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丹,一個在歷史上曾有著輝煌燦爛文明的民族,在蒙古族鐵騎稱霸漠北草原之前,契丹人的遼國才是這片草原的統治者。在過去,人們對於契丹族的瞭解還侷限在漢文文獻裡,契丹人的描述少之又少。然而就在40年前,一次偶然的發現,讓我們對契丹的瞭解有了突破性的進展,這一切得從一場大雨說起。
一、大雨衝出來的古墓
1981年的一個早晨,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盟豪欠營村的一位老羊倌像往常一樣趕著羊去附近的彎子山上放羊。因為前幾天下了大雨,路還很溼滑,羊群前行的速度比以往慢了許多。突然前面的羊群停下了腳步,羊倌怎麼趕都不願意前行,是前面有什麼東西嗎?羊倌徑直走到羊群前面,原來是一個黑漆漆的洞穴擋住了羊群,旁邊還散落著一堆灰色磚瓦。老羊倌從未見這個洞穴,他的直覺告訴他,這個洞穴八成是人工搭建的,而且很有可能是個古墓。羊倌沒來得及顧上自己的羊,迅速下山跑回村裡上報。有人或許會對這個羊倌的舉動感到困惑:一個古墓而已,為什麼如此大驚小怪?原來當地曾經有許多人靠盜墓為生,直到有人在盜墓時在古墓裡死了,當地人都以為是鬼神作怪,不敢再盜墓了,發現了古墓也會立刻上報,不敢有一絲怠慢,以免惹怒神靈,降下罪罰。
村幹部在受理了這件事後,認為不簡單,第一時間聯絡了當時的烏蘭察布盟文物工作站,文物工作站很快就組織好了考古隊員趕到彎子山展開初步勘察。考古隊員忙活了好一陣子,最終的結果令全隊都興奮了起來。原來隊員們還在附近斷斷續續發現了十幾座古墓,這裡是一片規模極為龐大的家族墓葬群。是誰的古墓呢?專家用碳十四鑑定法鑑定出,這片古墓群是10世紀左右的,而它們的主人,則是漠北大族——契丹。
契丹一族在歷史上曾十分輝煌,然而不知因為何種原因,自明代以後就再難尋到契丹的痕跡。這片契丹古墓群,很有可能是揭開契丹歷史的大發現!一想到這,專家組們都歡欣雀躍了起來,卯足了勁準備開始發掘。由於當時已經很冷了,可以發掘的時間不算多,考古隊決定先發掘三座墓。但前兩座墓的發掘卻讓專家們的熱情涼了一半,因為這兩座墓早已被盜墓賊光臨過了。契丹人沿襲了唐代厚葬的傳統,墓中財寶豐富,所以很容易吸引到盜墓賊。這個專家們其實也想到了。只是一連兩座都被盜,無疑是當頭一棒。
就在第三座墓葬開啟後,墓內一片狼藉,許多陪葬品的位置都是錯亂的,大家很失望地認為這個墓也被盜了。這時,一個鎏金銅面具的發現讓考古隊興奮起來。
二、千年不腐的“睡美人”
令考古隊興奮的其實不只是這個面具,還有這個面具背後的東西。那是一具女性屍體,她的頭朝向北方,枕在一個絲綢包裹著的木枕上,雙眼微開,豐潤的臉頰上顴骨微微隴起,瘦長的鼻樑,小嘴抿合,顯得和藹而莊重,生前儼然是一個美女。女屍仰身向左微側,左手平放,右手靠腰,側睡在屍床。屍床前面的祭桌上擺設著碗碟與漆盤,地面上散佈著四個黃鼠屍骨。
女屍身穿一件圓領束腰長袍,長袍是多褶圓領,直接由領口外翻,衣紋簡單。翠綠色的銅絲網路貼在衣服上,頸部佩戴有圍脖,交壓在領口裡面。腳上穿著一雙軟鞋,臉上佩戴的正是那張鎏金銅面具。
根據口腔牙齒數量分析,女屍的死亡年齡在25歲左右。剛出土時面板還有彈性,面色滋潤,好像剛剛離去一樣,如此千年不腐女屍,在此之前只有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辛追夫人。專家評估,女屍不會是平常百姓,應該是出身於當地的一個富貴人家。
然而專家們一直都有一個疑問:25歲雖然在古代不算是很年輕,但也是大好年華,這個女子怎麼就去世了呢?
三、撲朔迷離的死亡原因
女屍的面板雖然還沒有完全腐爛,然而她的內臟卻已腐爛得所剩無幾了,僅有個別器官組織還能在顯微鏡的幫助下觀察到,這使得研究者難以從病變的角度分析女屍的死亡原因。然而就在女屍身體中學者們發現了大量砒霜,這實在是一個驚人的發現。要知道女屍的死亡年齡不過才25歲,體內卻含有大量砒霜,這個女屍應該是非正常死亡。
砒霜在古代是很輕鬆就可以買到的毒物,那麼她會不會是被他人下毒而死或是被逼自盡呢?要知道在遼國,就算是強如遼太祖耶律阿保機也曾遭到弟弟們的叛亂。之後的聖神宣獻皇后蕭綽、欽哀皇后蕭耨斤在位期間,遼國的爭權奪勢更是頻繁,尤以皇族與後族的相互殘殺最為激烈。可以說遼國的家族勢力越是龐大複雜,族內權勢之爭越嚴重。這具女屍出身富貴人家,難免捲入權力鬥爭的漩渦之中。當然這也不一定,因為砒霜在中醫藥學裡是一劑良藥,可用於治療風痰哮喘、瘧疾、潰瘍等病,女屍也有可能是因為用砒霜作藥,日積月累導致死亡。
對於砒霜致死這個觀點有專家提出了反對意見,因為砒霜僅是在屍體胃部發現,下腹部組織沒有檢測出。在遼國,有一種特殊的風俗,就是以一種特殊藥物來防止屍體腐化,根據宋代文惟簡撰寫的《虜庭事實》記載:“惟契丹一種,特有異焉。其富貴之家,人有亡者,以刃破腹取其腸胃滌之,實以香藥、鹽礬,五彩縫之;又以尖葦筒刺於面板,瀝其膏血,且盡,用金銀為面具,銅絲絡其手足。耶律德光之死,蓋用此法。時人目為‘帝羓’。”這其中很多都在女屍身上驗證了。而文中提到的鹽礬,能對屍體起防腐作用的有紅礬和白礬兩種。紅礬即為砒霜,而白礬沒有在屍體中檢測到(但並不代表沒有使用)。因此女屍不一定就是砒霜毒害而死。
直到女屍的下體又發現了大量血跡,專家們才停止了爭吵。他們認為,女屍是大出血而死的。那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大出血?專家們認為是分娩,為何下此結論?還是因為砒霜。在五代及兩宋時期,砒霜常被經驗豐富的老中醫用於幫助難產的婦人落胎。奈何給這位婦人使用砒霜的醫生經驗不夠,沒能把控好劑量,導致婦人的死亡。因此,女屍死於分娩時大出血是最符合實際情況的。
文史君說
關於女屍的許多發現其實是與古籍記載有所出入,如女屍的髡髮為剃髮,而沈括在《熙寧使虜圖抄》所描繪的契丹民族髡髮為剪髮等等。因此察哈爾右翼前旗契丹女屍的發現,可以說有力地彌補了契丹民族史料的不足,讓現代人得以更為具體地瞭解契丹這個民族。
參考文獻
李逸友:《契丹的髡髮習俗——從豪欠營遼墓契丹女屍的髮式談起》,《文物》1983年第9期;
吉成章:《豪欠營第六號遼墓若干問題的研究》,《文物》1983年第9期;
杜承武、陸思賢:《契丹女屍在民族史研究上的意義》,《內蒙古社會科學》1983年第5期;
張彥霞、趙興明、張軍:《察哈爾右翼前旗契丹女屍死因探析》,《集寧師範學院學報》 2017年第39期。
(作者:浩然文史·套元)
本文為文史科普自媒體浩然文史原創作品,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本文所用圖片,除特別註明外均來自網路搜尋,如有侵權煩請聯絡作者刪除,謝謝!
浩然文史是全博士團隊文史科普自媒體,全網主流平臺文史類優質作者。讓專業的歷史更有趣,讓有趣的內容更有深度。古今中外,考古文博,更多內容請關注我們的同名公眾號(id:haoranwen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