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三家子村百年滿族民居
澄澈的藍天中偶爾漂浮著幾朵厚厚的白雲,像觸手可及的棉花糖,像幕布上懸掛的卡通掛飾,蟲鳴雞叫不絕於耳,道路兩旁的房屋與樹木錯落有致,三家子村給人的第一感受既寧靜又熱鬧,滿滿的樸實煙火氣在村落中升騰。走進這座滿族聚居地,少數民族和滿漢文化融合的氣息撲面而來。國家級傳統村落三家子村,位於黑龍江省西部,嫩江東岸,行政區劃上屬於齊齊哈爾市富裕縣塔哈滿族達斡爾族鄉。三家子村的歷史淵源要追溯到清朝初期。當時,滿族先人原住吉林長白山一帶,清朝初期隨薩布素將軍抗擊沙俄遷到黑龍江。雅克薩(今俄羅斯阿爾巴津)之戰後,駐防卜奎(今齊齊哈爾)的水師兵士計、陶、孟三家於1689年,也就是康熙二十八年在薩布素的允許下,帶領家人選擇了這塊水草豐美的地方定居。滿語稱此地為“伊蘭孛”,譯成漢語即“三家子”。此後,陸續又有關、吳、趙等姓的滿族人遷到這裡。
傳統民居歷經興衰
2012年,三家子村因其滿族聚居地和滿語活化石的民族特色被評為國家級傳統村落,作為滿族聚居地,這裡有典型的滿族傳統民居,遺憾的是,隨著百年變遷,受各種內外因因素的影響,那些最古老的民房已所剩無幾。“這間房子被修復了幾次,主人常年在外,修復工作由村委會負責,主要是為了文化的傳承保護,房子很早就沒有人居住了。”三家子村村支書帶記者參觀了一處標有“百年民居 重點保護”字樣的滿族草房。之所以叫草房,因為其外牆是由黃泥、乾草混合成的大塊壘磚修建而成,之前,村民對房屋的修復方式也是在外牆不斷敷上新的黃泥乾草混合物。
在三家子村保留的百年民居屬於木構屋架龐大的滿洲式老屋,舊式圈炕、魚罩、搖車,以及木製香爐碗等具有滿族特色的建築物及物件也散落在滿族居民手中。這種土木結構的房屋多為三間,稱為三合院。三合院的格局多為正房三間,也有五間的,東西廂房多為兩間,中間開門,兩旁為窗,窗欞為著落式樣,為三扇木欞窗,外糊魄窗紙。草茅蓋頂,用草繩或灰泥固定,通常坐北朝南。室內裡間北、西、南三面圍炕,晚輩睡北炕,長輩睡南炕,西炕為供神供祖處。
人們居住結構的形成往往不僅是現實的物質條件驅動的結果,往往也折射出一個民族內在的價值觀念和深層的文化心理。從文化的層面看,建築格局往往是一個民族內在文化心理的投射,是人們生命方式的別樣顯現。同時,建築格局對於一個民族審美思想的形成、固化,生活方式諸多方面也有著不容小覷的影響。滿族民居也正是在與滿族人的文化心理的雙重激盪中,凸顯著自身蘊含的價值觀念、心理意識和行為方式,彰顯著獨特的文化品格。
這一點在滿足傳統民居的建造上就體現得淋漓盡致。滿族人喜歡群居,四世同堂是常見的,有的老人已經有了玄孫,仍然願意五世同堂住在一起。所以家家都住“對面炕”。對面炕指的是南炕和北炕,西炕很窄,因有祖匣在西牆上方供著,所以西炕不許坐人。南北炕炕稍安有炕櫃和放被子的“被格套”,西炕放有“炕琴”的矮櫃或“坦箱”,上面放有一些擺飾。房子都蓋成向陽的,房子的中心線要躲開前面近處的煙筒、柁和山花尖及遠處的山尖。前面的窗子每間都是雙排,而每間屋後面的窗子都是單排的。
東北的冬天刮西風的時候較多,許多滿族人家為防西風侵襲,在三間房子的東面牆開門。最東邊的一間為堂屋,主要為灶房,與住人房間有主體間壁牆和中門,南北炕都是“連二炕”,為了居住方便,中間有一簡單的隔斷,也就是滿族人所說的“排叉子”。在祭祖人員較多時,可將“排叉子”拆下,以增加屋內空間。
在三家子村,村支書帶記者參觀了一家儲存較為完整的滿族傳統民居,屬於典型的南北“連二炕”。滿族風俗“以西為大”,長輩要住西屋南炕,老兒子住西屋北炕,中間一間為堂屋,東間屋南炕住長子,北炕住孫子。如果是四世同堂,西屋南炕為祖,北炕重孫,東屋南炕為父,北炕為子。如果家裡人再多了,就要在東廂房設定居室了,廂房住人也要按左長右少的排序居住。西廂房一般不住人,用來做“哈什”,即倉庫、碾房以及馬棚。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居住條件的改善,現在這間民居只住房主老兩口,其子孫都在周圍建起了更為現代的住房。房子本身的文化價值早已大於居住價值。
滿族民居對於火炕的情結要從夏商時期說起,自夏商時期滿族的祖先就有搭建火炕的歷史了。滿洲入主中原,也就把先進的火炕技術也帶到了中原,火炕在日常生活中集取暖、做飯和暖屋這一舉三得的綜合利用。有火炕就必須有煙囪,煙囪有方形和圓形兩種,都和房屋的前牆拉齊,煙囪口要高於房頂。與漢族民居的煙囪和房屋一體不同,滿族民居的煙囪是建在屋子外面的,山牆與煙囪間有一米多的煙道,叫“煙囪脖子”,一側留有插板口,冬季燒完火後及時插入插板,達到火炕的保溫作用。
火炕集床、椅子、客廳等多種實用功能於一身。到滿族人家裡去做客,主人多會讓客人上炕裡坐,並在炕上鋪上炕桌,倒茶水、吃水果、嗑瓜子,充溢著親切友好的氣氛。這與坐在凳子、椅子和沙發上的刻板僵硬的感覺截然不同,空間距離的拉近,更容易營造和諧溫暖的氛圍,也會使人們心理距離拉近,增加人和人之間的信任和好感。
不難看出,滿族民居多方位地展現著世俗生活的畫卷,顯示著滿族特有的倫理觀念。在歷史的長河中,伴隨著滿族文化的傳播,滿族民居早已經成為了東北文化和中華文化的一部分,至今仍閃爍著熠熠光輝,證明著自己古老的存在。
滿語保護迫在眉睫
近年來,滿族的語言正面臨消失的危險,而滿語也是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一部分。現在我國滿語史料較多,僅黑龍江省就擁有近6噸的歷史文獻,然而,能翻譯這些文獻的學者卻僅有兩人而已,滿語的保護已經迫在眉睫。談及滿語保護的重要性,村支書介紹說,全國1000多萬滿族人口中,僅有幾十人能講滿語,而這幾十人大多生活在三家子村,該村是目前全國唯一的滿語村,又被稱為“滿語活化石”。
“每年來村裡調研滿語的專家很多,其中外國專家佔相當一部分比例。”村支書表示,全村人口1100餘人,其中滿族佔40%以上。村內100多戶滿族村民,有許多人還能說滿語。有的居民老少三代人日常生活、勞動用語都使用滿語。但是相較於上世紀60年代,該村能熟練使用滿語的人數已大為減少,能用滿語進行日常對話的不足20人,能非常熟練地使用滿語交談的人僅剩6人,而且都是80歲以上的老年人。其實,相比於口語的失傳,滿族文字的傳承更為迫切,受年代的限制,現有的能用滿語對話的老人幾乎都不識字,滿語書寫的傳承保護更為艱難。
在國家對於傳統村落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政策相繼出臺後,三家子村的滿族文化傳承保護也越來越受重視,現在三家子村不僅設立了滿族文化傳習室,鼓勵年輕人定期用滿語交流學習,還在三家子小學開設了滿語課,進行雙語教學,用這種方式培養新一代的滿語人才。近年來,研究滿語的中外學者、專家不斷前來考察,村裡的滿族文化傳習館也在建設中。更值得一提的是,在滿語學會的帶領下,滿語口語大綱已經收集了7200餘單詞,語法也在逐步彙總中;包括語言、飲食、曲藝、薩滿、海東青、婚喪習俗、服飾、禮儀等在內的13項滿族文化將在未來的傳習館中得以展示流傳。
中國建材報記者:陶璐璐
責編:曾信則 張子豫
校對:張健
監審:陶璐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