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山海關已經是著名的旅遊景點,再也感受不到戰火的痕跡了。
但是1933年元旦剛過,中日兩軍就在這裡展開了一場大戰。
日軍佔領東北後,就將侵略重點轉到華北,日軍計劃將東北軍徹底逐入關內,首要目標便是山海關。
山海關,又稱榆關、渝關、臨閭關,位於河北省秦皇島市東北15千米處,是明長城的東北關隘之一, 有"天下第一關"、"邊郡之咽喉,京師之保障"之稱, 是進入華北的咽喉要道。
駐守山海關的中國軍隊是東北軍獨立步兵第九旅旅部和第六二六團,旅長兼臨永警備司令何柱國。
日本利用《辛丑條約》設立了山海關日軍守備隊,他們對關內的守軍非常瞭解。何柱國曾說:有辛丑條約在,除非宣戰,他們是有駐軍關內的權利。他們高興時可以在我們境內演習,演習起來可真可假,我們防備比真打仗還要麻煩。明明是敵人卻不能採取敵對行為,古今歷史無此例,中國實在是無奇不有。
日軍守備隊隊長落合正次郎一直想在關東軍動手前佔領山海關,他曾多次勸降何柱國,表示日本願意提供武器和資金,幫助何柱國取得熱河,甚至支援他進入平津取代張學良,何柱國將軍斷然拒絕。日軍見勸降不成,便不斷製造事端。
1933年1月1日,山海關日本守備隊在南口外鳴槍並投擲手榴彈,襲擊比鄰的中國軍隊哨兵,反稱中國軍隊滋事。此時何柱國正在北平向張學良彙報近期日軍不斷挑釁的情況,部隊由參謀長喻建章、參謀處長何鏡華負責。
2日清晨,日軍山海關守備隊76人全副武裝在山海關城南望洋樓前列隊集結。帶隊軍官要求依照辛丑條約規定之治安權進關搜查,並向中國守軍提出南關歸日軍警戒等四點要求。
2日上午,日軍中尉兒玉利雄見談判無果,急不可耐,指揮部下架起長梯強行登城。城上中國士兵奉有不得先開槍的命令,只能用石頭向下砸,這時日軍向城上投擲手榴彈,守軍將手榴彈擲回,一下將兒玉利雄炸死,並炸傷兩名士兵。日軍架在民房上的機槍、迫擊炮當即開火,城上守軍放槍還擊,中日雙方爆發武力衝突,山海關事變由此展開。
何柱國在返回駐地途中,向第六二六團發出抵抗命令,並向全旅釋出《告士兵書》:
願與我忠勇將士,共灑最後一滴血於渤海彎頭,長城窟裡,為人類張正義、為民族爭生存、為國家雪奇恥、為軍人樹人格,上以慰我炎黃祖宗在天之靈,下以救我東北民眾淪亡之慘。
3日,日軍陸海空3000多人向山海關南門發起聯合總攻。中國守軍受辛丑條約限制,山海關內沒有永久工事,只能依靠城牆進行防禦。
3日下午,日軍在戰車掩護下佔領南門陣地,突入關內, 一營戰士全部陣亡無一投降,自營長安德馨以下二連連長劉虞宸、三連連長關景泉、四連連長王宏元、五連連長謝振藩全部壯烈犧牲,六二六團幾乎全軍覆沒,僅團長石世安率殘部二十餘人奮勇突圍而走。
1933年1月3日下午3時15分,天下第一關落入日本人之手。
山海關之戰,是東北軍面對面和日軍打的第一場硬仗,也讓東北軍上下徹底明白不抵抗是沒有出路的。敵人貪得無厭、得寸進尺的態度,不抵抗只能亡國滅族。
我們是不可戰勝、不可征服的英雄的中華民族,在這片土地上有無數可歌可泣的人。
我們一定要、也一定能——銘記歷史、勿忘國恥、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