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金軍隊鏖戰圖
距今894年前的靖康之變,可以說是中華民族史上的一場大劫難。北宋167年的運勢傾地翻天,大都市的繁華陷落在漁獵民族金兵的鐵蹄之下,趙宋王朝,徽、欽二帝,全部後宮,盡數被金國軍隊劫掠北去,北宋一朝,自此徹底滅亡。
靖康之變發生形勢圖
到了南宋時期,很長的一段時間內 ,與金國的軍事博弈也一直是南宋君臣所要面臨的重大問題。
那麼,覆滅北宋、力壓南宋的金國軍隊到底是什麼樣的情形呢?筆者根據相關史料,試著從兩方面做一些分析,讀者諸君姑妄聽之。
進攻北宋的金軍
一,金國軍事力量的兩個王牌軍種
在演義小說當中,金國軍隊中的“鐵浮屠”可謂是聲名赫赫,甚至在戰場上所向披靡,在宋、金交戰當中,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鐵浮屠”做為金國軍隊中的重灌騎兵的確也是令對手頭疼不已。
金軍重甲騎兵鐵浮屠
冷戰場上,這種騎兵從頭至腳、連人帶馬全部全部由重甲覆蓋,騎手的兵器是沉重的突刺馬槍和凌厲的鐵骨朵,一般的披甲騎兵只不過一層甲,而鐵浮屠則是兩重甲在身,當衝擊開始的時候,這陣勢就像移動的鐵塔,是故人稱鐵浮屠。
尤為值得一提的是,臨戰之時,3個重甲騎兵連鎖在一起向敵人發起衝鋒,即使3人當中有兩個人陣亡,剩下一個人照樣向敵人發起碾壓式衝鋒。
在當時的宋、金戰場上,鐵浮屠彪悍異常,兩軍交戰之際,金軍規定,鐵浮屠每移前數步,身後就會有阻止軍馬後退的“拒馬子”在身後頂住,表示有進無退。
在金軍進攻宋境仙人關之役當中,鐵浮屠一日之間竟然發起30多次衝鋒,其戰力可見一斑。
由於鐵浮屠造價頗高,即使到了南宋時期,金軍當中也不過只有3千人的鐵浮屠軍隊。
接下來要說的就是金軍的第二個王牌軍種,它叫“柺子馬”,與鐵浮屠相比,柺子馬恰好屬於輕騎兵,往往是一人兩馬,它部署於鐵浮屠的兩側,根據鐵浮屠的衝擊情況而決定如何包抄或衝擊敵對方的營壘。
金軍中的柺子馬
柺子馬的特點是機動靈活,只要鐵浮屠把對方營壘衝擊的動搖,柺子馬就迅速地衝擊、包抄、放箭,以求力促敵軍營壘的潰散。
金國軍隊當中最初出現這兩個軍種並小試牛刀之時,的確使得宋朝軍隊欲哭無淚,敗仗連連,戰場上宋朝軍隊一見到鐵浮屠出現就嚇得亡魂跌帽。
二,金國軍隊中的雜牌軍
在歷史上,金國軍隊戰力非凡,因為,完顏阿骨打興起之時也不過就憑藉著2500名女真勇士,可是,這些人屬於女真人當中的精銳,也正是依靠這些女真土著做戰場核心,金國終於滅掉遼國。
多部族成員的金軍
可是問題也隨之而來,金滅遼之後,不用說行軍打仗,單單只是對遼國疆域的管控就成了一個難題,畢竟金國人口有限。
在這樣的情形之下,金國開始從其它族群當中招納人丁進入軍伍當中,甚至把猛安、謀克這樣的軍中職務授予給這些人。
據《金史》中所載,金國破遼之後,聲威大振,四方各個部族均有人來投,其中契丹、漢、渤海、鐵驪等部紛紛而來,金國趁機在這些部族當中吸收了很多人充實軍隊,在第一次進軍北宋的時候,6萬金軍當中,純正的女真人只有一半,其它都是契丹、渤海等部族中人,甚至還有一些漢人。
由於金軍的驍勇善戰,使得宋軍聞風喪膽,以至於出現了幾萬杭州守軍一見金軍旗號就望風而逃的畫面出現,而這股金國軍隊只是契丹族人統領的500輕騎兵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