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咖加使用者:偷油塔塔主
經常開著不同的車去川西,新上市的,油的電的,四個門的,兩個門的,甚至還有沒頂的。明面上看著是我開著車去旅行了,但我常常更傾向於認為那是一場比較好玩的測試,並非旅行。
我理想的旅行是什麼樣呢?應該是輕鬆愜意且簡單的,沒有硬派越野車的粗枝大葉,也沒有低矮轎跑得小心翼翼。我所希望的旅行是放鬆的,沒有焦慮;激動人心的,有震撼的美景;安逸的,有舒適的配置;不一樣的,有著獨特格調。前兩項是對身心和美景的要求,而後兩項是對汽車的要求。
放鬆心情,今天是週末。我將開著沃爾沃V60帶你一起去亞洲最棒360°觀景平臺之一的達瓦更扎去看看,那裡很漂亮,雪山都住在雲層之上。
此次試駕的車型為沃爾沃2020款 V60 T5 豪華版(據說運動版的懸掛調校會更運動些),最新款V60與之主要區別在於新款有了48V輕混系統的加持,並且引擎系列名稱也由"T"系列變更為了"B"系列。
我們常常把極簡和北歐聯絡起來,這臺來自北歐的汽車,也同樣"極簡"。V60的外觀看起來就是很簡單,顏色極為純淨的"雷神之錘"能讓人感受到一絲冰冷的貴氣,不敢貿然靠近。
我很喜歡今天沃爾沃的這副家族式設計,而同樣是V系列,對車身比例的拿捏感覺V60比V90更好。拍攝他的時候記得多用長焦噢,這樣他會更美。
內飾上能說的其實很少,中間大屏的存在讓整個內飾的設計感少了許多。不過在氣味上,要給他絕對的好評,你幾乎聞不出異味,官方聲稱車內空氣質量是絕對健康的,這些是沃爾沃後來對"汽車安全"的理解再次昇華所作出的改變。
旅行車,當然要討論那個"與眾不同"的屁股。相比普通轎車,延伸後的尾部擁有了更大的空間,更大的空間則意味著更多的可能。
轎車本身的低重心和靈活性,也是常見的SUV車型所不能比的。況且,"與眾不同"本身就是一種吸引特質人群的產品特性。
所以,旅行車是為那些喜愛公路旅行的駕駛愛好者準備的。我正好是那一類人,還恰好遇上了這麼一臺稱職的公路旅行車。
多年前乘坐長輩的新置沃爾沃,那臺車在行駛舒適性上給我留下了很差的印象。後來進入汽車行業,對沃爾沃接觸依舊不多,加之營銷層面反覆祭出安全牌一度讓人心生倦怠,市場終端跳水跌價都扶不住銷量的頹勢,所以對這個品牌的車就根本沒報期待。就像捷豹F-TYPE那樣,開V60出行,完全是奔著外觀去的,沒成想路上給了我很多意外驚喜。
我最滿意的是他的底盤,非常適合公路旅行試駕車型裝配的輪胎為原廠標配馬牌PC6,胎壓在2.4bar左右、2.5bar、2.8bar下都有體驗(下面附上一張原廠胎壓表),拿到車時總計行駛里程僅有160+km,各部件狀態都是最新的,體驗結果足夠可靠。
先交代下胎壓變化,原廠建議正常裝載時胎壓前後2.3bar,載重大時建議前後2.6bar(追求經濟性再高0.5bar即可)。拿到車時的胎壓應該是偏高的,跑完一段高速後查胎壓數值是2.8bar,我將輪胎胎壓降低至2.6bar,拋開高速輪胎升溫胎壓變化,冷胎時的胎壓數值應該就更接近原廠建議的2.3bar了。
下了高速後一路摸黑國道,行走幾十公里不見一臺車,偶爾還會遇到大面積的水毀路段。就是在這樣的路上,V60表現出了極強的適應性和舒適性。
底盤傳來的噪音很小,懸掛對大小顛簸處理能力堪稱完美,無論是極為細碎的碎石路面,還是突然出現的大凹陷碎石路面,無論速度快慢,懸掛能非常乾淨利索處理掉他們,還能在留有適當的路面資訊給你的同時營造出很強的高階感。
這讓我想起了那臺捷豹,兩車這樣路況下的感受非常非常接近,在複雜路況的公路上行駛起來的適應性和舒適性一流。
不幸的是,和F-TYPE相似,兩臺車在平整路面的表現都沒有路況複雜的國道來得好,平整路面上V60會有更多的細碎振動會較硬地傳遞到車內,和遇到國道上覆雜多變路況時的表現判若兩車。(不過這種細碎振動也有可能是預備走雪地,冷車狀態將胎壓升至2.6bar導致的。廠家推薦正常載重胎壓範圍就是2.3-2.8bar,合理範圍內,也應該大差不差。)
轉向手感也挑不出毛病,低速輕盈,高速偏重,隨角度,隨速度的阻尼變化做得很適中,僅大角度時的阻尼變化不是那麼明顯;回正力矩微微有一些大,總體是讓人輕鬆的。中心感不強,想想其旅行的定位,可以理解為恰到好處。
這就完了?夜裡爛國道幾十公里碰不到車,車速自然會稍微快一些,這條351國道起著連線318和350國道的功能,除開中間需要翻越夾金山的路段外其餘都是沿河谷的道路。
路上大多數彎道都很小,在較快速度透過彎道,車輛動態表現也很出色,側傾小,跟隨性也不錯,劈起彎來有信心,速度放快以後面對突然出現的障礙物、凹坑也是一點不怯,實為公路旅行的利器。
另外我比較滿意的是發變,猛得很"剋制"之所以說"剋制",我的確不知道是沃爾沃就這水平,還是真有所"剋制"。先說絕對動力吧,這臺T5引擎擁有254馬力,350牛米扭矩。它在時速100以內的加速表現很好,能夠給到人這是一臺高功率引擎,這車動力好足的感覺,去到100附近以後再加速,引擎就會表現出非常疲軟的態勢。和你初中時那個跑100米還行但每次跑1500米時依舊要拼命奪第一位次的同學差不多,後段成績可想而知。
相比發動機,變速箱的表現就突出很多,可以給出很高的評價。簡單歸結下:邏輯好,響應快,換擋速度也不差,屬於很聰明的那一類變速箱。運動模式和普通模式的差別並不大,怠速會高一些,不愛去到高擋位,發動機的聲音也會大一點,此外轉向手感和換擋邏輯,響應速度等等區別不大,也可能這些細微變化我沒感受到。
行駛途中我獲取了一個很有意思的資訊:轉速要是起不來,車子就不怎麼有勁,轉速一起來吧,加速度又來得有點猛,就很有老派渦輪車的感覺。然後我去坡道鎖定2擋地板油後,多次測試後發現,這臺引擎在2100轉附近才會出現明顯的加速感,也就是說這臺車真實的最大扭矩轉速起碼是2000轉以上。嗯,怪不得開起來老覺得怪怪的。
然後我去各大網站搜了下相關的評測,最後在某家發現了一張同款車型同款動力的測功圖。圖上的扭矩曲線也很明確展示出了這臺車的扭矩特性....嗯,2100轉附近最大扭矩才來,的確不是這臺車有問題。(但是為啥你們引數表寫的1500轉就能來啊)
發動機表現很"老派",結論還要給好評嗎?是的,雖說發動機的出力特性不太友好,後端加速能力也缺乏,但我認為在兩者相結合後,整套發變系統依舊錶現出了非常高的素質,值得表揚。
輔助駕駛?&自動駕駛?許久沒有開過擁有L2級自動駕駛的汽車了,這次駕駛的V60搭載了一個叫"領航模式"的高級別自動駕駛。可透過方向盤左側的按鈕進入。
(左下角可選擇自適應巡航&領航模式,方向盤為綠色時領航模式啟動)該系統在自適應巡航的基礎上,多了全速域的車輛跟隨,(支援較大彎角)車道保持等功能,下面咱們就來說說這個系統表現怎樣。前不久看到網上一些媒體睜著眼睛說瞎話,體驗著完完全全的自適應巡航+盲區檢測說成L3級自動駕駛,很不負責。
先來說說我對這些"配置"的評價標準。現階段我依舊認為他們是一套完完全全的"輔助駕駛系統",請大家不要把主動權丟給系統。
主要的幾個評判維度:
跟車時的加減速時機加減速的細膩度車道保持的精度識別標線的準確度轉向時的細膩程度被加塞時的反應速度從體驗上說,這套系統總體是讓人滿意的。加減速能做到平穩順滑,車速與目標車速差距過大時,系統會根據差值的大小來提供不同的加速度。跟隨車輛時剎車能做到力度均衡統一,但剎停時沒有"老司機"的那種臨停前松一腳的"習慣",還可繼續最佳化。車道保持的精度和轉向修正的細膩程度都很好,動作連貫自然。這點很有老司機範兒,且支援的轉向角度比較大。高速路段上臨時修建的大彎度便道時速70時也能順利透過。(車子自行拐彎時,因為車輛是保持中間行駛的,和多數人拐彎習慣不一樣,駕駛員此時精神是高度緊張的,對看重駕駛安全的人來說很費神。)對道路標線的識別率不錯,標線清晰的情況下沒有出現過失誤。在國道上時,只要路線清晰就能識別,遇見不太清晰的,他也不會勉強自己,能保持就保持,如果沒辦法會在一個左右鉅鹿相當安全的時候退出讓駕駛員接管。(比某些不行要硬撐,危險的情況下系統退出讓駕駛員接管的邏輯好多了)被加塞時絕大多數情況的處理都很不錯,響應時間很快,剎車力度適中。這套系統在我試車的過程中,遇到一種情況處理得讓人不滿意。高速巡航狀態下,前方很遠距離的車輛車速突然大幅降低,車輛沒有及時提示預警,也沒有相應的剎車動作,我在已經不得不剎車的情況下人為介入踩了一腳剎車才將車距控制在一個安全範圍。(可能是安全距離設定過近,但120巡航,前方車輛兩車道車速均在70附近,碰撞提示應該還是需要來一個吧)雖然給了比較好的評價,但輔助系統終究是輔助。再說一次,大家千萬不要因為你用了很多次它都沒出過紕漏就相信它。
談一談細節座椅略顯單薄,肉眼可見的"不厚實"。前排座椅除頭枕過硬外挑不出毛病,腰託、腿託都支援調節,座椅整體的柔軟度微微偏硬,支撐性非常好;後排座椅的坐墊揚起角度不足,對腿部承託不太夠,其餘靠背角度,柔軟和承託都不錯。
扭矩轉向控制得很好。350牛米的引擎,輸出突兀,轉向系統能在地板油的情況下讓方向只有微微拽手的感覺,很棒。
自適應遠近光的邏輯好。開啟該功能後,你依舊可以透過操作燈光撥杆強制開關遠光燈,某一些車型在開啟這個功能後,就無法手動開關遠光燈,只能車輛自己判斷開關遠光燈。想想一些情況你需要閃遠光燈光提示時打不開它,是不是很頭疼?
自動啟停,"老大難"了。車只要剎停引擎就會停機。像賓士、馬自達做成那種根據剎車深度訊號來判斷是否停機的邏輯,不是很好?
車機操作,不好上手。車機大屏分為三個板塊,左滑為一些主動安全配置的開關,中間為多媒體狀態,右滑是車輛狀態以及多媒體的設定,還有下拉。僅一個和車輛設定,你就能在左滑和右滑,以及下拉的設定-車輛設定裡找到,並且這些版塊裡對應的車輛設定還都不是相同的,每個設定裡都一一對應有哪些功能。(比如,主動安全配置的一些開關,就在左滑選單裡,而車門鎖定類似功能設定,在下拉的設定-車輛設定裡。)
一些需要便利使用的功能,也不便利。空調整合在大屏裡就不說了,調節溫度需要先點開空調再操作也不說了,這個調節溫度的模型做成豎狀的是真不方便啊,做橫向的溫度條無論是盲操還是精準的程度,都比這個豎向的來得更好;
還有一項是車輛模式切換,切換模式的滾輪非常精緻,但是每次切換前都要摁一下滾輪,且滾輪的位置是非常靠後的。手腕需要彎曲很大的角度,用內勾的手法去摁滾輪,然後才能切換,很不方便。儀表中間部分能顯示的東西太少,只有地圖、音樂可顯示,若是沒有開啟這些功能,中間就是一片黑。
油耗偏高。以滿油跳槍的方法來算,287塊的油,跑了487公里,油耗合計8.88L/100km。使用路況為10%城市道路+50%高速+40%的國道。
以上所說的所有缺點,個人認為對它優點來說都不值一提。旅行車的舒適性太重要了,他不僅抓住了重點,還將這個優點做到了極高的水平。全車豐富的掛鉤和後排的網兜,以及後排防止物品晃動的可豎立隔板也體現著沃爾沃對造旅行車的用心之處。
很遺憾,沒能體驗開著他去一趟真正的旅行。當我在雪山腳下,放平後排座椅,開啟天幕,躺在後排上對望著天空時,能感覺到那種載著豐富的物資前往遠方,在一涓細流邊駐紮,品茶做飯又或是發呆,那獨享一刻的寧靜。
太寧靜了,已點開手機剁手下單。
嗯,又清醒了。
如果是你,你會選擇這樣一臺公路旅行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