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是否有過我一樣的感受:
常常迷失購物中心,想不起身在何處;城市整齊劃一的高樓,也會讓人一時恍惚;甚至不同省份的旅遊景區,連店面都驚人的一致。
紐約 VS 廣州
到處都是一樣的建築、一樣的 LOGO、一樣的商品。不同城市的景觀,似乎正在日漸趨同。
為什麼我們的城市越來越相似?為什麼我們不願城市被盒子般的高樓覆蓋?N 多迷思,今天咱就來捋一捋。
把人都塞進高樓裡,
是全世界的通用做法?
說起都市,摩天大樓是我想到的第一個符號。
記得童年生活在 18 線小城,整座城市能乘坐電梯的大樓,只有一座四星級酒店。
在我的記憶之中,城市更像個野生的花園,沒那麼多拔地而起的高樓,平面空間的體驗遠大於垂直空間。
·舊時北京
這些年再回家,城市已不是過去的面貌。與所有都市一樣,高樓即繁華,寫字樓與商品房一樣,整齊劃一,越建越多,越建越高。
如我們慣常的認知一般:想要知道一座城市的經濟發展程度好不好?最直觀的方式,便是看它的高樓多不多。
·正在發展的上海浦東 / Adrian Bradshaw
人類對高樓的熱忱,可以追溯到 20 世紀的美國。
隈研吾在《隈研吾談建築》一書裡,生動地將「房屋」比作吊在人類眼前的「胡蘿蔔」。一方面為了買房而拼命工作,一方面為了裝下拼命工作的精英,摩天大樓又被不斷建起。
·1931年,正在建造帝國大廈的工人,高空作業,沒有任何安全裝置,背景是克萊斯勒大廈。
他在書中毫不客氣地寫「住宅和大廈被不斷搭建,而且人們還在比拼它們的大小和豪華程度,這催生了巨大的經濟效益」。
·建築大師勒·柯布西耶曾將高樓林立的紐約比喻為「可悲的刺蝟」。
這些話明明是在描繪 20 世紀的美國,然而當今都市仍在沿用著這套戰略——用最節約土地的方式,容納進更多的人,創造更多的使用率,爭奪更多的空間。
這種平地起高樓的模式,被複制到一個又一個國家,美國、日本、中國、阿聯酋……面對這樣同質化的景觀,我們還創造了一個精準的詞:「千城一面」。
·迪拜,沙漠中崛起的超級城市。
除了高樓,
好的城市還需要什麼空間?
不可否認的是,城市化的高速發展,的確給我們帶來了更便利的生活。然而,盒子般林立的高樓大廈,真的是城市建造的最優解嗎?
·紐約《時代廣場》
在尋找答案的過程中,清華大學建築學院副教授周榕的一段話打開了我的思路,他說:
我們的城市有很多的高樓大廈,也有炫目的標誌性建築。但讓你感到你是這個城市一份子的空間,是非常少的。一個城市,不僅要有讓我們肅然起敬的地方、要有讓我們能歡笑的地方,也應該有讓我們回味內心迷茫、悲傷,以及能容納我們放聲大哭的地方。
·影片來源於《三聯生活週刊》
可見,一個好的城市空間需要是的「多樣性」和「包容性」。鋼筋水泥與高樓大廈,只不過是城市偌大生態系統裡的其中一環。
·成都茶館
人類學家 Marc Augé 曾將不斷同質化的城市空間,稱之為「非場所」(Non-Place),即認同感缺失、人與人的關係模糊、歷史性斷層。
我們習以為常的機場、火車站、寫字樓、購物中心,都是「非場所」的代表。它們相似性都非常之高,讓人很難一時想到極其特色之處。
·電影《在雲端》:如機場、火車站、寫字樓、購物中心,這些場所的流動性、相似性和重複性都很高,人在其中的身份純粹是過客。
這種「非場所」空間的不斷蔓延,給人最直接的感受,便是煙火氣與人情味的消散。
想想記憶中的老家,總有一處專屬自己的小天地,總有一個固定前往的菜市場。那裡充滿的不僅是個人回憶,還有熟稔的人際關係,與強烈的身份認同。
·節目裡周潤發逛菜市場,和周圍的攤主都非常熟絡,連姓都記得清清楚楚。
我家附近,就有一處 90 年代初運營至今的國營老百貨商場,至今仍保留著舊時的面貌,處處可見舊時的手寫字和光榮榜。
最難能可貴的是,你能在這看到大爺大媽與售貨員熱絡交談的畫面,如多年舊友一般,人情味十足。即便經濟飛速發展,我們的城市難道不需要留住這樣一些「不算完美」的空間嗎?
·北京燕豐商場
趨同化的城市,
是否可以迎來新的可能?
中國,也曾是摩天大樓的追隨者之一。截至 2018 年,中國超過 200 米的高樓,幾乎快佔到全球總量的一半。
然而,天際線的崇拜並不長久,國家近年來一再頒發的「限高令」足以表明:比起一味重新整理高度,「適用、綠色、經濟、美觀」才應該是城市建設的根本。
值得高興的是,這些年我們也在國內看到了一些亮眼的嘗試——許多設計師與建築師開始重新丈量人的尺度,重塑城市、社群與居民的關係。在基於城市原有的氣質之上,尊重不同地區的差異性。
·廣州的農林「菜市場美術館」
如北京的白塔寺再生計劃,旨在保護北京僅存的幾個低矮建築群居民區之一。2015 年啟動至今,此項計劃也在逐步探索著老城保護、改造與更新的永續路徑,維護衚衕風貌。
如上海對社群花園營造的探索,嘗試在高樓林立的城市裡尋得公共空間,讓社群居民與公益組織去共創永續的「迷你花園」。
讓自然教育發生在都市之中,讓歸園田居成為都市生活的可能,讓人與土地、人與人之間的聯結更緊密。
·同濟大學景觀學者劉悅來和團隊 6 年營造 111 個社群花園。
如好好住 2021 年營造家獎小戶型案例中,那間身處衚衕老破小的 43㎡ 房屋——設計師也在用衚衕的景觀去重塑生活,透過一扇窗,將市井氣息引入室內,讓人與社群再度相融。
越來越多案例,正拓展著城市建設的可能性。
高樓不再是繁榮的唯一象徵,鋼筋水泥不再是城市的唯一答案,建築也不再是城市的唯一主體,我們開始看見更多以社群、以居民、以人為主導的城市參與。
想來這不正是城市之所以成為城市的原因嗎?
若沒有一個個聚合的個體,若沒有星星點點的燈火,若沒有一扇扇開啟的窗,城市又何以成為城市。
如果說高樓大廈,是城市化發展的必然結果。那在中國城鎮化率突破 60% 的當下,我們的城市化程序已經逐步轉向平緩增長的階段。
這也預示著,城市建設將從迅猛擴張轉向存量規劃,或許我們也將從中找到更適宜的答案。
新冠疫情改變了世界的走向,在這之前,我們從沒想到人類會過上隔離在家半個月無法出門的日子。
而這也讓人們深切地感受到,線上的世界再有趣,也難以代替真實的生活——推開門,走出去,穿梭在大街小巷,感受城市的氣味與溫度,真切地與人交談,觀察植物,感知四季。
繪本《四季時光》
關於城市,打動大多數人的往往不是高樓林立,而是這些生機勃勃、微不足道、不可替代的鮮活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