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小品藝術家郭達,曾在北京國家大劇院,用陝西方言朗誦了李白的《將進酒》。有細心的觀眾發現,郭達把《將進酒》中的“將”字讀成了“jiāng”。
郭達此種讀法一出,立馬引發了爭議,網友瞬間就炸鍋了,紛紛留言表示郭達讀錯了字。因為這個“將”字,過去在內地的教學實踐中,一直讀的是“qiāng”。
那麼,郭達為什麼要用陝西方言來讀李白的這首詩?關於“將字”到底該讀哪個音,專家們又是怎麼說的呢?葉嘉瑩說,“將”字應該讀“jiāng”;戴建業說,“將”字應該讀“qiāng”。
“將”字到底該怎麼讀?
不久之前,一位臺灣的網友來大陸見朋友,席上吟誦李白這首《將進酒》的時候,把“將”讀作“jiāng”音,結果被大陸的朋友嘲笑。
這位臺灣的網友感到十分疑惑,於是他就回去查了一下字典,結果他才發現,大陸和臺灣的字典,對“將進酒”中的“將”字,注音是不一樣的。
在臺灣的字典上,這個“將”就讀成“jiāng”,而大陸的字典上就讀“qiāng”。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區別呢?這是因為臺灣使用的是閩南語方言。
在某個影片網站上面,有一位來自臺灣的女孩,她用閩南方言吟唱了李白的《將進酒》,吐字鏗鏘,音樂悅耳,非常受歡迎。
字幕上,她在《將進酒》三個字的下面註明,這個吟唱版本是“河洛方言”版。換句話說,那個影片作者認為:閩南方言裡面“文讀(方言字的文言文發音)”,就是唐代“河洛語”的發音。
鑑於中國歷史上,因為戰爭導致的“衣冠南渡”,粵語方言區和閩南語方言區的人們,一般都認為自家的方言,就是最接近古代漢語發音的方言。
如果以閩南語的“文讀”為“河洛話”樣本來來考察的話,那麼《將進酒》中的“將”字,的確是應該讀“jiāng”,葉嘉瑩先生顯然是持這樣的看法。
不過戴建業教授認為,“將”字在這裡還是應該讀作“qiāng”。理由是:《詩經》裡“將”就是讀“qiāng”音,是“請求”的意思。
比如《詩經·衛風》中的:“將子無怒,秋以為期”,就是“請你不要生氣,我們約定以秋天為期限”的意思。這裡的“將”,就是讀“qiāng”。
另外,支援把“將”讀成“qiāng”音的人認為,《將進酒》其實是漢樂府的曲子名,並不是李白的原創。因此“將”字的發音,不應該以李白所講的方言口音為準。
不過臺灣的網友對此又提出了一個新的說法,他們從“將”這個字的詞性上,來說明這個字應該讀“jiāng”。因為,《詩經》裡的“將”是“請求,但願”的意思,“將”是一個動詞。
比如《詩經·鄭風》中有的“將仲子兮,無逾我牆”,翻譯成現代漢語就是“求求二哥,請你不要翻過我家的牆頭”,這裡明顯採用的是一種乞求的語氣。
可是《將進酒》是一首勸酒辭,朋友間平等交流,不應用“央求”的口吻。並且臺灣的網友還發現,“將”字在《詩經》裡面當作“請求”的用法,在以後的典籍裡面,再也沒有出現過了。
那麼,李白這首《將進酒》中的“將”字不是“請求,但願”的意思,又會是什麼意思呢?它的意思,應當是唐代口語中“姑且,暫且”的意思。
李白勸說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意思就是說:“你們姑且暫且喝光這些酒,不要被懷才不遇的煩惱,影響了自己的心情。”
因為李白其實已經在詩的前面強調過了,“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所以這時候大家“姑且暫且忘掉煩惱,去喝酒,去快活就好了”。
假如按照《詩經》中“將”字的意思來解釋的話,這句話就成了:“請求你們快喝酒吧,不要停下來。”很顯然,這種語氣完全是不符合朋友之間的勸酒的。
因為李白何故要用這麼急切的語氣,去“央求”朋友喝酒呢?這簡直是說不通的!於是“將”應當讀“jiāng”,就有了形成相對完整的證據鏈條。
首先,從“將”字的發音上來說,《將進酒》這個詞牌形成於漢代,作者創作時應當使用的是先秦“雅言”形成的“洛語”。
李白生於唐代,他為了與別的方言區朋友進行交流,那麼語言就必須採用“河洛話”。而在如今,閩南語的“文讀”作為最近似“河洛話”的方言之一,把“將”字讀成“jiāng”音。
其次,從“將”字的釋義來看,依據《將進酒》這首詩中前後文表達出的內涵,“將”字只能讀作“jiāng”,並解釋為“姑且、暫且”,否則就說不太通了。
唐朝的都城長安位於如今的陝西,這大概就是郭達用陝西方言吟誦這首詩的原因吧!不過李白的祖籍是隴西,出生在四川,一生的足跡遍佈國內多個省份。
青年時代的李白算是一個“四川人”,但是他二十多歲以後,長期在外交遊,要與不同方言區的朋友進行溝通,所以只能講唐朝的官話——“河洛方言”。
儘管有一些學者認為,“將”字出自漢樂府詞,《將進酒》這個曲名並非李白原創,因此“將”字發音不能以唐代的“河洛話”發音為標準。
但是考察漢代的“官話”,我們會發現它同樣是源於先秦“雅言”的“洛語”。那麼,“將”字到底讀什麼音,真正的“河洛話”是什麼樣呢?現在已經沒有人搞得清楚了。
網上一直有人用復原的“中古音”吟誦古詩詞,甚至還有人用上古音給《封神榜》配音。但是這些發音是否真實、準確的古漢語發音,似乎還沒有人能“一錘定音”。
結語
隨著國家經濟實力的強大,最近幾年,我們發現有一些學者和年輕人,已經開始鑽研起古代文化和風俗來了。從一定程度上來說,這是一種好事,但是也出現了一些負面情況。
比如我們現在看一些古裝劇,有時會發現劇裡的下級,再也不會對上級說“是”了,而會改口說“諾”。又比如,古裝劇裡有人結婚,新娘拜堂時開始流行“卻扇”,再也不使用“紅蓋頭”。
“卻扇”本來是早期漢族的結婚禮儀,明清時期已經改為了“紅蓋頭”。可是現在某些不嚴謹的古裝劇,或者是為了好看,或者是為了其他,就把“卻扇”用到了明清以後的場合。
為了提升我們的民族自信,很多熱心的朋友,急切地想要“復古”。但是,他們對於包括古代風俗、漢語發音方面的“考據”,步子一般邁得比較大,基礎教育有些跟不上了。
郭達在國家大劇院以陝西方言吟誦《將進酒》的時候,想必也“鑽研”過這個“將”字的讀法。儘管存在爭議,他還是毅然選擇了自己認為正確的發音“jiāng”,放棄了課本上的“標準”讀音。
《將進酒》中的“將”字的發音,既然原本就存在爭議,那麼故意繞開內地課本上的“規範發音”,給聽眾帶來“耳目一新”的感覺,也不能算錯,並且已經形成了一種“時尚潮流”。
不過,在這裡還是需要提醒一下廣大的學生朋友,在考試答題的時候,還是要以我們課本上的教學內容為準,畢竟答案是按照教學內容制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