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中賈母掰謊是一個發人深省的情節,作者借賈母之口,告訴讀者一個殘酷的現實:“編這樣書的,有一等妒人家富貴,或有求不遂心,所以編出來汙穢人家。再一等他自己看了這些書,看魔了,他也想一個佳人,所以編了出來取樂。何嘗他知道那世宦讀書家的道理!”編故事的人,如果所編的故事嚴重脫離自己的生活,那麼他會根據自己的心理需求去臆想,結果就是歪曲事實,因為他實在不知道事實會是什麼樣子。
在當下的古裝影視劇裡,這種現象非常普遍。編劇為了迎合觀眾喜歡看弱者逆襲的心理喜好,於是大量塑造庶子女在不公正對待下憑藉智慧逆襲的情節。看來讓人大快人心,得到極大的心理滿足。
《紅樓夢》雖然虛構了一個貴為國公的賈府,但書中對貴族生活的描述卻是極為真實的,充分說明了作者就是一個經歷過富貴繁華的貴族子弟。
在書裡,作者還為我們展示了真實的嫡庶子女的狀態。不同於影視劇裡的嫡庶差別巨大,書中所描述的賈府,嫡庶子女的生活境遇毫無差別,一視同仁。
賈府的嫡庶子女,寶玉和賈環的待遇相同,有嫡有庶的三春待遇相同。
賈府是詩禮之家,嚴格遵照老祖宗定下的規矩治家。這些規矩定得很細緻,書中只是向我們展示了其中其少的部分。但僅從這極少的部分中可以看出來,賈府的嫡庶子女,生活待遇是平等的。
第三十六回,因王夫人想暗中把襲人抬為姨娘,於是與王熙鳳有一段關於襲人歸屬的對話。其中提到:“襲人原是老太太的人,不過給了寶兄弟使。她這一兩銀子還在老太太的丫頭分例上領。如今說因為襲人是寶玉的人,裁了這一兩銀子,斷然使不得。若說再添一個人給老太太,這個還可以裁她的。若不裁她的,須得環兄弟屋裡也添上一個才公道均勻了。”
這段話告訴我們,按照規矩,寶玉和賈環兄弟都沒有使喚一等丫頭的資格。襲人這個享受一兩銀子待遇的一等丫頭是從老太太屋裡借用的。所以,如果讓襲人正式以一等丫頭身份成為寶玉的屋裡人,那麼,為了公平公正,就必須為賈環也同樣配備一個。
注意王熙鳳這段話裡的邏輯:按照規矩,寶玉兄弟沒資格使喚一等丫頭,但這個規矩可以破。相比之下,嫡庶的公平不能破。也就是說,如果一定要在二選一中破一個規矩,那麼也只能破限級的規矩,不能破嫡庶平等的規矩。
這就說明,在賈府,嫡庶子弟的平等待遇,是硬性規定,沒有任何理由可以破,所以王熙鳳說的是“須得”,必須得這麼做。
王熙鳳是王夫人的內侄女,是賈寶玉的表姐,而她從來看不起趙姨娘,對賈環也沒有多深厚的感情。而且,她是個敢於破壞規矩的人,但在這件事上,卻如此堅持原則,充分說明嫡庶平等是個誰都不敢破壞的規矩。
這是嫡庶子弟,在嫡庶女兒上也是一樣,書中同樣有描述。
第三回,黛玉進賈府的當天,賈母見黛玉從林家帶來的王嬤嬤和雪雁“皆不遂心省力”,於是把紫鵑派給了黛玉貼身使喚,“外亦如迎春等例,每人除自幼乳母外,另有四個教引嬤嬤,除貼身掌管釵釧盥沐兩個丫鬟外,另有五六個灑掃房屋來往使役的小丫頭。”
“迎春等”指的是迎探惜三春,其中迎春探春為庶,惜春為嫡,嫡庶女歸為一類,說明她們在生活待遇上沒有區別。否則,也不會拿黛玉和庶女迎春“等例”。
另外,第二十三回,因元春下諭讓寶玉和姐妹們住進大觀園,每個人有一處單獨的院子,“每一處添兩個老嬤嬤,四個丫頭,除各人奶孃親隨丫鬟不算外,另有專管收拾打掃的。”
這裡的“每一處”,不但包括了有嫡有庶的三春,還包括了寶玉這個嫡子和李紈這個嫡子媳婦,都一視同仁,沒有區別。
嫡庶平等,可最大限度地制約主母厚此薄彼,從而維護家族和睦、社會穩定。
正如影視劇中所演的,對嫡庶區別對待,會造成矛盾紛爭不斷,輕則兄弟反目,重則敗家毀族。
所以,為了維護家族和睦、社會穩定,以規矩制度的形式要求平等對待嫡庶子女,是非常有必要的。它首先就制約了主母的厚此薄彼。
我們知道,所謂嫡子女,是由正妻所生的兒女,庶子女則是由妾所生的兒女。正妻擁有後院的治家權,包括生活用品的分配。如果沒有制度規矩的制約,從人性上來說,母親通常都會更偏向於自己的孩子,於是厚此薄彼就會成為常態。
厚此薄彼所帶來的後果極為嚴重,因為人都是自私的,被區別對待的嫡庶兄弟由此產生嫌隙,明爭暗鬥,也就不能指望“家和萬事興”了。不但如此,嫡庶矛盾還會因各自社會關係的不同而漫延到家族之外,從而引發社會的不穩定。
《明史·楊漣傳》中說:“今海內清晏,內無嫡庶之嫌。”海內清晏的意思是國泰民安,人們都安居樂業,沒有什麼矛盾。這其中就包括“無嫡庶之嫌”,嫡庶之間沒有嫌隙。
有人說,雖然有規矩制度的制約,但也架不住當孃的會拿自己的私房錢補貼孩子啊。比如黛玉的母親賈敏出嫁,老祖宗規定“滿破著花上一萬銀”,賈母那麼有錢,私下補幾千幾萬完全做得到。
這麼說,確實有道理。但古人也有辦法儘量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這就是“娶妻娶賢”。
除了制度規定,還有主觀自覺。一個賢妻,不會無視制度做出厚此薄彼的事,否則會被千夫所指,也就當不得一個“賢”字了。如果要補貼,那就嫡庶都補貼。如果只有嫡沒有庶,那也不能讓補貼平於甚至多於制度所規定的限額,否則就是踐踏祖宗的制度了。
賈母是不是賢妻?答案是肯定的。她能在這麼大的家族從重孫媳婦走到太奶奶、老封君的位置,其言行一定是讓人無可詬病的。
不但賈母是賢妻,王夫人也是。她這個主母,不但視庶女探春如己出,還能讓趙姨娘給出“分明太太是好太太”的評價,可見從無厚此薄彼之舉。
王夫人在維護寶玉和賈環兄弟和睦上,做出了很多努力。
比如金釧攛掇寶玉“往東小院子裡拿環哥兒同彩雲去”,這是引發寶玉和賈環兄弟不和的行為。王夫人本來“從來不曾打過丫頭們一下”,這次一反常態,不但“照金釧兒臉上就打著了個嘴巴子”,而且即時把金釧攆了出去。如此反常,實在是金釧這種行為的性質太惡劣了。
還比如賈環燙傷了寶玉,王夫人封鎖訊息,不讓賈母知道,目的就是息事寧人,不想把事情鬧大。因為一旦事情鬧大了,賈環受到了懲罰,他會更加妒恨寶玉,兄弟關係就會變得惡劣。
這一切都在告訴我們:一個真正的賢妻,必定不會厚此薄彼,只會堅決維持嫡庶平等、家族和睦。
還有人說,賈母這麼溺愛寶玉,怎麼就不會偏疼賈敏呢?這麼說的人,一定沒有好好讀原著。賈母溺愛寶玉,不是因為寶玉是嫡孫,而是因為寶玉“一落胎胞,嘴裡便銜下一塊五彩晶瑩的玉來”,因此賈母“愛如珍寶”。(這裡可以看出賈母的一種心理,我將另文分析。)
嫡庶之別,主要體現在繼承權上。
說到這裡,一定有人問:既然嫡庶平等,何必分嫡庶?
沒錯,既然要分嫡庶,那就一定有所分別。這個分別就是繼承權的不同。
我們知道,封建社會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權力和財富都集中在一個固定的階層裡。底層人想要實現階層跨越,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為有制度的制約。
這個制度就包括了婚配上的門當戶對以及繼承權上的嫡庶之分。
婚配上的門當戶對,制約了靠婚姻實現階層跨越的投機者,繼承權上的嫡庶之分則避免了財富和權力的下沉。
趙姨娘施魔法想要害死寶玉和王熙鳳,其目的就是“把他兩個絕了,明日這傢俬不怕不是我環兒的”。
那是個兄弟不分家的時代,財產由當家人繼承,並有責任照顧全部家人。所以,不能當家的兄弟們就只能享受到生活用品及生活費的分配。
我們想象一下,如果賈環當了家,繼承了財產,會出現什麼情況?書中有一句話告訴了我們答案。趙姨娘不但想害死寶玉,還想害死王熙鳳,因為她認為“這一分傢俬要不教她(王熙鳳)搬送了孃家去,我就不是個人”。
這就是以己度人了。以趙姨娘的風格,如果賈環當了家,她就可以做賈環的主,把家產都搬到孃家去。於是,就會出現一種嚴重後果:榮國府這些屬於上層社會的財富,最後都屬於身為奴才的趙家了。
如果社會允許這麼做,那麼這種情況就會成為常態,整個社會的財富都下沉了。
所以,必須用制度制約繼承權的歸屬,這就是要區分嫡庶的根本原因。
當然,這個繼承權,不僅指財富,也指權力,因為權力更不能下沉。所以,皇家選太子,官爵選繼承人,都是從嫡子中選。實在無嫡子可選,也要把庶子過到嫡母名下,依然以嫡子的名義繼承。
這就是《紅樓夢》中告訴我們的嫡庶常識:除了在繼承權上有所區別,其它方面都是平等的。包括庶女出嫁,王熙鳳說:“雖然庶出一樣,女兒卻比不得男人,將來攀親時,如今有一種輕狂人,先要打聽姑娘是正出庶出,多有為庶出不要的。”說明只有輕狂人才會在乎是否嫡女,正常情況下,“庶出一樣”,因為庶女也是由嫡母教育出來的,具備和嫡女同樣的教養。另外,嫡母的社會關係,同樣作用於庶女,所以探春只認王子騰為舅舅。
綜上,影視劇中演繹的那些嫡庶之分,只宜當成娛樂來看,當不得真。至少,《紅樓夢》中給出的現象是嫡庶平等,並不區別。
相關閱讀:
紅樓闢謠|林黛玉的母親賈敏出嫁時,真的有鉅額嫁妝嗎?
《紅樓夢》| 王夫人為何提拔探春管家?無奈之舉還是唯才是用?
《紅樓夢》| 花襲人的忠人之賢和王夫人的識人之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