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發明釀酒術的國家之一。
從龍山文化遺存中發現釀酒飲酒器皿,足以證明釀酒在我國至少有幾千年的歷史。
到了漢代,釀酒業達到了空前的規模,釀酒、沽酒以及飲酒之風開始盛行。
漢代的酒多為糧食酒。釀酒就是利用微生物發酵生產含一定濃度酒精飲料的過程。
漢代釀酒一般有兩個步驟:
第一步是糖化,先將各種麴黴中澱粉分解成糖類;
第二步是酒化,由酵母菌再將葡萄糖發酵產生酒精,稱為酒化過程。
因為古人沒有照相機,即使有繪畫,也都隨著時間的流失蕩然無存了,留下來的一般是石刻或者漢磚了。下面是四川等地出土的關於釀酒、沽酒和飲酒的漢磚,請大家欣賞了解一下吧:
1、釀酒
漢磚釀酒 東漢(公元25年-220年) 1979年四川成都新都區新農出土
漢磚拓本
一開始,漢代釀酒採用的是“複式發酵法”,也就是用含有大量的黴菌和酵母菌的曲式釀酒原料糖化和酒化同時進行的釀酒方法,當然這一種方法在現代依然有工廠在用。後面古人們不斷改革創新,在原有的釀酒基礎上,研究出新的釀酒方法“酎酒法”,是一種在釀酒過程中多次補料的技術,投料次數多達九次甚至十次,使酵母菌充分發酵,釀出的酒味淳厚,度數也大幅提高,這在當時的漢代,可謂是最高階的一種釀酒方法。
2、酒肆沽酒
酒肆(沽酒) 東漢(公元25年-220年) 1985年四川彭州義和徵集,四川博物院藏
羊尊酒肆 東漢(公元25年-220年) 1986年四川彭州昇平徵集
3、飲酒
酒從獻神到敬賓、從娛神到娛人,人們逐漸以酒為樂事。節日是漢人重要的祭祖祈神的日子,不過在祭祖祈神的娛神活動中,娛人的成分在不斷增加,其中以正日、社日、三月上巳日、臘日這四個節日最為明顯。此外,漢代人婚喪嫁娶也離不開酒,婚宴時除了親朋好友前來慶賀外,還有一些攀援附勢的人前來祝賀,會置備較大規模的酒宴以款待前來慶賀之賓客。權貴如此,普通百姓亦然。還有就是喪禮,在舉行葬禮時,喪家往往會設酒宴款待弔唁者,對於來弔喪之賓客,饗之以酒肉,娛之以樂。
豔飲觀舞畫像磚
《漢書·文帝紀》記載:“為酒醪以靡谷者多。”可知,因為釀製米酒當時浪費的糧食確實不少,既可說明當時米酒在當時酒類家族中所佔的“統治地位”,亦可見米酒在社會中是比較流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