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倒流到上世紀80年代末,有識之士提出,由天津老百姓評定出“津門十景”:薊州有三處,薊北雄關黃崖關長城、獨樂晨光獨樂寺、三盤暮雨專指盤山;塘沽有一處,海門古塞指大沽海口;其餘在市區,沽水流霞是海河三岔口至大光明橋段、龍潭浮翠是水上公園、中環彩練是中環線、故里尋蹤是古文化街、雙城醉月是南市食品街和南市旅館街、熒塔旋雲是天津電視塔。
天津“初僅一漁堡耳”。北宋時曾設立若干駐兵的寨鋪,泥沽、小南河、沙窩都是當時遺留下的寨名,直沽寨雖見於《金史》,但也可能系北宋所設。到元代,“楊柳人家翻海燕,桃花春水上河豚”,始見水鄉景色。明永樂二年十月(1404年12月)設衛,兩月後(1405年1月)築城,不過是個土圍子,市民庶戶則“萬灶沿河(南運河)而居”。
明代正德年間,大學士李東陽路經天津,寫下了《直沽八景》七律詩八首。所謂八景,都表現在詩題上——拱北遙岑、鎮東晴旭、定南禾風、安西煙樹、吳粳萬艘、天驥連營、百沽潮平。前四題,都是從天津四個城門鳥瞰所得的景觀。但北門寫得很虛,所謂“遙岑”,其實是“太行西帶城煙碧,碣石東連海樹青”,只是詩人的遐想。“天驥連營”是寫天津衛官軍養馬的場景。這八景後來被稱為前八景。
清代乾隆元年(1736),張志奇任天津知縣,又寫了《津門八景》:三水中分,是指三岔河口;七臺環向,明崇禎十二年圍城所建七座炮臺,也是天津衛三宗寶之一;溟波浴日;洋艘駢津,是指閩粵海船,當時沒有外國洋船;浮樑飛渡,是指三道浮橋;廣廈舟屯,是皇船塢;南原樵影;西澱漁歌。這是後人說的後八景。
可以看出,明、清八景,對津門風物有一定的概括性,“吳粳萬艘”和“洋艘駢津”反映出時代特徵,但從總體看,都不是約定俗成的定名,而是出於詩人一時的興會。在成詩之前,並不見八景的文字著錄,在成詩之後,流傳也不太廣泛。反不如在人們口頭上傳承的“天津衛三宗寶,鼓樓、炮臺、鈴鐺閣”影響更大。
到80年代,天津城市建設大興,小如元代之天妃廟,已建成美輪美奐的古文化街,大如“三環”、新港及高樓大廈,飛紅點翠的公園綠地,都是當時天津城市的驕傲。時至今日,如果再重新評定“津門十景”,那需要新增的應該有什麼呢?摩天輪天津之眼、濱海新區“金箍棒”、國家海洋館或許應該位列其中,中環線、食品街旅館街可能會落選,但具體的結果是什麼,恐怕就要見仁見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