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束文傑
兩月前,筆者曾分享了1948年《舒城縣城關鎮平面簡圖》。這一時期,由於社會環境的不穩定性,加之修志未竟,公開可尋的文獻資料較為稀缺。民國二十六年(1937)發行的《舒城旅平學會會刊》,其中附錄的《舒城縣區圖》,還是參考四十年前《江南安徽全圖》之“舒城縣”一圖繪製而成的。1998年,《安徽省志·測繪志》附錄的《民國時期安徽省各縣縣圖統計表》,沒有舒城縣的身影。查詢中國國家圖書館館藏書目,同樣沒有結果。難道,這三十七年間,舒城縣政府沒有進行過全縣範圍的測繪工作?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只是這個結果需要往我們的寶島臺灣找一找。“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全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在其下設的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收藏了39張舊地圖,分三部分,編成《安徽各縣圖》。本篇將要分享的便在《安徽各縣圖(一)》。
《安徽省舒城縣全圖》(以下簡稱“全圖”),民國三十二年(1943)舒城縣政府制,十五萬分之一尺,原件尺寸63.5X53.1cm,有破損(摺痕),但可掃描。從圖例來看,圖中標註了縣界、縣城、區界、區署、鄉鎮公所、村鎮、祠廟、歧路以及擬架電線、電話線、分站總機等,還運用等高線和藍色線條表現了山脈與河流。從色彩來看,全圖採用多色繪製,並用三種顏色將縣域以外及縣轄四區劃分、突顯。
值得注意的是,《全圖》顯示,當時全縣劃為四個區域,即(縣)直屬區、千人橋區、梅河區、曉天區(設三區署)。此前,據民國二十六年(1937)出版的《中國經濟志》:舒城原分五鄉,即在城及東、南、西、北鄉;民國二十年(1931)改為五區;二十四年(1935)九月併為三區,第一區駐城內(城關),第二區駐中梅河,第三區駐曉天;同年,舒城劃第三區十二保於嶽西。當時的第一區,面積4635方里,約佔全縣59%,人口286487,約佔全縣58%,後來所設的千人橋區應自此區劃出(設立時間待考)。
民國三十五年(1946)四月,全縣三區署遵奉省令裁撤。據《舒城縣參議會第一屆第三次大會會刊》:不久,梅河紳商陸鏡清等十五人聯名呈請保留梅河區署,曉天區屬各鄉並歸指揮。“嗣奉省令核准”,改設山七里河區署,署址尚未勘定,暫就梅河原署辦公。解放前夕,包括曉天、千人橋在內的部分割槽署正常執行。自民國二十年(1931)始設五區,至民國三十八年(1949)全縣解放,這一時期的縣轄“區”存在了十八年。
經考,城關區署駐西門老當鋪,千人橋區署駐張家祠堂(一說東閘外),梅河區署駐北閘小花園,曉天區署駐地待考。事實上,不同於新中國成立後的情況,民國時期的縣轄“區”一直是弱化的存在,甚至在諸多大中學校的通訊錄中鮮少提到“區”,普通民眾對老五鄉的印象要比新四區更加強烈。
非常遺憾的是,《全圖》未附有城區圖(或略圖),大圖中僅以“回”形標識。相比之下,民國二十一年(1932)出版的《合肥縣全圖》,則透露了縣城更多細節,包括主要街道、城門、橋樑、汽車站、飛機場等。《全圖》的其他問題,諸如製圖時間未寫日月,出現“‘板’權所有”錯字情況等,考慮到時值抗戰期間,可能系倉促所致。當然,以上問題並不妨礙這張地圖的研究和參考價值,對地方輿地史料予以補缺,具有重要的文化意義。
附:《安徽省舒城縣全圖》各區鄉鎮公所
直屬區:城關、幹汊河、桃鎮、缸窯、祝神墩、秦家橋、蔡家店、姚家衝、解子橋、宋家圩、上七河、五里拐、北隅、三溝驛、河南圩、下七河、東沙埂。
千人橋區:千人橋、南港、重陽壋、百神廟、杭埠、三河、孔家集、石灘河、白馬壋、溝二口、龍王廟、三汊河、周公渡、韓橋、梅林。
梅河區:中梅河、長衝、毛竹園、張母橋、范家店、九井、烏沙、杜家店、觀音庵、西沙埂、西湯池、曹家河、西衖、五板橋、沙河觀。
曉天區:曉天、查家灣、小河口、山七河、三石寺、廬鎮關、平田。
- 作者:束文傑
- 參考:“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中國經濟志》、《江南安徽全圖》、《安徽省志·測繪志》、《合肥縣全圖》、《舒城旅平學會會刊》、《舒城縣參議會第一屆第三次大會會刊》、《舒城縣誌》、《舒城縣郵電志》、《舒城縣革命史》、《舒城文史資料》、往期文章等(部分資料由舒城縣史志室提供)
- 運營:束文傑
- 編輯:束文傑
- 製作:出外龍舒人工作室
▼ 歡迎讀者粉絲加入頭條圈子「廬州歷史文化研究中心」,更多話題交流和線上下活動等著你~
(此處已新增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檢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