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科技日報
“每一個小群體都不該被放棄”“我眼淚都快掉下來了”……國家醫保目錄藥品談判專家的談判“金句”感動全網,談判影片近日火上熱搜。
12月7日,國家醫保局就社會關注度最高的“底價”問題作出解讀。
底價怎麼算?
在影片中,國家醫保局談判專家張勁妮多次坦言,談判組對於底價可以調整的空間是零。
她提到的“底價”從哪裡來呢?
一場成功的談判除了靠談判桌上的定力和魅力之外,背後是強大的支援團隊。在“靈魂砍價”前,醫保方和企業都要開展大量準備工作,反覆論證、評審、測算、溝通。這些是底價產生的基礎。
底價依據的資料一方面來自企業。國家醫保局表示,談判前企業按統一模板提交測算資料,主要包括:藥品基本資訊,相關安全性、有效性、經濟性等資訊,意向價格,以及相應證據材料。
另一方面來自市場和患者。例如基於患者的合理用藥需求、藥品臨床價值、創新程度、市場競爭等因素。
底價產生的測算環節依靠科學的評估方法。2021年國家醫保談判藥品基金測算專家組組長鄭傑表示:在已經開展的4次國家醫保藥品談判工作中,醫保談判工作機制日趨完善,測算評估方法更加科學。
“基金測算建立了一套標準化、規範化的模型,綜合考慮參保人合理的用藥需求、藥品臨床價值、創新程度、市場競爭等因素,基於循證證據,對藥品進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科學評估。”鄭傑說。
底價為什麼不直接亮?
影片中,談判專家多次引導企業報價,那麼,他們既然知曉“底價”為什麼不直截了當問企業接不接受?
科技日報記者回顧了往年的醫保談判影片,有一個細節引起了記者注意。在一次腫瘤藥的談判現場,在企業代表第一輪報價後,醫保談判專家現場開啟一個密封信封,說道:多少價格我們測算專家計算出來了,我們自己也不知道,來看一下。
據國家醫保局解讀了談判現場的流程:首先由企業方報價,企業方有兩次機會報價並確認。如企業第二次確認後的價格高於醫保方談判底價的115%(不含),談判失敗,自動終止。如企業第二次確認後的價格不高於醫保方談判底價的115%,進入雙方磋商環節。
張勁妮說底價的“調整空間是零”,是由於這一條:雙方最終達成一致的價格必須不高於醫保方談判底價。
國家醫保局表示,談判最終能否成功取決於醫保方和企業方的底線是否存在交集。利用談判機制,引導企業報出其能夠接受的最低價格是醫保談判專家的職責。
可以看出,一個成功談判的最終敲定價格並不一定是“底價”,而是醫保基金可承受,企業可接受,百姓最優惠的價格。
什麼樣的底價是好“底價”?
鄭傑直言,不是最低價,而是合理價。透過測算找到一個絕大部分患者都能夠用的起的價格,最大範圍惠及百姓,這樣談判才有意義。
最大範圍惠及百姓的醫保談判除了讓百姓少花錢,還要讓百姓用新藥、好藥。
國家醫保局在解讀中表示:近年來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調整,主要面向近幾年新獲批上市的藥品。
例如由“重大新藥創制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支援研發的我國原創新藥甘露特納膠囊(阿爾茨海默症治療新藥),此次經談判進入醫保。資料顯示,去年該藥就透過專家評審走上過談判桌,但談判失敗。今年,該藥降價66.92%被納入目錄。
相關資料顯示,醫保目錄動態調整機制激勵著我國創新藥、原研藥的研發,有利於我國患者儘早享受科研“紅利”。相關資料顯示,2017年新藥從上市到進入醫保要花4—9年,2019年縮短至1—8年,2020年為0.5—5年。
針對創新藥的有效性,國家醫保局表示,除了接受企業提交的大量資料資料和對應證據外,還會請藥監、衛健等部門提供藥品支援資料,為談判前的評審提供支撐。此外,將進一步鼓勵企業開展藥品真實世界研究,未來在目錄調整中將更多依靠真實世界研究資料。(科技日報記者 張佳星)
來源:科技日報微信公眾號