西方列強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大都是直到20世紀中葉以後才先後取得民族獨立。此後各阿拉伯國家和非阿拉伯族系的伊斯蘭國家各自按照自己所處的歷史環境、地緣政治環境和自然條件選擇自己的現代化道路和模式,有的實行君主制或君主立憲制,有的實行共和制,有的實行政教分離體制,有的實行政教合一體制。但各阿拉伯國家在國際關係中仍然存在著一些共同利益,在這些共同利益範圍內,而且只是在這些共同利益範圍內,阿拉伯的共同族源和共同的歷史文化聯絡,才成為維護這些共同利益的文化符號或文明紐帶,超出這些共同利益範圍,那種文化符號或文明紐帶就失去作用。如今,阿拉伯聯盟就是維護阿拉伯國家共同利益的文化符號或文明紐帶的具體體現。同樣,各個阿拉伯和非阿拉伯族系的伊斯蘭國家之間在各自擁有自己獨特利益的同時,在國際舞臺上也存在著一定的共同利益,反對共同的對立面。在這種情況下,它們共同的歷史文化聯絡也成為維護這些共利益的文化符號或文明紐帶,但超出這些共同利益範圍,那種文化符號或文明紐帶就失去作用。如今,伊斯蘭國家政府間會議就是以伊斯蘭教作為維護這些共同利益的文化符號或文明紐帶的具體體現。此外,在阿拉伯國家和非阿拉伯族系的伊斯蘭國家的不同的階級或階層中間,也因為在各國現代化程序中有不同的遭遇,遭遇和利害關係相似的階層也會運用相同的族源或宗教紐帶互相連線起來維護自己的共同利益,反對共同的敵人。但是,所有這一切現象都不能簡單地、整個地按共同的族源或宗教歸結為“文明之間的衝突”。因為族源或宗教之類的文化紐帶只是在共同的特定現實利益範圍之內才能發揮紐帶作用。
(九)俄羅斯、東歐的斯拉夫東正教文明
斯拉夫人也是屬於古印歐族系,最初生息於今白俄羅斯和烏克蘭境內的第聶伯河以西,今波蘭境內的維斯瓦河以東的東歐大草原地帶,以遊牧為主。以後不斷遷徙,逐漸形成東部斯拉夫、西部斯拉夫、南部斯拉夫三大族群集團。其中,東部斯拉夫包括俄羅斯人、白俄羅斯人和烏克蘭人,西部斯拉夫包括波蘭人、捷克人和斯洛伐克人等,南部斯拉夫包括塞爾維亞人、克羅埃西亞人、斯洛維尼亞人和保加利亞人等。每個族群集團又分別形成了若干個獨立的國家。它們的共同點是,語言都屬於印歐語系的斯拉夫語族,都皈依了從拜占庭帝國傳來的東正教,因此被稱為斯拉夫東正教文明。但是,由於各斯拉夫國家所處的地緣和自然環境差異很大,使得彼此之間的利害關係差異也很大,由此決定,共同的語源、族源和宗教作為它們之間的共同的“文明符號”紐帶的連線作用一直比較脆弱。尤其是今天,大多數斯拉夫國家都力圖加入經濟、軍事和文化實力更強大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和歐盟,獨特的斯拉夫東正教文明特性似乎在趨於完全消失之中。這再次證明,物質經濟生活和物質利益是決定文明特徵及其演變的決定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