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樣板很豐滿,毛坯很骨感。”第一次收新房時,我們常常有這樣的感受。
滿懷期待,開啟尚未撕去塑膠包裝的外門,小心地邁過門檻,陽光從窗側灑下,首先看到的是空氣中舞動的揚塵;四向望去,灰色的水泥地面,線條生硬;牆面、檯面在光影裡,顯得格外粗糙,還未上手,彷彿就能感受到水泥摩擦面板的疼痛感。大廳裡離地30釐米不時耷拉下來網電插孔的盒子,窗戶邊還沾有安裝時不經意濺上的泥灰點,彷彿尚未竣工。先去看看主臥吧,沒了想象中的雅緻,飄窗也勾不起坐臥躺的念頭;走進洗手間,光線昏暗,感受上也是逼仄的。跟購房時看過的樣板房相比,雖是同樣面積、戶型,但寬敞明亮度,空間透視性,顏色層次感,感覺舒適度等都有很大的落差。真是樣板很豐滿,毛坯很骨感,而造成這種落差的主要原因恐怕就是裝修裝飾了。
短暫的失落,很快我們又恢復了熱情,開始規劃牆面要刷什麼顏色,什麼材料的漆才顯得健康雅緻溫馨,吊頂要怎樣的樣式才顯華麗而不繁瑣,地板要什麼花紋多大尺寸的簡單大氣上檔次,連每一個角落放什麼物什都要想象了出來,老人的房間怎麼擺置適合他們的生活習慣,孩子的房間貼什麼桌布,是不是放一塊地毯孩子才喜歡……對未來家的想象如烈火般開始熊熊燃燒起來。是什麼讓我們興致勃勃?是什麼讓我們充滿期待?是對家的想象和描繪。但是你知道嗎?這種對家的惟妙惟肖的描繪和想象,就是一種修辭啊!
“人靠衣服馬靠鞍,狗咬鈴鐺跑得歡。”是在強調裝飾、打扮的重要性。
我不禁想起幼時聽戲,看花旦卸妝的一段經歷來。上世紀90年代的農村,逢年過節會有很多慶祝和祈福的儀式。逛廟會,聽大戲就是其中一個比較隆重的儀式。村裡會在廟院兒或者大街寬闊處搭上戲臺子,孩子們一窩蜂的爬上去,情景熱鬧非凡。年少雖然最喜愛的是武打戲,但有時也不免為花旦年輕俊美的樣貌吸引。那個年代大家都樸實無華,很少有妝容,最多的就是有人塗些雪花膏,“大寶護膚品”都是後面才有的,看到唱戲的妝容就覺得特別好看,於是總期待那女子的出場。也期待這場戲快些結束,可以去舞臺後面一睹美女芳尊。結果自然是不免失望了:眼睛沒那麼大,面板沒那麼白,臉上還有些斑點……從此再無去後臺看美女卸妝的興致了。
抖音上就有不少教女生化妝的節目,我曾見過有主播給一個其貌不揚甚至略顯粗陋的女生現場化妝:描眉畫眼、粉面油頭、搽脂抹粉,最後口紅腮紅一上,瞬間東施變西施了。前後對比之大,足以讓你懷疑人生。
其實文章何嘗不是!單純生硬的材料無論多麼乾貨滿滿,讀起來都是索然無味的。也許這就是少人願意去看法律條文和學術論文的原因。法條和論文首先追求的是事實確鑿,不以文害義,乾巴巴的自然是不好看了。相比之下,文學作品特別是小說就有趣多了,主要原因便是文學作品比較重視表達方式,文中有很多表達方式和修辭手法足以調動了讀者的想象力,可見修辭之重要了。
房屋的裝修,產品的包裝,女人的化妝,情人的蜜語甜言等充斥著我們的生活,可以說我們的世界就是一個修飾的世界。這些修飾跟語言文字中的修辭也並無二致,可以說修辭是對文字的裝修,是對語言的化妝。
今天我們就來談談關於文字修飾的學問:修辭學。本篇內容主要分作三個部分:首先,我們來探究一下修辭的定義,接著,結合例子講一下修辭的主要功用;最後是結語。
何為修辭
修,東漢許慎《說文解字》:“修,飾也。”本義為裝飾、修飾。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飾者,刷也。”飾即今之拭字,拂拭之則發其光采。引申為文飾。又曰:“妝者,飾也。”引申為妝飾。是曰:“不去其塵垢,不可謂之修;不加以縟採,不可謂之修。修之從鄉者,灑刷之也,藻繪之也。修者,治也,引申為凡治之稱。”
由此可知,“飾”的本義為“拂拭”,即“去其塵垢”,引申為“文飾”。“修”的本義為“修飾”,引申義為“整治”。
辭,《說文解字》:“辭,訟也。從亂,亂猶理辜也。”本義為訟詞,即打官司訴訟所用的供詞。引申為文辭、言辭。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積文字而為篇章,積詞而為辭。”《易經·繫辭下》:“吉人之辭寡,躁人之辭多。”這裡“辭”與“詞”相同。但在先秦一般寫作“辭”,不寫作“詞”,自兩漢以後,逐漸用“詞”代替“辭”了。
修和辭二字連用作為合成詞,最早出現在《易經·乾文言》:
“子曰:‘君子進德修業。忠信所以進德也;修辭立其誠,所以居業也。’”意思是:“君子要增進德行,營修功業。做到忠誠信實,可以增進德行;注意文治教化,做到立身誠實,可以保有功業。”
君子要達到儒家這一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傳統理想境界,必須要修煉自身的言語行動、處事方式,乃至政治行為;修辭是修身的必要手段,因此要加強修理文教。
陳望道《修辭學發凡》:“修辭,大體上可分廣狹兩義。狹義,以修當作修飾解,辭當作文辭解,修辭就是修飾文辭。廣義,以修當作調整或適用解,辭當作語辭解,修辭就是調整或適用語辭。”
今天我說的修辭,狹義上指修飾文辭,廣義上指調整或適用語辭,就是取自陳望道的定義。我們語文課本上講的修辭,是狹義修辭,特指說寫者為了恰當地表現其所反映的內容,提高表達效果,使文章的語言準確、鮮明、形象、生動,富有表現力,而運用各種表現手法,對文字詞句來進行修飾,就是所謂的修辭,也就是我國傳統所講的修飾文辭的方法,或叫修辭格。
修辭功用
研究古文不可不學習修辭,學古文不懂修辭,就只能是個門外漢。日常為人處事言談舉止中,也處處都是修辭,妥帖的修辭使得我們的語言更信達雅。修辭不僅僅表現在讀書學習方面,它還深刻地影響著我們的思維模式,也體現在我們修身進業之中。
我認為,修辭學主要有以下功用:(1)方便讀書學習,特別是學習古文。(2)增進思想交流,不懂修辭就無法很好的交流。(3)增加生活品味,修辭於生活中處處可見。隨處可見的一則廣告,一個生活事件,一個文化現象,都蘊含著修辭。不懂修辭,就無法真正的懂得生活。
(1)讀書學習
從理論上看,修辭學幫我們揭示了人類語言的奧秘,闡明人類的認識活動,而且具有美學價值。從實用方面看,一方面可以幫助我們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即運用於說和寫;另一方面可以提高理解語言的能力,即運用於聽和讀。在語文教學中的運用,就是上述兩者的綜合。
特別是古代漢語,富有鮮明的古代漢民族特色,其書面用語簡潔凝練,表現力強。甲骨文誕生之後,書面語言就承擔起了人際交往及社會溝通、文化傳承的使命。我們知道,構成語言的三要素是語音、詞彙和語法,都與修辭有著密切的聯絡,是實施修辭的基礎,為修辭手段的擇用提供了充足的資料;而修辭則從表達手段、表達方式的角度研究如何綜合運用語言中的各個要素,以增強語言的表達效果,擴大三要素的功用。
如,杜甫《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這裡杜甫運用了嚴格的對偶修辭手法,也叫對仗。從語音上看:出句與對句相對的音節平仄相反,第二、第四句的韻腳相同;從詞彙上看:出句與對句相對應的詞意義相同或相關聯;從語法上看:出句與對句的詞性相同,句型結構一致。
只有較好地掌握古漢語修辭方式,才能有效地提高閱讀、理解、欣賞古代典籍的能力,尤其是現代漢語中沒有傳承下來的古漢語特殊修辭格,更是要努力去掌握,否則將會影響我們準確地理解文獻典籍的內容。
(2)交流思想
人是社會的動物,人需要相互理解。然而,理解是雙方的事情,語言的誤會是人生中很難避免的,所以才有“理解萬歲”,理解萬歲恰恰說明相互理解不是易事。而修辭學能幫助表達者提高運用語言的能力,提高話語的表達效果。
溝通中的編碼和解碼
因為溝通包含表達者和接受者,表達者編碼,接受者解碼。解碼是編碼的逆向同構,除了需要編碼規律規則,修辭學知識也是解碼的工具,可以幫助接受者提高理解能力。無論是表達還是理解,缺乏修辭學的知識是不行的。
乾隆皇帝,微服私訪下江南時,帶了大學士紀曉嵐在身邊。一天,兩人走得口乾舌燥,紀曉嵐看到路邊有棵梨樹,就摘了一個梨獨自吃了起來。
乾隆皇帝很是生氣,質問道:''孔融四歲能讓梨,愛卿得梨為什麼不讓呢?''
這時候,紀曉嵐才發現自己失禮了,趕忙說:"梨者,離也!微臣奉命伴駕,不敢讓梨。”
乾隆皇帝又說:"你不能分給我一口梨嗎?"
紀曉嵐接著說:"微臣有生之年,都將為皇上效命,決無二志,怎敢與陛下分離(梨)呢?"
乾隆引經據典,把孔融讓梨的故事給搬出來了,就看你紀曉嵐怎麼接?而紀曉嵐隨機應變,用諧音的修辭手法,又利用生活中人們對分離的忌諱,巧妙的化解了這場尷尬和危機。
有一個關於錢鍾書的故事:一個美國女士讀了錢鍾書的書,十分敬佩,要登門拜訪。錢鍾書在電話中說:“假如你吃了個雞蛋,覺得不錯,何必要認識那下蛋的母雞呢?”錢鍾書解碼是讀者因為自己的書寫得好,想要見他是愛屋及烏。接著他開始編碼:讀者愛屋及烏,而實際上屋美而烏醜,於是就有了上面經典的雞和蛋之論。透過比喻的修辭手法,也是暗用了"愛屋及烏"的典,把其作品比作光亮味美的雞蛋,而把自己比作隨處可見,其貌不揚的母雞,類比生動形象,委婉風趣得拒絕了拜訪。
演員中也有很多幽默的人,黃渤就是其例。一次馬雲問黃渤說自己長得怎麼樣,黃渤開口說:咱倆差不多。這句話既不得罪人還能巧妙地回答問題,馬雲也非常的幽默,問黃渤說:"幫我代言,不給錢行不行?"面對這個問題黃渤直接說:"也不是不可以,你只要幫我清空購物車就可以。"不得不說黃渤是懂修辭的,用購物車的價值來類比指代自己代言的價值,這樣回答既不會讓馬雲沒有面子,也不會讓自己吃虧。
(3)生活品味
修辭學能夠提高人們生活的品位。巴爾扎克說:“欲過風雅生活,至少先學修辭學。”修辭讓生活中充滿美。
山水是對大地的裝飾,草木是對山水的修辭。世界從不缺少美,只是缺少發現,在沒有品味的人眼裡,山水只是岩石和分子,草木只是燃料和桌椅,鮮花只是植物的生殖器。不是說科學不好,只是說科學常常不美。真善美,科學求真,修辭求美,人透過真和美來求善。
前一陣子,給孩子講互文的修辭手法,舉例《木蘭詩》:"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不是說將軍都戰死了,只有壯士都回來了。而是說將士們經過無數次出生入死的戰鬥,有些犧牲了,有的十年之後得勝而歸。
剛好聽到《願蒼天變了心》這首歌,其中開頭歌詞:“如果讓我遇見你,而你正當年輕,用最真的心換你最深的情。如果讓你遇見我,而我依然年輕,也相信永恆是不變的曾經。”就地取材,我馬上給孩子講這就是互文啊!將一個意思拆成兩句話,從而增加了歌曲的意蘊和外延,分出你我主客兩個視角,更耐人琢磨了。轉譯過來就是:我們相逢,於最美年齡,相信永恆,彼此深情。孩子驚訝的說:"爸爸,你好有情調哦!"我趁機繼續說,是古人發明的修辭手法高明,把一維的語句提升到了二維的互文。你看學些修辭多有用,那你以後要不要好好學習修辭啊?
其實我們常見的歌曲通常都是分作幾段的,歌詞的分段,韻律相同,句式相同,填入不同的詞,就大大拓展了詩詞的容量和維度,這就是古代修辭手法的聯章。若每個並列段都重複某一句或幾句話,就是復沓聯章。詩經中這種修辭格用的非常多,可謂一唱三嘆,美不勝收!
生活從來不乏修辭的例子,看看身邊的標語吧,有關於計劃生育的:“該扎不扎,房倒屋塌;該流不流,扒房牽牛”;“少生優生,幸福一生”。有關於交通安全的:“行車禮讓三先,出入四季平安”;“速度激情,車禍悲情”;“酒後駕車,用命賭博”等,都不同程度的運用了修辭手法。
幾乎所有成功的廣告語都是修辭,舉例如下:
有引用、藏字的,"何以解憂?惟有杜康。——杜康酒";"春來江水綠如蘭。——春蘭空調"。
有用典的,"我們最熟悉的房子,總是最親切的。——萬科",引自老舍《想北平》;"為你不怕冷風吹,一路泥濘無所謂。——jeep",引自李宗盛《為你我受冷風吹》。
也有用頂真的,"今年過節不收禮,收禮還收腦白金。——腦白金";"車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豐田車。——豐田汽車"。
還有用迴環的,"你不理財,財不理你。——理財週刊";"萬家樂,樂萬家。——萬家樂"。
結語
講到這裡,今天的文章就接近尾聲了,讓我們回顧一下前面所講的內容:本文我們從修辭學的定義出發,回顧了修辭和修辭學的發展歷史,讓我們知道一部文明史,也是一部修辭史。接著我們結合案例,詳細講述了修辭的功用,修辭主要有三個功用,分別是修辭作為讀書學習的方法,作為交流思想的工具,也是增加生活品味必不可少的思維方式。修辭是如此全方位的影響著我們的生活,怎能讓人不重視?
歡迎大家關注“程嵐”,一起格物致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