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大家好
今年上半年的時候尼康釋出了50F1.2這顆非常棒的鏡頭,當時我們對它做了一個全方位的測評,從那個時候開始我們就一直在醞釀一個小小的計劃,什麼時候能做索佳尼三家的50F1.2對比。今天我們有幸拿到了索尼的50F1.2,沒想到可以這麼快的完成這個計劃,那麼快來看看我們今天的測評吧~
三顆50 1.2作為索佳尼各家用來炫技與秀肌肉的大看板,自然都挖空了心思塞滿了各自技術儲備的黑科技。從鏡身外觀設計來看,也都延續了各自的設計語言,尼康Z鏡頭低調冷峻的線條感與銀色S標組合,索尼GM大師頭的活力橙色G標,佳能RF鏡頭突出科技感的紅圈標誌,都讓三顆鏡頭在工業設計美感上顏值拉滿,在功能性的設計上,索尼典型的光圈控制環+單獨設定的快捷鍵按鈕,佳能則將RF鏡頭的招牌賣點自定義控制環放入其中,而尼康則吸取了二者的優點,既有可自定義設定的鏡頭控制環,又有可單獨設定的fn快捷鍵,並且額外還有一個disp資料快速檢視按鍵,配合液晶螢幕效率那可是槓槓的。三者上機的感受也都各有千秋,如果你是工業暴力美學的擁躉,尼康50 1.2碩大的機身與金屬質感一定讓你欲罷不能,如果你追求千里走單騎的輕便,索尼GM50 1.2則憑藉著三顆鏡頭中最小與最輕的體積讓你輕鬆上陣,如果你希望給客戶留下來真特專業的感覺,那佳能的紅圈配合碩大的R5機身一定可以滿足客戶的預期。
既然是各家的技術招牌,那堆料上就必然要給足給夠,佳能拿出了RF鏡頭的許多看家本領:3片非球面鏡片與一片獨家專利的UD超低色散鏡片,全部使用高精度研磨的玻璃鏡片保證透光率,重新設計的光學鏡片佈局,支援全時手動對焦的環形USM高速對焦馬達,氟圖層與佳能最新的ASC鍍膜技術,全鏡身防水滴防塵設計;
索尼的GM501.2為了更加緊湊小巧,刻意減少了鏡片組中的光學鏡片數量,使用了三枚XA超級非球面鏡片作為主力結構,11枚光圈葉片為虛化提供了保障,最強的點是使用了4個XD線性馬達+浮動對焦組的設計,使其對焦速度堪稱頂級,第二代的AR奈米鍍膜和氟圖層的增加也都為其提供了相當優秀的素質表現。
尼康在堆料上似乎為了彌補單反時代F卡口的缺憾,在50 1.2的15組17片鏡片結構上,誇張的給出了82mm超大前玉,兩片ED低色散鏡片與3枚高精度研磨的非球面鏡片是三家中最捨得用料的,塗層也是尼康sline鏡頭的三重組合:奈米結晶塗層,抗反射高畫質(ARNEO)塗層與氟圖層,放飛自我的好處是光學成像自然有所保證,但至於便攜性與對焦速度……我們接著看後面的使用體驗。
在畫質對比測試的環節中,我們吸取之前小夥伴們的建議,將直接拍攝各家的RAW底片,然後在Photoshop中進行解碼轉換為JPEG,並且轉換過程中關閉各家的配置檔案,白平衡保留機身的自動設定,所以你們看到的直出照片基本上是各家相對比較真實的體現,可能比一些小夥伴所貼出的樣張看起來似乎過於真實,高情商的說法就是,畢竟我們還是希望你們看到更多原汁原味屬於鏡頭本身的一些表現。
在畫質的對比中,我們認為三家的設計思路就很好的體現出來:
佳能一如既往的可以在這枚頂級1.2鏡頭上給出了比較中規中矩的風格,沒有類似自家RF85 1.2DS那樣一眼的驚豔感,但也給出了相對舒適的眼緣,
索尼的50 1.2是很有自己特點的一顆鏡頭,堅持輕量化與高速對焦,在畫質上的表現也是無功無過,算是GM大師頭的平均水準,
尼康的50 1.2則在我們內部對比樣片時表現最好,畢竟採用了3DHIFI的設計思路,雖然並不走極致的銳化路線,為了保留焦外的柔美並不過分強調對比度,但整體的觀感上非常舒服,特別是逆光等複雜光源下的拍攝表現,讓我們覺得尼康的50 1.2成像效果更佳立體通透。
整個拍攝過程中,我們都使用全開F1.2的光圈進行拍攝,畢竟你花這個價錢買的就是F1.2的全開,這裡我們拒絕再一路開到F22每張做測試,真的沒意義。
銳度的表現上,三顆鏡頭一致的都並不突出自身的高對比度與高銳度,畢竟50 1.2在人像拍攝中使用的比較多,過於突出銳利效果,降低焦外的表現並不是一個很好的選擇,三顆鏡頭觀感都比較舒服,為了保障足夠的焦外虛化,在銳度上保證達標即可的設計思路,我們也是認同的,所以如果看到有一些測評過分強調三家50 1.2在銳度上的表現,那就基本上可以說,要麼我們彼此對銳度的標準無法統一,要麼就有一個是雲測評。
色彩上的表現三家鏡頭都交出了令人滿意的答卷,我們特意選擇掃碼5塊給這位賣氣球的大叔,對其身上諸多色彩進行拍攝。
關閉各家的配置檔案之後發現尼康的50 1.2色彩是最接近我們現實場景中的觀感的,因為拍攝光源環境比較雜亂,並且有各種色彩做對比,佳能的直出會更加討喜,但是如果開啟RAW底片來說,色彩有些偏清淡,對比反差也比較小,而索尼的50 1.2在藍色和綠色的表現上並不是非常符合與現實中的色彩對比,色差稍微有些偏色,當然這是直出效果的對比,三顆鏡頭稍微套個調色濾鏡直出,成片都會很好看。
所以大家也不必過於糾結,畢竟到了這個價格檔位,高手之間比拼就是那麼一星半點的差距。
虛化的測試這裡我們要先道個歉,因為更換鏡頭時有些沒注意,我們的尼康Z7二代的CMOS上稍微有些髒,所以F1.2最大光圈值上有些髒,這裡是我們的失誤。
關於虛化我們想多聊一句的是,如果只是單純拍攝背景光源看光斑的表現,其實對三顆鏡頭都有些屈才,50 1.2的美感就在於標準焦段上的1.2可以提供近乎中畫幅立體虛化效果的視覺感受,一定要拍攝完在顯示器上觀看才有更直觀的感受,如果單純去比光斑,三家的50和各自85以上焦段的鏡頭相比並不佔太大優勢,但放在實際的拍攝體驗上,會讓你有一聲臥槽脫口而出。
在三家虛化的表現上,三顆鏡頭都是在頂級中再進行對比,佳能的50 1.2並沒有85 1.2DS對於虛化上暴力的加強,所以在三顆鏡頭對比中只能說達到標準水平,尼康50 1.2的光斑在色散與過度上都非常好,但只有9枚葉片的設計,讓我們覺得在最大光圈時邊緣的過度上有些遺憾,索尼的50 1.2雖然虛化過度沒有尼康50 1.2在主題與背景過度時的空氣切割感明顯,但11枚葉片的加持使其在光斑上的表現更為圓潤。
逆光時的鬼影與抗眩光的表現,我們給出的答案非常直接,尼康表現最好。在測試中我們直接用F1.2全開光圈對準太陽,對人造光源進行拍攝,結果不言而喻,尼康的鍍膜技術與優秀的複雜光學結構組使其表現非常乾淨,在我們看來已經做到了各家鏡頭中對眩光和鬼影技術控制最高水準之一,索尼和佳能各自有些問題,比較典型的就是個子的強光源下鬼影比較明顯,雖不能說紫氣東來,但還是肉眼可見。
在對焦上的表現,很現實的說尼康巨大的光學鏡片組是一把雙刃劍,在對焦上如果焦平面變化不大,則相對不會太拉跨,但如果考驗其從最近到最遠對焦距的來回切換上,佳能和索尼表現更加優秀,特別是索尼的GM50 1.2可以說是電光火石,畢竟直接把400/600超長焦GM上使用的XD馬達直接塞了四枚進去,和演算法最佳化過的浮動對焦組合體組合,我們只能說歎為觀止,在對焦表現上,索尼乾脆利落的贏下了一分。
雖然50 1.2鏡頭因為其焦段的中庸,在影片上的使用可能並沒有35與85那麼特點廣泛,但我們在使用三家的50鏡頭進行拍攝時,全開F1.2的極致表現還是讓我們沉迷其中無法自拔,我們使用佳能尼康索尼各自的人像模式進行拍攝,佳能的人像膚色表現是真的非常好看,尼康在這方面稍微有些遜色,膚色的表現有些過度磨皮的感覺,真實感差一些,索尼的直出在我們看來也非常好看,雖然測試用的機器並非是擁有10bit色彩的A7S3,但GM50 1.2的表現依然令我們滿意。
在我們測試過程中的使用體驗上,尼康上手的重量和體積是最大的,雖然只是一顆50定焦,但動輒超過一公斤的重量讓我們長時間持握還是有些肩頸負擔明顯加重,雖然寬大的鏡頭和對焦環設計持握手感不錯,但如果並非是職業攝影師進行攝影工作的話,尼康50 1.2的使用是需要一定信仰和體能的;
佳能的RF50 1.2則相對比較平衡,配合R6在整個拍攝過程中比較和諧,對焦飛快直出效果討喜,依然是典型佳能的錢給到了啥都好的感受;
最讓我們覺得驚訝的是索尼這款GM501.2,在1.2光圈的情況下極致壓縮體積的做法讓我們對其畫質表現有些懷疑,但最終索尼用輕了將近四分之一左右的重量來向我們證明,GM50 1.2依然有出色的使用體驗,雖然並沒有像尼康一樣擁有頂級的光學素質與成片觀感,但在圖片及影片兩個完全不同的創作領域都可以擁有足夠優秀的表現,著實可以打動我們。
如果說佳能的50 1.2是在2018年時為了搶佔微單市場份額,穩住自己的使用者群體急先鋒一樣的角色,那麼尼康的501.2更像是隱忍多年後在巨大的Z卡口下瀟灑肆意的一次性格鮮明的任性,而索尼是在2021年時吸取各家所長終有所成鮮衣怒馬的少俠,這三顆鏡頭在各家使用者手裡都絕對是出色且讓人著迷的產品,我們也非常高興能透過這次測試來與大家分享我們的使用體驗。雖然目前因為晶片短缺和東南亞疫情爆炸而造成產能下降,鏡頭缺貨導致價格飛漲,但我們的建議是,有需要用的話就買,沒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