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1927年3月
上篇文章談了談四種權力支配的瓦解,這篇文章再談一談毛選中關於文教、宣傳的精闢論斷。
一、普及宣傳→法政學校VS農民協會
開一萬個法政學校,能不能在這樣短時間內普及政治教育於窮鄉僻壤的男女老少,像現在農會所做的政治教育一樣呢?我想不能吧。
普及宣傳應該根據宣傳物件,選擇合適的方法,才能收穫奇效。
想要在農民中普及政治宣傳,法政學校開得再多也沒用,就好比是把梳子推銷給禿子,白費力氣。
只有真正的瞭解、融入農民,為農民著想,才能懂得用什麼方法宣傳最有效,農民也才能接受這樣的宣傳。
打倒帝國主義,打倒軍閥,打倒貪官汙吏,打倒土豪劣紳,這幾個政治口號,真是不翼而飛,飛到無數鄉村的青年壯年老頭子小孩子婦女們的面前,一直鑽進他們的腦子裡去,又從他們的腦子裡流到了他們的嘴上。
孫中山先生的那篇遺囑,鄉下農民也有些曉得唸了。他們從那篇遺囑裡取出了“自由”、“平等”、“三民主義”、“不平等條約”這些名詞,頗生硬地應用在他們的生活上。
能夠讓民眾將口號運用到生活中,說明宣傳是真正的普及了,並且深入人心。
很簡單的一些標語、圖畫和講演,使得農民如同每個都進過一下子政治學校一樣,收效非常之廣而速。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24字凝練的口號,就能起到很好的宣傳效果。
今後值得注意的,就是要利用各種機會,把上述那些簡單的口號,內容漸漸充實,意義漸漸明瞭起來。
普及口號之後,還要將內容充實起來,這樣就真正地達到了宣傳的目的。
二、農民諸禁→反抗與自衛
農會樹立了權威之後,就把不喜歡的事禁止或限制起來。
禁得最嚴的是牌、賭、鴉片,其他的根據各地方情況,還進行禁止或限制的有轎子、殺牛、酒席、餵豬餵雞鴨的數目、遊民生活等等。
毛選中指出,這些禁令有兩個重要意義:
第一是對於社會惡習之反抗,如禁牌賭鴉片等。這些東西是跟了地主階級惡劣政治環境來的,地主權力既倒,這些東西也跟著掃光。
第二是對於城市商人剝削之自衛,如禁吃酒席,禁買南貨齋果送情等等。因為工業品特貴,農產品特賤,農民極為貧困,受商人剝削厲害,不得不提倡節儉,藉以自衛。
有些禁令是由於農民貧困和城鄉矛盾,並不是農民拒絕工業品和城鄉貿易。解決這種問題,則是組織合作社。
農民為了經濟自衛,必須組織合作社,實行共同買貨和消費。還須政府予以援助,使農民協會能組織信用(放款)合作社。
三、文化運動→主席也有過反思
舊中國的文化是地主的文化,是用農民的血汗堆積成的,用魯迅《狂人日記》裡的話說:
“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頁上都寫著‘仁義道德’四個字。我橫豎睡不著,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裡看出字來,滿本都寫著兩個字是‘吃人’!”
毛選中評述地主文化:
中國曆來只是地主有文化,農民沒有文化。可是地主的文化是由農民造成的,因為造成地主文化的東西,不是別的,正是從農民身上掠取的血汗。中國有百分之九十未受文化教育的人民,這個裡面,最大多數是農民。農村裡地主勢力一倒,農民的文化運動便開始了。
農民一向痛惡學校、洋學堂,但是現在開始努力辦夜學。這種轉變期間,主席也有過自己的反思。
我從前做學生時,回鄉看見農民反對“洋學堂”,也和一般“洋學生”、“洋教習”一鼻孔出氣,站在洋學堂的利益上面,總覺得農民未免有些不對。
民國十四年在鄉下住了半年,這時我是一個共產黨員,有了馬克思主義的觀點,方才明白我是錯了,農民的道理是對的。
主席在鄉下住了半年,才知道了之前自己對農民的誤解。原因如下:
鄉村小學校的教材,完全說些城裡的東西,不合農村的需要。
小學教師對待農民的態度又非常之不好,不但不是農民的幫助者,反而變成了農民所討厭的人。
對事情不瞭解、不清楚,妄下論斷,連主席也犯過這樣的錯誤。後來主席又說過“群眾是真正的英雄,而我們自己則往往是幼稚可笑的”,警醒著我們不要犯這樣的幼稚病。
農民運動發展的結果,農民的文化程度迅速地提高了。不久的時間內,全省當有幾萬所學校在鄉村中湧出來,不若知識階級和所謂“教育家”者流,空喚“普及教育”,喚來喚去還是一句廢話。
教育和文化的事情,不僅需要慎之又慎,還需要身體力行。
四、民生問題
文教宣傳之外,農會還致力於解決民生問題。
廢苛捐、合作社運動、修道路、修堤壩、清匪,改善了農民的生存和生活條件。
毛選將農會做的十四件大事逐條分析了一遍,盡其所能站在農民立場上發聲。
總結時說道:總上十四件事,都是農民在農會領導之下做出來的。就其基本的精神說來,就其革命意義說來,請讀者們想一想,哪一件不好?說這些事不好的,我想,只有土豪劣紳們吧!
對於有些人對農會的抨擊“這簡直是赤化了”,毛選中也作了犀利的反擊“我想,這一點子赤化若沒有時,還成個什麼國民革命!嘴裡天天說“喚起民眾”,民眾起來了又害怕得要死,這和葉公好龍有什麼兩樣!”
有些人成天自詡為民眾發聲,實際上一面對民眾嗤之以鼻,擺出高高在上的姿態;又一面畏民如虎,生怕民眾起來了會打翻他的攤子,實在可笑。
總之,《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這篇經典著作,內容詳實,道理分明,值得反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