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前的今天,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侵略中國,“九一八事件”爆發,從此,中國人民踏上了長達14年的抗日之路。
“九一八事變”拉開了二次世界大戰東方戰場的帷幕,但同時,它也開啟了一場文化長征,那就是——故宮數十萬件文物國寶的南遷之旅。
“九一八事變”後,日本侵略者鯨吞東北,虎視華北,故宮文物危如累卵。
日軍當年在其所侵佔的地區,對中國的文物古蹟進行了強盜式的挖掘,破壞了北魏平城、北平周口店遺址、齊國故城遺址、商都殷墟遺址等等。
日軍當時甚至想要借日偽政權,換掉故宮館長,來方便自己搶奪文物。
還有當時大量富貴人家的建築、珍藏等,都在日軍的三光政策下備受蹂躪。
在嚴峻的形勢下,故宮博物院金石學家、古物館副館長馬衡提議將故宮的文物南遷。
時任故宮博物院理事、中央研究院院長蔡元培非常贊成這個決定,蔡元培說:“日人不可不防,文物不可不遷,未雨綢繆,以防措手不及,苟有損壞,不可全域性被奪。”
1933年2月5日晚,北平全城戒嚴,故宮博物院13491箱文物從神武門廣場出發,由幾十輛板車輪流運往火車站。
故宮文物,開啟了漫漫的遷徙之路……沒人知道路有多遠,這一去要多少年。
這一路,真的太難了。
兵荒馬亂、土匪騷擾、大雪封山、汽車翻覆、船隻遇難、敵機轟炸等險情環生……多虧了諸多故宮人艱苦跋涉,無怨無悔地將一身性命繫於文物,才保全了中華文化的不絕。
出宮後,13491箱南遷文物分五批運抵上海暫存。1936年南京文物儲存庫建成後,文物再分五批轉運。但沒過多久,“七七事變”爆發,它們再向後方轉移,開啟艱苦卓絕的第二次遷移:
首批80大箱文物走南線:南京—漢口—長沙—桂林—貴陽—安順—巴縣,大批文物密藏貴州安順華嚴洞六年,1944年12月獨山陷落當天再遷四川巴縣。
走中線的9369箱文物路線:南京—漢口—宜昌—重慶—宜賓—樂山安谷,1939年春,日機轟炸重慶,幾乎炸中這些國寶,文物又再次裝船,向長江上游西行500公里至樂山,文物安藏樂山安谷鄉七年。
走北線的文物共7287箱:南京—徐州—鄭州—寶雞—漢中—成都—樂山峨眉,妥藏七年。
動盪的局勢也促成了一個偉大的建築——南京博物院的誕生。
南京博物院籌備處最初成立的時候,原本擬建人文、工藝、自然三大展館,於1936年開始動工興建。1937年,日軍佔領南京,第一期工程僅完成大半便被迫停工。直到1948年,“人文館”才竣工開放,也就是我們今天在南京看到的南京博物院。而規劃中的另外兩個場館,因國共爆發全面內戰而未能實現。
1935年9月6日,在13份競選設計方案中,建築師徐敬直所擬建築圖案當選,徐敬直原本設計的大殿為清式建築,後來與梁思成商議之後,修改成仿遼建築。最終選擇採用仿遼建築的原因是,遼代建築以樸實雄厚聞名,不僅風格豪爽,還有強勁延續的狀態。
建築造型是中國遼代宮殿樣式,而建築材料和結構則採用西方先進的鋼筋混凝土結構,是折衷主義建築風格的成功典範。
建築總體佈局強調深層次的對稱軸線,主體建築離中山東路主幹道較遠,前面留下寬敞的空間,做草坪、廣場和綠化帶,大殿前建有寬大的三層平臺,襯托出主體建築的雄偉高大。
文物經過流浪,也完完整整地回到了故宮。
1933—1949年,南渡北歸、西遷東還,十餘年的顛沛與流離,故宮文物接續新生,中華瑰寶躲過了戰時空襲與洗劫,中華文明根脈得到了保護。
回首這段文物南遷歷史,歷經上萬裡,堪稱二戰期間文物保護的奇蹟,作為華夏子孫,我們應該銘記歷史,以史明鑑,自強不息,這才是對待歷史的正確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