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烏鴉,你們的第一印象是不是全身烏黑,還有那句詩“枯藤老樹昏鴉”。但是在鴉科中也有著非常漂亮的存在。有著個殺馬特的造型,雞冠頭。
頭部和上背深色,餘部藍色,有冠羽。原生於北美洲西部和中美洲。常見於針葉林和針混林中,不喜歡在過於茂密的森林活動,較愛開放針混林的環境。
它雜食動物,2/3為植物性食物,1/3為動物性食物它生性大膽、好奇聰明、頑皮吵鬧,大部時間會在樹林上端活動。食物來源廣泛,包括各類堅果、種子、漿果和其他果實,以及捕食多種無脊椎昆蟲、蛋、小型齧齒動物。它們是常見的巢穴掠食者,會偷食多種鳥類的蛋和雛鳥。有時它們也捕食一些爬行動物,包括蛇和蜥蜴。橡子和松子在繁殖期外是它們的主要食物,鳥類餵食器中的花生、葵花籽和牛脂也是它們常見的食物。它們每次會將數個橡子或是扁葉松子叼在嘴裡和喉中,然後一個個地埋在地下或是藏進樹洞裡,這是為冬季貯存食物以備以後食用。它們也會食用人類留下的食物。它們善於投機,常常從別的鳥類手裡偷竊食物,或是仔細尋找人們給它們的食物。它們偶爾也會擊殺一些小型成年鳥類暗冠藍鴉是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的省鳥。
暗冠藍鴉的學名是德國自然學家格奧爾格·威廉·斯特勒(Georg Wilhelm Steller)命名,他於1741年在阿拉斯加海岸的探險中發現此物種。
暗冠藍鴉一年產卵一次,在繁殖期會產下2-6枚卵。它們的卵為橢圓形,表面較為光滑,顏色多變,可能是白色或淡綠色,上 有棕褐色或橄欖色的斑點。卵由雌鳥孵化,一般需要16-18日。
暗冠藍鴉比冠藍鴉喙更纖細,腿更修長,頂冠更明顯。它們的喙纖直,強壯並微微鉤曲。前額為黑褐色,上有深藍色條紋。肩部和胸部為銀灰色,初級飛羽和尾羽為深藍色,並有黑色條紋,腹部為深藍色,而不像其他北美洲松鴉有白色的腹部。
暗冠藍鴉是冠藍鴉的近緣種,外形的不同之處在於暗冠藍鴉的頭頸部為黑色。冠藍鴉全家會一起行動和覓食,到初秋時幼鳥就會各奔東西,這是為了避免在冬季時互相爭奪食物。
它們的空間記憶能力極強,能清楚地記住自己的貯食地點。
冠藍鴉有複雜的社會體系,是典型的終身一夫一妻制鳥類。一些冠藍鴉在求偶期間會直挺挺地在樹枝間跳來跳去,兩性共同築巢並撫養幼鳥,但只有雌鳥會孵蛋。北方的冠藍鴉一年只會產1窩蛋,而生活在南方的冠藍鴉一年會產2-3窩蛋。一窩2-7枚蛋,不過一般是4-5枚蛋,每一窩蛋都可能有不同的顏色,可能是淡黃色、淡綠色或淡藍色,上面有棕褐色或橄欖色的斑點或色塊。每個蛋長2.5-3.3釐米,直徑1.8-2.2釐米。當雌鳥孵蛋時,雄鳥會將食物餵食給雌鳥,16-18日之後就會孵化。
巢為大杯狀,外徑約18釐米,內徑約10釐米,巢材包括小枝、小根、樹皮條、苔蘚、其他植物材料、布片、紙片和羽毛,用軟泥將巢內部修整成小杯狀,而在所有的北美洲松鴉中,只有冠藍鴉和暗冠藍鴉會將軟泥用於築巢
暗冠藍鴉伴侶會共同選擇築巢地點,一般把巢修築在針葉林中,不過有時也會修築在樹洞裡。它們會將巢修築在靠近樹幹的水平樹枝上,常常接近樹頂,當然,它們偶爾也會把巢修築在接近地面的地點。它們的巢與冠藍鴉的巢結構類似,不過體積要大一些,
暗冠藍鴉非常社會化,常常集體行動,時常互相追逐嬉戲,或是與其他鳥類叢集行動。作為山林中最善於鳴叫的鳥類之一,它們對周圍發生的事件非常敏感,常常組織擬攻行為驅走掠食者和危險的入侵者。
暗冠藍鴉普通鳴叫聲為連續的,另外類似老式水泵的聲音,也很常見,此外它們還會發出柔軟的、喘著粗氣的“呼嘟呼嘟”的哨音,而報警鳴叫聲是粗糙刺耳的“哇”聲。它們在接近採食區時會模仿其他掠食鳥禽的鳴叫聲,這樣其他鳥類聽到這種叫聲就會因驚嚇而飛走,這時暗冠藍鴉就可以在採食區獨享美餐了。它們的一些叫聲因性別而異,雌鳥常發出咯咯聲,而雄鳥常發出高音的“咯喱”聲。它們的模仿能力很出色,不僅能模仿野鳥的鳴叫,還能模仿松鼠、貓、狗、雞的叫聲,以及一些機械聲音。
而冠藍鴉在冬季和春季是嘈雜和活躍的鳥類,但它在繁殖季節安靜而隱秘。在近距離交流時也會使用極為安靜的叫聲,幾乎是人類難以察覺的,包括咔咔、咯咯、嗡嗡、嘎嘎以及鈴聲等聲音。這類叫聲中最有特點的一種被稱為“生鏽的水泵聲”,因為這種聲音像古舊的手動水泵聲。在春天,它們會發出輕柔的鳴囀。
它們常見於針葉林和混合林中,但不喜過於茂密的森林,因為它們需要開放的環境。它們一般集結成10只以上的小群落。它們能生活於各個海拔帶,常見於海拔900-3000米的地帶,最高可達高山林木線,不過它們一般不會在如此高海拔的地區生活。它們在太平洋沿岸山腳下的常綠森林中也很常見,在住宅區和農耕區也是很普遍的。在美國西南部和墨西哥,它們生活在由松樹和橡樹組成的林地中。一般來說,暗冠藍鴉並不作遠端遷徙,但會在冬季來臨的時候遷往海拔較低的樹林。在一些大規模的越冬遷徙中,它們也可能越過一些如索諾蘭沙漠一樣不尋常的棲息地。
冠藍鴉
野生暗冠藍鴉平均壽命大約9歲,歷史上記載的最長壽的暗冠藍鴉是16歲1個月
暗冠藍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