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歷史學家將三家分晉之後是戰國和春秋交界點,戰國七雄就是戰國時期最強大的七個諸侯國,七個國家分別為:秦、楚、齊、魏、燕、趙、韓(此順序沒有按實力排序)。
1.魏國——魏文侯——魏斯
魏文侯在位期間,進行了戰國七雄中第一個變法,任用李悝進行變法,改革政治,獎勵耕戰,發展經濟等等,商鞅變法的很多措施都是學習這次李悝變法。同時還任用吳起為大將,改革軍事,培養了一批職業化軍人的魏武卒。變法的效果是很明顯的,在魏文侯在位的50年內,魏國成為戰國初期最強大的國家,向西攻佔秦國河西地區,向東打敗齊國,向北滅掉中山國。
魏文侯
2.楚國——楚悼王——熊疑
楚悼王繼位後,楚國內憂外患,國內貴族勢力有著很大的勢力,國外經常秦國和三晉攻打,楚悼王很有抱負,這時候吳起正好被魏武侯趕出了魏國,楚悼王任用吳起為令尹,開始執行變法。因為吳起在魏國一直不受重視,吳起這次十分感激楚悼王,準備施展抱負。透過一系列的變法改革,楚國漸漸變得強盛,吳起率兵征服了百越部落,西面又打敗了秦國,之後又打敗了魏國。
楚悼王
3.齊國——齊威王——田因齊
齊國在戰國前中期還是一直比較強大的國家,齊國的霸業也是有幾代君主共同完成的,其中齊威王就是齊國霸業的開創者。齊威王在位期間,善於納諫,任用鄒忌為相,田忌為將,孫臏為軍師,進行政治和軍事改革,國力也日漸強盛,政治上任用賢能,使得諸侯臣服,軍事上經過桂陵、馬陵戰役,打敗了當時強大的魏國,軍事上稱雄於諸侯,另外在國都臨淄稷門外修建稷下學宮,廣招天下文人議政講學,成為當時的學術文化中心,為百家爭鳴提供了很好的環境。齊威王在位時的名人有:鄒忌、田忌、孫臏等!
齊威王
4.秦國——秦孝公——嬴渠梁
秦國出名的君主很多例如:秦惠文王、秦昭襄王、秦始皇等等,我這裡依然選擇推行變法的秦孝公。秦孝公之前,秦國經過幾十年的動盪,四代亂政使國力大大削弱,魏國還攻佔了秦國的河西地區。秦孝公繼位後,任用了魏國棄之不用的商鞅進行變法,實行耕戰,建立縣制行政,加強立法,不斷促進農業生產。這次秦國的變法,也是七國中變法最長的。強盛之後,利用空隙,攻擊魏國,取得勝利。從此之後秦國開始變強,諸侯再也不幹小覷秦國。
秦孝公
5.趙國——趙武靈王——趙雍
大家應該都比較熟悉趙武靈王,他的功績在趙國君主中算是顯著的了,所以就選擇趙武靈王了。
趙武靈王在位期間,吸取胡人靈活的戰術,進行胡服騎射改革,休養生息,很少與諸侯開戰,慢慢推動趙國發展強盛,在實力允許之後,他打敗林胡、樓煩部落,吞滅了中山國,建立了趙長城,極大的擴充套件了趙國的疆域,趙國在戰國後期能夠與秦國一教高下,與趙武靈王的努力是分不開的。
趙武靈王
6.韓國——韓昭侯——韓武
韓國在戰國七雄中算是比較弱的了,基本上是牆頭草,但矮個子裡挑將軍,我選擇了韓昭侯。韓昭侯上位前期,韓國政治混亂、法律、政令前後不一,軍事上也一直被其他國家欺負,之後韓昭侯起用了法家申不害為相國,進行變法,漸漸使得韓國有所改善,內政修明,諸侯也不來侵擾了。在韓昭侯在位之時,韓國的國勢最強。
韓昭侯
7.燕國——燕昭王——職
燕國前期在戰國七雄中歷來沒有存在感,偏居東北,基本很少參與諸侯爭霸,燕昭王也算燕國重建的明君了。燕昭王是在齊國滅燕之後,趙王護送回國繼位的,繼位後,勵精圖治,建立黃金臺招賢納士,很快擁有了一批人才,之後不斷積累勢力,大破東胡等部落,同時派遣樂毅聯合五國攻打強盛的齊國,攻下七十多個城池,一雪前恥。也算是燕國最強盛的時候了。
燕昭王
戰國長達兩百多年留下了形形色色的人物,也有各種各樣的國君,以上幾個是我對七國比較好的國君的一個看法,我比較傾向於選擇改革創新之君,當然發揚光大之君也是十分聖明的,如果有什麼想法可以在下面評論哦。如果是你選擇各國的君主,你會選擇哪一位呢?歡迎討論一下。
以上內容以及圖片來源網路如侵權請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